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四川省10所大学贫困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锻炼动机、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贫困大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他们的锻炼动机既有短期切近的动力作用,又有长期终身的动力特点;"学业、就业压力,睡眠休息不够好"是影响少数贫困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近一半贫困生"没有什么突出的业余爱好".提出对贫困生应加强健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人生观,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内蒙古师范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贫困生、特困生较多。对内蒙古师范类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既有现实的必要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济困助学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校内贫困大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并从非贫困生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辅助样本调查。结果贫困生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贫困生的月生活费仍然主要来源于家庭;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男女在第二生活费来源上有所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尝试不同的收入渠道,减轻家庭负担;月生活费较低的贫困生经常会为生活费烦恼。  相似文献   

4.
根据保山学院大学生体质测试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保山学院通过在公共体育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十二分钟跑"项目前后的测试数据,旨在研究"十二分钟跑"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变化,为保山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修订过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六盘水师范学院1000名贫困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检出率为43.3%;学习倦怠在性别、城乡、民族、年级和家庭结构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专业上无显著差异.据研究结果,从个人和学校层面提出一些预防和缓解贫困生学习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进行测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两组特质焦虑不显著。贫困生状态焦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386,p〈0.05)。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问题解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焦虑有较高的预测力(R2=0.456)。本研究目的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尤其是要勇敢面对应激事件并采用有效方式解决,可以改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并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对当前贫困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特点及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笔者就通过对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来源、贫困的原因、月生活费、助学贷款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从中得出与大学生贫困有关的原因,并且就这些原因、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就贫困生的教育问题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莆田学院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学院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偏低;追求品牌倾向不明显;不同性别、家庭收入的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差异较大;体育用品消费观念总体趋于"经济实用"型;其中影响莆田学院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状况、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家庭朋友的影响、地域文化差异、参与运动时间的长短、新闻媒体宣传、体育品牌形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高校活力之源头,是构成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保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保山学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建设途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本文从消费价值观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加强现代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2.
广东  刘飞 《职大学报》2014,(2):104-107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贫困大学生这一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乐观。本文从多角度入手,对高校贫困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保山学院07、08和09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学生日常行为观念的问卷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念状况,并结合三生教育的全面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消费内容、消费水平以及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的分析 ,总结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规律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体质测试等手段,对普通高等院校贫困男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状况及其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男大学生与普通男大学生比较,贫困男大学生趋于内向,较为成熟.2)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的贫困男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外向倾向及情绪稳定特征.人格特征具有内向倾向及不稳定特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状况多处于较低水平.3)应根据贫困男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就业窘境突出,就业资本对就业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文章从就业资本的弥补和提升入手,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策略:以物质资助为起点,保障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本;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增强高校贫困生的人力资本;以自致性社会资本积累为突破点,弥补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资本;以四项要素为着力点,增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媒体下短视频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借助短视频平台理性购物具有一定的意义。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滚雪球”方式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短视频的体验、商品属性对消费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消费意愿对消费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因此,应在大学生中倡导加强自我管理、合理消费和理性消费,同时对短视频平台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调研数据,研究教育管理视角下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其间接激励效应,即学生对资助的满意度问题。泊松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大学生资助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受资助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更高。定序Logit的回归结果表明,受资助学生对学校资助充足度和工作满意度更高,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进而对提升学生本人学业表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65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当前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她们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策略,以期对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