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电视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各种现代性话语,都同传媒密切相关.从"五四"启蒙时期现代性话语伸张的"科学"、"民主"、"自由"以及反帝反封建,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民族、"平等"、"解放"话语,再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话语以及90年代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话语……这种种"现代性话语"构成百年中国求索现代化(现代性)道路的斑驳背影.在中国当前的电视传媒语境中,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话语":作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以"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以追求文化认同、建构民族身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话语;90年代以后以市场化为其主要内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成为合法化的、主导的世俗现代性话语.无疑,正是这三种现代性话语支配或操纵着中国整个传媒的走向.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多元的现代性话语实践是如何建构电视传媒的;再次探讨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过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视觉转向"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视觉"与"现代性"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在探讨中国早期现代性的发生过程时,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形式——信息图表却从未受到任何关注。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报刊上的各类图表为例,从认知、表象、传播三个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通过图表这一视觉传播形式重新组织和建构其关于世界秩序的知识和想象。  相似文献   

3.
声音,如同文字和图像一样是文化现代性的表征。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往往是一个社会声音景观的记录者,以声音的方式记录着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现代性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没能从古典帝国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而是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党—国家形态,并模仿苏联以集体化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文便以1949—1978年为研究时间,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历史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广播史料,描绘这一时期中国广播中的声音景观特点,以"声音"为切入口探究当时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并揭示媒介技术、声音、国家权威与民众听觉现代性的勾连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作为舶来品,其涵义在国外汗牛充栋的著作中被反复言说,形成一股强大的"现代性"潮流,进入不同国界知识分子的视野.自从这个概念被中国化后,学界不乏争论,但尚未出现堪称经典的著作.商务印书馆近期推出了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对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性"进行了富有创建性的批评,引发了美学及文化研究领域对此概念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6.
西美尔作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其现代性理论表现为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个体化的特征。在世纪末的现代生活碎片中,对现代人的生命感觉的敏感把握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审美性是一种心理主义,感性基础与审美心理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这种审美主义从本质上是指向现代个体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体验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贵视角。  相似文献   

7.
郭丽静 《视听》2016,(12):47-48
"现代性"是18世纪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产物。中国文化中"现代性"的起点则是晚清时期。至建国初期,革命话语取代了现代性话语,许多革命电影中依然隐含着现代性的元素,这种现代性元素既是对晚清至五四以来"新民"思想、"个性解放"等现代性追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包含着对五四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探究建国初期电影中的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需求旺盛,中国电影生产日益多元化不断创造票房纪录,然而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是多重的,同时也是多维度的。从女性主义视角与现代性思考得出,应该警惕的是不能盲目地以一种商业化的成功去摆脱西方电影商业化的侵蚀,更不能陷入一种盲目的、自恋的、异化的现代性情境迷思。否则中国可以在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下迎来电影产业的"小时代",但很难形成可以持续发展壮大的产业模式,也很难真正在全球电影市场获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迎来中国电影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新的政治经济结构,都需要建构坐落在一个新的历史观与世界观之上的"中国梦"。科幻电影,一方面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幻想为基石,承载和传承了中国"武侠文化"里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到僵化的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与反击。另一方面,当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脱节或错位时,科幻电影会以"无差别接受"的共通的情感密度,清晰地呈现出作为一种现代性神话自身的激励性。在此意义上,《流浪地球》打破了中国科幻题材所遭遇的表达失语,裹挟着中国式的家国情怀,以强烈的工业化质感、东方式的诗意美学,以一种更具感染力和阐述力的新的认知范式,实现了某种"哥白尼式革命"般的范式转移,铺就了一条通往中国科幻电影山脉的甬道。  相似文献   

11.
月份牌广告是民国时期极为普遍的一种广告样式,其兴衰起落与中国早期消费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在考察月份牌广告时,尤需注意到作为民族主义思潮表现的国货运动与之有着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在国货运动推动中国商人将产品广告投放于月份牌的过程中,一种民族现代性的想象也被构建起来,并且由于这种投放既带有浓厚的爱国情操,又呈现出极强的功利性,因而这种民族现代性想象愈见复杂。  相似文献   

