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难题由来已久,文章通过对美国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分析,提出可以将文本作为学生写作的平台,以文本为载体,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使作文练习日常化、生活化,从而使作文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生喜欢花大部分时间在玩电脑上,他们阅读的时间则越来越少,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学生本身所积累的写作素材就少,造成他们很怕写作,感到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我在文本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实践能力。文本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为学生写作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文本解读是写作学习的基础,写作则是文本解读的升华,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作文能力等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素材普遍贫乏,直接造成了作文选材范围狭窄,以至于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单薄,缺乏个性和新意。而在教学中,大多语文教师存在着一种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因为注重讲授文本而轻练笔,对于阅读课文分析得非常详尽,可是对于学生的写作,上课时有的干脆在黑板上出一个题目叫学生写去就完事了。其实,写作教学同样重要,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呢?笔者认为以教材为切入点,把"亲情"类素材借鉴运用到写作当中就是一个好办法。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类型进行学习和运用,即:慈爱关怀类、和谐温馨类、矛盾冲突类、谆谆教诲类、回报亲恩类。以此指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既可学到文本的解读能力,又能学到作文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6.
路晶 《语文天地》2014,(5):61-62
阅读、生活与写作是唇齿相依,共生共长的关系,所以,以阅读文本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以生活引领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必要的。以此为作文教学理念,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有话说,有事写,有情抒,不再无从下笔。曹勇军先生说:不会教书的,讲现代文是现代文,讲作文是作文,会教书的,讲现代文既是现代文又是作文。这句话解开了笔者心里长久以来的疑团:不上现代文,能写好作文?这就像游泳,想要学会游泳必须要到水里去。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作文复习中,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围绕高中作文教学任务,以相关专题为依托,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写作思维的点拨、文体的过关训练及作文的升格训练.教师往往把高三的写作复习与文本(高中各模块的文本内容)解读割裂开来,未能注重"与文本对话"的写作效应.写作复习应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8.
冯渊 《福建教育》2023,(7):40-43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论述类文本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引入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典范文本作为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写作论述类文本的范本。文章以蒙田《情感驱使我们追求未来》一文为例,根据两种译文的异同,结合学生写作实践,并结合当下论述类文本的写作样式,从提供思想资源和借鉴说理技巧两个方面探讨论述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老师看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关系不大,两者之间很难找到契合点,更少有老师主动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训练,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揣摩写作的技巧,然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化,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地对生字生词的认识和对古诗词的理解,更侧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仅依赖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课外读物,例如像文学名著、新闻杂志等。另外,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来自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对名胜古迹的阅览、对民俗民情的体会等,虽然课外读物和户外活动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就语文大纲要求而言,文本资源教育意义更大,其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其中教材、名著以及报刊就是文本资源的三大代表,它们和影视节目、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等,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分区对待,要以文本资源为教学的主要途径,用影视节目等作为辅助教材,两者相辅相成,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林碧真 《广西教育》2005,(7A):74-7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真的到了革新观念的时候了,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写作资源,用多元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在灵活多样的习作实践中自由表达,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2.
兴趣如同一位向导,能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要先从课文入于,把课堂让给学生,使学生从文中掌握写法,学会观察、思考、锤炼语言,丰富词汇。然后通过指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从生活实践中挖掘写作素材,多读多记,体验生活,积累知识,写好日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视写作为乐趣,以达到作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3.
李荷 《考试周刊》2015,(44):103-104
基于文本阅读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文本分析为视角,探讨如何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自己的语料库,关注语言积累,丰富写作储备。作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使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文本材料鼓励学生构建写作语料库,并利用话题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阅读和写作同时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点,以达到读写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之间的屏障,贴近学生实际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能轻松下笔,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依据教材文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不失时机她组织学生练习写作,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感受到写作成功的愉快。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但要构思巧妙而且要字句推敲,如果作者再能够依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那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写作素材积累方面的指导,拓宽写作的范围与视角,并以此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揭爱清 《江西教育》2003,(13):21-21
一、转换写作视角,拓宽写作思路为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写作视角,从狭义走向广义。如写《我的老师》,可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师”不仅仅指给自己传授知识的人,而凡是能使自己受到某种启发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师”。这样一来,学生可写的东西就多了,其取材范围扩大到家人、邻居、同学、亲友、陌生人乃至一种小动物、一棵小草。由于视角的不同,学生便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从而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写作个性也就发挥出来了。二、交流信息资源,触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后,可能仍然不知如何下笔。要写好一篇作文,审题立意、选材布局、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写作技法都要懂得。这些写作技法需要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领悟。系统的作文训练是学生掌握作文技法的关键。令人不解和遗憾的是,现行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只是依附于阅读文本,没有一个和阅读并列的独立序列。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34):37-38
挖掘文本的内涵,加以"微作文"训练,沟通读与写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对课文的讲读分析,忽略文本教学对作文的指导,存在着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相分离的现象。实际上文本教学对学生作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注重、加强文本教学对写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