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离子液体电学阻抗特性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四氯化碳四种有机溶剂对溴代1-甲基-3-正己基咪唑、1-甲基-3-正己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两种离子液体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吸收乙醇或丙酮后,它们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显著增加,而四氯化碳对两种液体的电学阻抗特性影响较小.研究离子液体的电学阻抗特性,有助于开拓离子液体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离子液体的理化性质,对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替代溶剂和催化体系在一些有机反应中近乎完美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特性作为环境友好物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离子液体在水和土壤不同环境介质中对高等植物的潜在毒性,分别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 mg/kg)的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缬氨酸盐([C2mim][Val])对小麦发芽率(7 d)及生理特性(8~18 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式下,离子液体在浓度≥200mg/kg时对小麦种子萌发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具有典型的剂量依赖型特点。水培胁迫13 d,离子液体浓度≥300 mg/kg处理,及土培胁迫18 d,离子液体浓度≥400 mg/kg时,均造成小麦幼苗叶片SOD、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较高浓度的离子液体对高等植物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水培比土培加重了离子液体对小麦的毒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及相邻温度下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其性质可以通过适当选择阴离子、阳离子及其取代基而改变,因而具有一系列的优异特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溶剂。可在萃取中发挥其优势。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几年离子液体用于萃取有机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目前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萃取、材料科学、工业催化、电化学等领域。主要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物理特性、几种合成方法和应用,对离子液体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过渡金属钯催化的Heck反应是碳碳偶联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绿色化学是当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离子液体是理想的绿色溶剂.近年来在离子液体中进行Heck反应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巾就近几年离子液体中的Heck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环境友好溶剂,离子液体以其蒸汽压小、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在萃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离子液体在萃取金属离子、有机物、生物分子、稀土、脱硫脱氮以及与超临界CO2结合应用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离子液体在萃取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开发一种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纤维素溶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为纤维素资源的绿色应用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对国内外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纤维素的溶解机理和溶解特性,分析了纤维素在溶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磺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废弃玉米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稳定性好的基于-SO3H Bronsted酸型离子液体,考察其催化废弃玉米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考察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丁基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170℃,n(甲醇):n(玉米油):n(离子液体)=12:1:0.057,反应5h,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37.5%.  相似文献   

10.
让液体流动起来,通常是利用加压的方式,如水泵抽水.但如果液体中有离子,离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引起液体的流动,这种方式称为电磁流动,或电磁泵.本文设计了电磁流动的演示仪,将不易观察到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受力运动情况清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作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之一,已经应用到电化学、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学反应等多个领域.综述了离子液体的概念、分类,特性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其应用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溶剂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的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中已经得到大量应用.该文对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的三种主要模式:离子液体-单液滴微萃取,离子液体-中空纤维膜微萃取,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L-proline as a promoter on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salicylaldehyde or its derivatives with ethyl acetoacetate in neutral ionic liquid [emim]BF4 was studied. All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achieved high yields. Moreover, the ionic liquid containing L-proline could be recycled and reused for several times without noticeably decreasing in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proline-[emim]BF4 system has a potential in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inexpensive processes in organic syntheses.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通常具有高粘性,其粘度是影响物质在离子液体中传质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离子液体吸附有机溶剂后或温度上升,其粘度显著下降。基于这一现象,采用对粘度有敏感响应的硅酸镧镓晶体微天平,实时检测1-甲基-3-正辛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粘度-温度曲线以及吸附四氯化碳蒸气过程中的吸附量动态变化,为研究离子液体粘度及吸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新近兴起的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室温离子液体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兼作相转移催化剂,溴化苄与亲核试剂叠氮化钠反应制得叠氮化苄。反应操作简便,时间短,产物易于分离,离子液体在催化性能上要优于常用的季铵盐,而又还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制备一种新型BrФnsted酸性离子液体[Hmim]HSO4为催化剂,来合成1,3,4-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通过简单的减压蒸馏可以实现催化剂和产物的分离。比较此方法与传统合成方法产率的不同,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以及探讨该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未优化1,3,4-噻二唑的产率为68%,相对于传统的合成工艺,提高了10%(传统的合成产率为57.6%);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h;离子液体循环使用3次,1,3,4-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的产率均大于63%。  相似文献   

18.
溶剂萃取过程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年来溶剂萃取的新进展.认为反胶团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电泳萃取、超声萃取、预分散萃取、磁场协助溶剂萃取、液膜萃取、内耦合萃取反交替分离过程、离子液体萃取等是溶剂萃取发展的新方向.溶剂萃取已成为一项得到广泛应用的分离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19.
N-valeronitrile-N’-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C 4 CNmim]+ PF 6),as a novel ionic liquid with polar nitrile functional group,was prepared.The structure of the ionic liquid was characterized by using IR and 1 H NMR.As a medium,the ionic liqu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CO) with styrene (St).Some synthetic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including the usage of ionic liquid,palladium composite catalyst and methanol,CO pressure,reaction tim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catalytic activity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has reached 1 724.1 gStCO/(gPd·h) and the catalyst could be reused 5 time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composite catalyst 0.015 mmol,ionic liquid 3 mL,methanol 0.75 mL,CO pressure 2MPa,reaction time 2 h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70℃.This CO/St copolymerization within [C 4 CNmim]+ PF 6 system could facilitate ionic liquids with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applications to polymer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子液体/盐双水相萃取的方法,研究了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4/盐双水相对氨苄西林钠萃取性能,分别讨论(NH4)2S04加入量、离子液体[Bmim]BF4体积及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一步验证了氨苄西林钠与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Tnim]BF4/盐双水相萃取分离氨苄西林钠的最佳参数为:(NH4)2SO4质量0.55g,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0.013mol·L-1,离子液体[Bmim]BF4体积2.5mL,氨苄西林钠溶液和离子液体[Bmim]BF4的体积比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