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62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我们的主持人还大多局限于一种静态传播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许多主持人面对镜头,手足无措,两眼…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包括气质、语言、着装、表情等方面。而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共同构成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服装能够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传达主持人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帮助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美的交流。服饰语言是否得体,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会正确的运用服饰语言,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语言在广播电视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在广播中,它是直接为听众所感知的东西,是主持人联系听众的纽带和桥梁。在电视中.尽管主持人可以借助于表情、姿态、服饰、背景等多种非语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意图或风格。但终究还是离不开有声语言。因为有声语言能给听众、观众最完整的概念。由此可见,研究和强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对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6.
节目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与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的,因此,如何运用语言对节目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关系到节目主持的成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包括许多方面。本文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审美、节目主持人的修辞水平、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适应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志鹃  邱蔚 《视听界》2006,(5):98-99
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要精确地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7%的语言 38%的声音 55%的表情和动作等无声信息。而这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即为体态语,又称人体语言。电视最吸引受众的便是它的可视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不仅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也利用自己的体态表情达意。“近取其神”重在眼神及笑容。在取中景、近景镜头时,最能抓住观众眼球的便是主持人的眼睛及笑容,这是最能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的部位,主持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被电视镜头放…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是一门及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交流,其中有声语言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音与主持过程中,就需要对播音作晶进行创造,而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创造出恰当的声音形象让受众获得美妙的形象感受。  相似文献   

9.
关于播音,《广播电视简明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播音──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这是一个有着三层含义的定义:第一,播音是有声语言活动;第二,播音是在广播电视传媒环境下的有声语言活动;第三,播音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在这里“有声语言活动”是其概念的本质──即播音是一种语言活动,而在“听”、“说”、“读(指阅读)”、“写”等语言活动中,播音又是一种“说给人听”的语言活动。说白了,…  相似文献   

10.
服饰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是主持人对节目类型、节目风格及节目内容的一种昭示,如何在掌握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服饰语言,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出面与受众打交道的最活跃的人,是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具有亲和力的传播。他们在节目中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串联节目、表述观点,与受众平等沟通交流,驾驭节目进程。  相似文献   

12.
李红光 《新闻传播》2010,(9):47-47,49
亲和力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不仅是其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受众满意度的体现。为此,从有声语言的组成、肢体语言的应用和心理的感染程度来分析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的构成元素,对主持人塑造亲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包括气质、语言、着装、表情等方面。而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共同构成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①。服装能够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传达主持人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帮助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美的交流。服饰语言是否得体,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会正确的运用服饰语言,并努力体现"三和谐"。  相似文献   

14.
孙晓菁 《视听纵横》2005,(4):106-10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因此,非言语信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别称为身态语言,是不用嘴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并非全来自他口中说出的语言,还包括他出现在受众面前的整个动态,所呈现给受众的不只是一幅画,而应是一道风景,播音员主持人在注重有声语言的基础上,态势语言的运用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节类目主持人,既是电视新闻传播流程中的咽喉要道,又是电视新闻面对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门面。一个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言行举止乃至于服饰装扮,都会直接影响、感染电视受众;同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好对事件、文字、镜头前状态的处理,如何运用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应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是考验一个合格主持人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组成的。众所周知,有声语言在电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英国电影艺术家纳斯特.林格伦曾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充分肯定了视觉在人们接收信息中的重要。他说:“对于极大部分的群众来说,印象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东西还是电视中的视觉部分,而且那些最有效果的影片都是一些先满足眼睛,其次才顾到耳朵的影片。”他这里虽讲的是电影.但也适用于电视。电视画面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揭示,离不开有声语言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直接面向受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富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并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意向、认识等来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主持人在驾驭节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如有声语言、表情、手势等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的有效、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其语言不仅代表他个人,它传播的是一家媒体、一种文化乃至一个国家的声音。主持人的语言问题不可小觑。 广播电视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媒介。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语言与嘉宾对话,与受众交流,表情达意,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