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词汇所附着的文化意义的不对等导致许多英汉词汇意义的不对等,包括其功能意义、范畴、联想意义、情感意义、使用频率等方面的不对等,这将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障碍.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有必要开设与交际文化相关的课程,教师不能以讹传讹,学生应尽可能地增加跨文化交际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英汉法律词汇翻译既要求词语的语义基本对等,又要求尽力做到译文的法律词汇与原文本的法律词汇在法律功能上的对等。法律词汇主要包括日常词语、专业词语和专业术语三大类,三者都是英汉法律翻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各具特点和词源特征,应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赋予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词语的不对等性,它给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带来困难。英汉词语的不对等性表现在词汇空缺和词义冲突上。  相似文献   

4.
词汇,被看作"建筑的砌砖",是语言实际应用中理解、表达和交流的最基本要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往往可以反映在其词汇量及词汇掌握的深度两个方面。中学英语教学中单纯依赖中文解释或(英汉对照)词汇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学生的基础词汇比较有限,习惯于用母语思维,在词汇意义理解上力求"准确"或"意义对等";另一方面,英汉对应参照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比较省时、省力,绕过了烦琐的解释(许多情况下很难用学生能够理解的简单词汇解释新词),实际操作中简单、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词汇翻译中要保证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根据具体的语境译出词汇的褒贬意义,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之一体现在词汇的性质、功能与结构诸方面.一般来说,英汉词汇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在词义相符、词义交叉、词义空缺、词义引申、词义虚假对应和词汇意义与语境等六个方面.作者在本文中就英汉翻译中的词汇语义比较与翻译策略作了一些浅略的分析,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能够快速理解和准确掌握英汉词汇转换中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文化制约着动物词的意义演变,而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也反映在所使用的文化动物词汇之中.本文从大致相同、部分相同、完全相异及语义空缺四个方面对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导致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异同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译者常常会遇到译入语与译出语不对等的问题。其中,首先遇到的词汇层面的不对等问题。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词义,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的准确转换,对于译文质量来说尤为重要。英汉互译中词汇层面不对等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的不对等、译入语概念在译出语中没有词化、译入语与译出语在语义区分上不同、词义冲突以及译出语缺少上义词或下义词。笔者就以上现象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词汇意蕴看英汉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英汉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广。本通过分析不同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词汇意蕴层面探讨了英汉化的差异,指出化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化心理、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同时,通过对英汉词语中词汇空缺现象、词义的联想和化意象差异以及词语的语义和化内涵不等值现象的分析,阐述了深刻理解英汉词语的化内涵在翻译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民族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造成英汉词汇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上的不对应.只有把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学好语言,用好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词汇系统的不同,进而必然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某一词义“空缺”现象。例如,Tower ofBarbe(l巴别)。《圣经》上说,上帝在那座城搅乱了人类的语言,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座城叫做巴别(巴别在希伯来语中与混乱发音相似)。现常喻指“空想,空中楼阁”。用Tower of Barbel代指空中楼阁这一现象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英语是表音文字,注意听觉感受,汉语是表意文字,注重视觉类别。除此以外,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法、语法规则和表现手法也不同。因此,由于英汉词汇的语音特征和文字特征不同导致词汇空缺,在英汉互译时没有对等的词汇。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英汉互译中的词汇常存在各种不对等关系,包括形式和意义上的.本文从不对等现象出发,挖掘了语言体系与文化背景两个角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互译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汉英词汇空缺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环境、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等。空缺词汇在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方面的翻译可采用音译、意译、创新译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有效性较低的问题,本文从分析英汉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着手,探讨了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制度差异造成的英汉词汇空缺,并阐述英汉词汇语义不等值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丹 《考试周刊》2011,(58):96-9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在其语言的各个层面。具体到词汇层面,会出现由于母语词汇和第二外语词汇表达意义不对等而造成交际上的障碍。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倾向于将母语词汇与相对应的外语词汇一一对等起来.忽略了蕴含在词汇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使得他们在实际中无法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其词汇搭配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二者也存在着相同之处,笔者主要对比分析了英汉词汇搭配中的某些搭配现象,指出掌握英汉词汇搭配对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行走域”词汇表“工作、办事、能力”的引申意义。这些表达同“行走”概念的关涉或深或浅,致使其认知结构复杂,形成“行走·行事”的隐转喻并存、转喻套叠模式。通过英汉对等语料例示证实这一现象,简单阐释其认知机理,并探讨创建英汉“行走·行事”词汇小型语料库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化的一面镜子,词汇作为意义的载体,是语言中最能体现化的部分。无论是公开的化还是隐蔽的化都会在词汇上留下痕迹。笔试图通过英汉词汇的对比,揭示英汉词汇在显性化和隐性化两层面所反映的中西化差异,旨在为跨越化障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重对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作深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