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无疑是一篇经典散文。文章写于1922年3月28日,最早发表于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当年的朱先生应是24岁。如何教学这样的经典散文,许多教师做过各种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努力,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答《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朱绍禹本刊记者朱先生,您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受我的采访。我想请您谈谈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我大半生从事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感想颇多,我很高兴谈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指出了中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前,朱绍禹先生主编的《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年)一书出版时,笔者曾对该书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作过一些探讨,其中的某些看法曾经得到过朱先生的首肯,朱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感慨地说:“知我者,大兰也!”如今,朱绍禹先生主编的《语文学科研究动向》又问世了。结合朱先生其他一些著述,笔者以为,作为著名的语文学家,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以本文的标题即“‘大语文’思路‘全球化’意识”来概括。  相似文献   

4.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除了保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之外,还选了朱先生的同事、朋友冯至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不但对中学生了解朱先生的为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如何从为文与为人相统一的角度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写作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是其散文中的精品.也是高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许多版本的教材都选了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人们大都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对此,笔者认为:经过反复研读和分析,无论是联系时代背景.还是从文章本身来说。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解读,仍是困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以教学教材经典篇目《狼》为例指出,不能盲目教条地从“本本”出发,完全依照教参解析课文内容,用“人本位主义”的惯性思维,目的性地给狼冠以恶名,抹杀学生对事物本身真谛的探究,这样的教学缺乏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著名写景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固定的教学篇目,其从语言到选材,都体现出经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张晓风的文章不断入选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先是《敬畏生命》入选人教社初二册《语文》,接着,《行道树》入选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不朽的失眠》入选人教社初五册《语文》。随着张晓风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她的名字也日渐为广大中学生所熟悉。这里,我们从她一系列歌咏自然的美文中精选了三篇歌咏春天的经典散文,来进一步感受一下这位女作家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怀,来领略一下她散文中所飘逸的灵气。主持人:王延学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朱自清先生的多篇散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赏析的佳作,在笔者看来,朱先生的散文构思精巧、寓情于景、语言凝练、雅俗共赏、手法多样,能让人产生无限的艺术遐想.本文就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赏析过的几篇散文来谈谈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一经典散文《背影》,近年来再次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笼罩在《背影》文本阅读教学上的"迷雾"依然不少,有些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却总感觉似乎一直被什么遮掩或阻挡,无法看准摸清。例如,有没有简明可行的办法让其主题得以清晰明确或更合理地表达出来?对于当下热闹的《背影》文本研读和教学,该在哪些地方作些反思和纠偏?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在文章中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如果将现当代散文当成一座大花园,那么朱先生的文章可堪大花园中最耀眼夺目的一簇鲜花,而《荷塘月色》可谓是里中“花魁”。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可堪情感真挚.构思纤妙之精品。  相似文献   

12.
散文教学历来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许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把握散文教学的一些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稍不留神就把散文教成了记叙文或议论文。有一次与老师们交谈散文教学时,互相启发,发明了一个“散文味”的词(或许是受到“语文味”一词的启发),认为“散文味”具有理念和方法的意义。问题是,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散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独特。它不是诗,却趣味盎然、富含诗意;不是小说,却叙事生动、写人入神;不是议论文,析事论理每能鞭辟入里;不是说明文,状物摹态不输明白晓畅。在实际教学中,现代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从近景看,散文阅读是考试中阅读考查的侧重点,任何教师对之均不敢掉以轻心;从中景看,散文思想丰赡、形式多样、语言巧妙,便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从远景看,散文集理趣、情趣于一身,有利于学生培养审美情操,形成高尚人格。但散文的尴尬亦在于此。散文什么都是,却又什么都不是;似乎无所不能,却又好像…  相似文献   

14.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朱自清先生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绿》、《荷塘月色》、《威尼斯》作为经典教材。经过笔者多年教学体验,些许领略了朱先生诸名篇中的语言魅力和修辞风格。现仅就其修辞风格,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第一,我以为朱自清先生能驾轻就熟出神入化地运用通感(移觉),是修辞方面的一个显著特色。朱先生往往能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又经过艺术的锤炼,铸就“五感”(听、视、嗅、味、  相似文献   

16.
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长、著名中学语文教学法专家朱绍禹先生近期编著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以下简称《概说》),已由内蒙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界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朱先生这部十章二十七万多字的新著,在体例、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中有个明显的特点,是这部著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分析、解说语文教学错综复杂的现象,力图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里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辩证的认识体系,借以排除至今还存在的某些教条化、程式化等形而上学的干扰.《概说》这种治学的指导思想和兢兢业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之中试图解决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教”的问题,因此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课堂也变得热闹起来。但“繁荣”与“热闹”的背后却忽视了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即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的散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选择与确定,笔者将通过两个“注重”和四个“关注”进一步寻找散文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出于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反感和否定,出于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考原则的信奉和推崇,出于对语文教育现状的深深忧虑和1998年全国语文统考试卷的“似曾相识”,武汉市特级教师朱显驹先生“别有用心”地推出了《高考语文试题新拟》(载《中学语文》1998年第9期),其作用于读者的不仅仅是耳目一新。朱先生在《“命题意图”说明》中说:“我们旗帜鲜明地砍掉‘基础知识’这一块的命题,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脍炙人口,成为千秋名篇。每当读起这篇摄魂夺魄的《荷塘月色》,我总是爱不释手,常常情不自禁地放声吟诵起来。今天,“她”又作为散文精品的保留篇目被列入新教材且编入高一语文的首篇。当手捧崭新的教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并重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散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让不少教师“黔驴技穷”.面对这一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散文的解读.文章选取黄厚江老师、王君老师、李华平老师的三堂《背影》课教学实录,通过对实录的分析,探究如何进行散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