12.
白《中国当代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来,汪晖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就一直是知识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一反思的意义,迄今仍停留在其对"市场主义"、"全球化"的挑战而引起的论争的影响上(一位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地震"),其所为此进行的更为恢宏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重塑新的"现代"史观的抱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宏观社会历史视角考察"非典"十年以来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风险社会和重建现代性构成了公关事业演进的语境,而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则主导了公关范式。"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致力于沟通、共识和信任的公共关系特别是危机管理在随后十年获得较大发展。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出路在于"对话以重建现代性",尤其是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支配式宣传到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化解风险、维系利益认同、再造意义共同体,成为"非典"至今公关发展的主线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在中国文学界以及文学理论界,一直是引人关注的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新诗潮”、“乡土文学”、“新写实主义”、“现代新小说”等都无法回避文学创作上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而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更是同时期文学理论反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族性与现代性两者的关系并没有被理清,不少研究者似乎是习惯性地把民族性与现代性作为对立的两种理论追求,于是出现了两种理论上的偏差,或者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与翻译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既是诗人、文学家,又是翻译家,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谈他。郭沫若写传记的时候写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说他自己通过传记想写一个自我的历史,所以我们说"自我"好像就是郭沫若思考的主线。由于他具有现代性的传记,郭沫若大概是第一个创造现代性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联的方式取决于对图书馆学自身的理解.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知识交流"而不是作为机构的图书馆,会使这一关联更具建设意义.这样,就可以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来谈现代性问题,而是将"知识交流"这一图书馆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到整个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性角度出发,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华西都市报》是如何通过西博会来建构"西部形象"的。研究发现,14年的报道中,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2008年之前主要是从经济的物化层面来构建西部现代性,而2008年后呈现多样化的现代性叙事。但《华西都市报》所呈现的实际是现代化的东西,是一种未完成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18.
吴靖 《新闻大学》2006,(2):52-58
本文讨论西方人留下的有关中国现代初期的影像资料,将它们分为“帝国范式”和“人文主义范式”两种。文章认为,作为现代性的媒介,影像所依据的观看方式与主导的社会机制与文化机制有关,是现代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中国人借由新视觉媒介从单纯的“被西方人观看”到“通过他人的目光反观自身”,开始了将现代性意识形态内化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充满矛盾的,现代性理念中的压制因素成为任何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个体的被动游移和内心对稳定的渴求呈现为现代性内部嵌藏的固有悖论。而怀旧行为的本质是调取过去的生命片段来纾解此刻生命遭逢的情感困顿,以此缝合情感裂隙,获得情感的救赎。作为当下国产电影的重要类型,青春电影呈现出明显的怀旧趋向,青春生命"未成熟"和"成长"的本质决定了其遭受现代性悖论时必然走向深切的社会剖析和文化反思。但是,当我们以现代性本质问诊当下国产青春电影之时,却发现国产青春电影以"怀旧"为策略篡改了青春生命和青春故事的本质,呈现为一种断裂式的沉溺"怀旧"的话语悖反。  相似文献   

20.
欧阳敏 《编辑之友》2022,(9):112-120
现代性是指自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以来迄今的社会整体性质,既包括社会结构的现代性如工业主义、市场经济、科层制等,也包括社会精神的现代性如自由、民主、理性化、世俗化、多元主义等。股份制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结构维度的现代性组织,其面向社会公众募集资本,采取工业化生产程序。由于股份制是西方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近代中国股份制出版企业的资本具有两方面的混杂现代性:其一,官利制度是债权收益和股权收益的混杂体;其二,同人存款是明清商业传统与科学管理的混杂体。出版业的现代性仍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近代股份制出版企业和当代股份制出版企业间存在着因果链条,即现代性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