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荷、英、法等国纷纷成立了贸易公司,它们既是商业垄断机构,同时又是本国政府殖民政策的执行工具.在这种殖民浪潮的冲击下,俄国也不甘示弱,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俄国的对外扩张中也出现了与荷、英、法等国类似的殖民垄断公司.俄国为了控制被远东地区及北美,也在俄美公司(1799~1868年)的名义下进行殖民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到俄美公司在北美大陆的领土扩张,而忽略了它在远东地区的殖民扩张.以及对俄国在远东地区所起到的作用.论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近来,因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引发俄美各种矛盾骤然激化,俄美关系降至冷战结束后的冰点。美国对俄罗斯持续不断的挤压使俄国内反美情绪上升;俄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它敢于同西方针锋相对。然而,俄美关系不会重新回到冷战,而正在形成非敌非友、对抗加合作的模式。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俄国内政治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3.
<正> 近代殖民主义产生这初,荷英法等国都成立了公多的贸易殖民公司,它们既是商业垄断机构,同时又是本国政府殖民政策的执行工具①。18世纪,伴随俄国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扩张中也出现了与英荷等国类似的商业殖民公司。正如英国为了控制印度,“用公司的名义进行战争有二百年之久”②一样,俄国为了控制北美,也在俄美公司的名义下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激烈角逐。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到其在欧亚大陆上的领土扩张,而忽略了它的海外殖民扩张。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1867年,在国务卿西沃德支持下,美国购买了俄国的阿拉斯加。西沃德之所以购买阿拉斯加是因为阿拉斯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太平洋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也是因为英美、俄美在美洲的激烈争夺。购买阿拉斯加是西沃德实现"太平洋商业帝国"梦想的重要步骤,是美国走向世界的关键。阿拉斯加购买对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早期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对其兴衰的作用极为明显:美洲大量的金银在西班牙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被用于连年的对外作战,致使其元气大伤;美洲为其带来的财富遮掩了其内在经济结构的严重缺陷;美洲金银引发的价格革命对其脆弱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致命性冲击。由此,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活动使之积重难返,过早地充当了历史悲剧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开始,英法俄等国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地原料产地和殖民市场进行争夺。控制西亚到印度的商路,进而牵制争霸对手或掌控东西交通要道,实现进一步扩张,成为英国和俄国的共同战略目标,英俄在中亚和西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伊朗面对列强威胁和外交诱惑时的错误抉择加速了其在弱肉强食的国际背景下的衰败进程。  相似文献   

7.
课本上册第139页有这样一句话:“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下册第4页又是这样讲的:“苏维埃政府深切了解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迫切愿望,于1918年春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两段话都提及俄国退出战争,但时间却不一样。前者是1917年,后者是1918年春。许多学生提出疑问:“俄国退出大战到底是哪一年?”笔者就此翻阅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11月8日),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和平法令》,外交人民委员部向各交战国政府发出照会,…  相似文献   

