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高三同学在复习迎考之际,绝不可单纯地拼时间而忽视正常的体育锻炼,其它大、中、小学生亦如此。从生理角度来分析:同学们在教室里听课、自学时只所以善于思考、分析,具有消化学习内容,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无非是脑细胞发挥作用的结果。但大脑是个十分娇嫩的组织,尽管它只占人体体重的2%,而所需要的血液供应却占心脏总血液输出量的13.9%,占人体总耗氧量的18.14%。这说明大脑的代谢是旺盛的。大脑的功能需要有充分的营养和氧气供应才能保证。科学的体育锻炼正是提高用脑效率,向大脑提供充分的养料和氧气,保证大脑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复  相似文献   

2.
<正> 春天,气温回升了,皮下的小血管开始扩张,有一部分血液从内脏器官分流到皮下体系,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也相对减少,使大脑组织的兴奋性降低,神经的工作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昏昏欲睡正是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春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机能状态可以发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如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增加导致肺通气量的增大;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引起心输出量的增加;皮肤、内脏血管的收缩。肌肉血管的舒张即可使血液发生重新分配,使运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锻炼是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问题,这里我向体育教师建议,作为中小学生采用有氧体育运动方式对提高身体机能效果最好。 一、什么叫有氧运动 这要从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谈起。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摄入一定数量的氧气,以保证体内新  相似文献   

5.
考试期间有的学生经常采取延长时间,开夜车,连轴转的办法,使大脑得不到休息。殊不知这样虽然学习时间加长,但有害大脑,影响身体健康。   事例表明,临考患病确实和过度劳累及心理压力有关。怎样防止临考患病呢 ?体育教师及班主任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锻炼是大脑的最佳“补品”。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它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 1/4,而它需要的氧气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 1/4。另外大脑和血流量相当心脏总排血量的 1/5。由此可见,学生紧张学习之时,防止产生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疲劳感,…  相似文献   

6.
前言人体的运动是由于附着于骨骼肌上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而使骨骼产生移动的结果。肌肉的机能、指挥肌肉活动的大脑,起传导作用的神经,甚至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氧气,因此,负有供氧机能的呼吸、循环等器官当然就与运动有关。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以使体内代谢能顺利地进行,能量的供应就必须充分。关于运动中的能最供应,是由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的三羧循环的共同代谢途径产生ATP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正>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育课之外的补充和加深,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使一整日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之中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课外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就是采用简单的运动医学方法,对  相似文献   

8.
我在卫校工作多年,发现每到期末考试复习期间,由于时间紧、课程内容多,许多学生需要在短时期内温习大量功课,她们就放弃了平时的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占用了她们的复习时间,影响了她们的学习进程。   从学生生理角度来分析,大脑具有判断、理解、思考、分析等能力,它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学生长时间的用脑学习,使脑细胞得不到休息,当高度兴奋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下降。大脑进入抑制状态后会出现接收信息刺激能力的减弱。   从学生本身来说,她们长时…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可加强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例如,在剧烈体育运动时,心脏的每分钟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三升,增加到三十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可从一百四十毫升增加到一千四百毫升;肺组织的弹性及胸廊的活动性也得到提高,呼吸肌发达,呼吸变深,肺活量及呼吸差增大,肺内气体交换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保证了身体在各种情况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必要的最小运动量必要的最小运动量是研究如何把由于身体活动而带来的能量消耗,维持在保证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一定程度的问题。换言之,就是为了使血管不致老化,使心脏功能保持正常所需要的运动量;它与为强化肌肉或骨骼的想法是不同的。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通常用运动的生理强度与进行时间之积来表示。运动的生理强度可用测定每一分钟的能量代谢率同基础代谢进行比较。也就是因运动而特别需要的能量消耗对于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以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本文讲讲什么是运动解剖学?为什么要学习运动解剖学和怎样学习运动解剖学三个问题。一、什么是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人体解剖学根据专业的需要分为医用解剖学、艺用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等。所以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体育锻炼和训练对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精种状态,使人体发生化学和心理学变化,而这些变化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血液中内分泌的标准,提高在血液作用下的脑化学机能,还能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参加体育锻炼的患者,往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控感,从而减少了无力自助,孤独脆弱的感觉。体育锻炼的抗抑郁作用依赖于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次数,以室外运动作为锻炼方法的患者应尽力使自己做到每星期至少三次(最好是五次)、每次15—20分钟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一、运输和进行物质交换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的产物。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管壁非常薄,可以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再加上毛细血管交织成网,有足够的场地和面积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在血液中浓度较高的氧气和营养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会由血液带走,从身体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因此,微循环在保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人大脑细胞内含有的氧气很少,维持正常代谢不足2分钟,它必须依靠微循环供应氧气才能正常活动;而大脑细胞代谢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人体在活动时需要进行能量物质的氧化,氧的供应是实现人体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而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同时又排出二氧化碳。氧气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是依据人体吸气肌对胸廓的作用,引起肋的上提运动,膈的运动,造成胸腔体积的扩大,氧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最终入血液。与此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又  相似文献   

15.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初中女生800公尺、男生1000公尺和1500公尺、男女生3分钟25公尺往返跑属于耐久跑项目。所谓耐久跑.是指一种长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既要求跑出一定的速度,又要跑得持久,属于有氧代谢项目。耐久跑是反映学生锻炼、敏感程度和意志品质的项目,能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参加耐久跑能有效地增强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供应人体各器官(包括脑组织)所需氧气和能量的能力,使人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长期坚持耐久跑锻炼还能培养不怕吃苦、勇  相似文献   

17.
耐力训练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主要标志。耐力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耐力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又把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称为速度耐力,而把在饺长时间内能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称为力量耐力。决定耐力的因素是大脑皮质的机能长时间保持兴奋与抑制的状态,肌肉活动的能源和它的积蓄、增长与代谢回收工作能力,心肺功能的吸氧能力(肺活量大,每搏输出量大,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有氧代谢能力就高),机能训练程度、身体素质的稳定性和在疲劳时运动技能的稳定性,还有心理的稳  相似文献   

18.
序言人体从安静状态转入运动后,其呼吸,循环机能就会亢奋,以对付高能量消耗。在进行激烈的运动时,短时间就会迅速产生疲劳。即使运动强度不大,但长时间持续进行活动,也会进入疲劳状态,疲劳是体育锻炼的结果,它是一种暂时相对地降低机体各种功能潜力的人体特殊生理反映。人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的时候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就叫疲劳。  相似文献   

19.
夏季到了,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常常会练得大汗淋漓、衣衫湿透,出现脱水现象。水是人体体液的主要成份,约占体重的60%。水可以维持生命,保证营养供应,调节体温,排毒除废,美容肌肤,延缓衰老。因此人不能出现脱水,哪怕轻微脱水,也是对健康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脱...  相似文献   

20.
运动健脑的功效和种类适量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四大基石之一。适量运动能增加大脑的氧气和葡萄糖供应,活化足够数量的神经元,“拯救”受到损害的神经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