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会带来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和不同的质量要求。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述了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高等教育层次的终身教育才是人们最渴望的,探讨了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终身教育的障碍,研究了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改造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升学教育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初中等教育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高等学校也出现升学教育现象。正确审视和处理我国高等学校中业已出现的升学教育问题 ,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高等学校升学教育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本科层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同时也肩负着为高层次教育输送生源的任务。而前者是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后者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是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日益发展和普遍扩招 ,高等学校中的升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到2700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顺利实现了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转变。我国已经建立起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协调发展的比较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谋求各自发展定位,注重办学特色,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工程”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现代高等教育建立在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基础上,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在高等教育的历史分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的质量观通常是不断叠加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大众化时代是多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并存的时代,不同质量哲学构成了高等教育层次分工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同时存在着学术质量观、社会需要质量观、个人导向质量观、市场导向的质量观,不同的高等学校在这不同的质量观中应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应该有各自的主导质量观。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旭东 《高教探索》2003,(1):31-33,47
高等教育大众化巳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也面临紧迫的形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大学定位的问题凸现在眼前,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势必影响我国高等学校自身发展、影响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本文联系考察美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的情况,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树立质量多元化现念;不同定位的高等学校要立足本层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进一步转变社会的教育现、用人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类型名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基本框架的演变和我国有关高等学校分类法的特点后认为,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的设计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基本依据;高等学校分类类型名称宜借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按照高校所授予学位的层次来命名.  相似文献   

8.
瑞典,一个只有900多万人口的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却遍布全国,而且高等教育已成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瑞典的高等学校在类型、层次、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影响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因素,笔者提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以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省域内高等学校合理分层定位为基础,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通过重点建设、打造省域高等学校顶尖水准为引领,辐射和带动其他层次高等学校共同发展;以建立省域高等学校战略合作联盟和以科类结构调整带动省域高等学校宏观布局合理化为辅助,提升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特点 (一)规模大,投入高 自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已建立了包括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学院教育、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且门类齐全,层次多样。我们从其高等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可看出印度高教发展迅猛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