8.
俄国在中国"借地筑路"的计划实现后,仍不满足,希望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以便随时寻找机会侵华,实现其"远东政策"。当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俄国立即采取行动,采用武装占领、外交讹诈、金钱贿赂的方式,攫取了旅顺和大连。俄国的行动引发了列强瓜分清政府的危机,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9.
二月革命发生后,列宁为尽快回国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斗争,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借道德国返回俄国。德国方面出于瓦解东线、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目的,积极促成列宁等俄国侨民回国。列宁在一战中所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立场,客观上与德国的利益有重合之处,这是列宁等俄国革命者能够经过德国返回俄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新疆地区与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很长的历史。早在18世纪末,俄国商人已开始与伊犁、塔尔巴哈台(塔城)发展贸易往来。当时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人为地对中俄之间的贸易活动设置种种障碍,新俄间的贸易活动还处于零星发展阶段。到19世纪上半叶,俄...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后,日俄分别加强对南、北满洲的渗透。清政府为了应对危急局势,采取了在满洲引进欧美资本以牵制日俄的政策。但一方面由于清政府实力太弱,无力与日俄周旋,另一方面又由于当时英法俄日四国在远东已形成了合作局面,而美国为了维护其在菲律宾的利益,不愿公开与诸强对立,从而使清政府的政策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12.
中朝是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各自有不同的核心利益,中国不能左右朝鲜。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中国的战略屏障。朝鲜面对美、日、韩的巨大压力,中国不能放弃朝鲜。在后朝核时期发展中朝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符合中国的核心利益,但同时也应处理好中国与韩国、美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的关系。未来发展中朝关系,应立足于战略高度,坚持原则、着眼长远,密切经济联系、树立牢固基础,增强政治互信、争取走共同发展道路,适时、适度推进双边关系,建立起正常、友好的国与国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摆脱越南战争的泥潭以及由此带来的与苏联对抗中处于下风的不利局面,开始全球性战略收缩。在东北亚地区,美国抛出了旨在减轻美国对日、韩战略负担的交叉承认方案,其核心是谋求在朝鲜半岛制造南北朝鲜被由美日韩构成的"南三角"和由中朝苏组成的"北三角"分别承认的局面。交叉承认的本质是在冷战时代背景下的国家集团间外交。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各当事国对朝韩两国态度的变化,交叉承认问题的变迁分为南北三角对峙、"北三角"分化和后交叉承认三个时期。交叉承认未能实现其初衷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目前,随着朝核问题由于美国和朝鲜在朝鲜先弃核还是美国先同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问题上僵持不下,重提交叉承认以促使美国承认朝鲜、给予朝鲜安全感未尝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一个选项。  相似文献   

14.
博洛尼亚进程中,建立清晰、易读、可比的学位制度是欧洲国家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曾因其独特的学位制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独树一帜。随着2003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按照博洛尼亚的要求建立三级学位制度,另一方面又有来自国内决策、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俄罗斯的整个学位制度改革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分类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联转变为俄罗斯以来,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介绍了当今俄罗斯高教层次分类问题,并认为,俄罗斯高教层次结构变化特色是:既保留了苏联时期高教典型层次结构特点,又并列添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教的典型层次;俄高教的层次分类已基本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一一对应;它的学位在国际互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五四”阵营从它扎寨的那一天起就潜存着两种张扬个性观念的歧义,正是“新青年”与导师之间这种对“人”之辅导,培养方向的殊叙,导致了“五四”学生的分化,在英美与欧陆两种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思想导引下,新青年有了象牙之塔与十字街头的歧路,并在“五四”高潮过后分别走向了赴英美留学和去法俄俭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通过发展经济而实现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国家跨越的重大事件。尽管改革初期俄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明显优越于日本,但由于改革领导者坚持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不仅损害了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改革机制,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政治体制长期保持稳定,是大限度地激发了改革所带来的活力。从而导致日本后来者居上,在诸多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了俄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俄罗斯恐怖事件频发,民族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自古就存在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苏联成立后苏俄各届政府又奉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冷战后国际上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鉴于此,要缓解俄罗斯的民族矛盾,就要坚持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制定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于某些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分裂活动,要坚定不移地打击,并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朝鲜核问题自上世纪爆发以来,虽经过六轮六方会谈和多轮双边会谈却仍一波三折难以解决,在此期间朝进行地下核试验并试射导弹成功,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朝鲜认为发展核武器事关国家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权利,而其他相关国家则认为半岛无核化更符合本国利益。就建构主义基于共有观念的解释来看,朝美双方共有观念是敌人,朝鲜与日本和韩国的共有观念也是敌人,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型友好关系也在框架内进行调整与再适应,与俄罗斯则形成了冷淡的邻居。因此,朝鲜实际上处于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中,要想获得生存和安全必须依靠自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对山东省果树资源的18个科,34个属,92种34个变种的组成成分和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该地区包括9个分布区类型:北温带分布5科17属,世界分布4科2属,东亚及美洲间断分布3科1属,泛热带分布2科4属,地中海区中亚至西亚分布2科3属,旧世界热带分布1科1属,东亚分布1科2属,旧大陆温带及变型3属,热带亚洲美洲间断1属,可见北温带分布成份占有重要地位,北温带成份科占总科数的27.78%,北温带成份属共有17属占总属的5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