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现状以及分析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及未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了解养老机构的建设情况。结果:养老机构能够基本满足老人生活照料上的需要,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医疗需求高,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结论: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去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农村的经济状况等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的向城市进军,农村的家庭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也就给养老带来了较多的问题。机构养老指的是以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载体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农村老人自理问题的突出等方面的因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机构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成了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老年行列,所以对建筑房间进行改造设计,使其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性的建筑需求也越来越多。为给老年人营造更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的各部分使用空间进行优化,以保障老年人安全为主,结合老年人自身想法和意见,对建筑结构各方面细节进行调整,把不适用的部分去掉,增加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元素。本文就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适老化理念下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烟台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生活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烟台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以其影响因素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选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成倍增加.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月收入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敏敏  王婉玲 《科技风》2015,(1):221+224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居家养老的传统养老理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居家养老带来了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亟待提高,我国的老龄产业亟需发展。本文针对我国老年人口的需求和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城市老龄产业进行深入的探索,期望为促进我国城市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人慢性病的现况,为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Excel录入数据,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及皮尔森相关系数统计分析.结果:某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通过系列中医药医养结合的措施进行慢病管理,使得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率较低,且高血压与脑卒中存在正相关关系(r=0.284).结论:医养结合的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将中医药融入到养老服务的各个领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凸显了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景 《科技风》2023,(33):162-16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形势日益严峻,居家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它能有效突破养老瓶颈。但目前,城市居家智慧养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同度不高、居家智慧养老医疗服务不足、居家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专业人才不足等,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养老,使老年人乐享晚年。  相似文献   

8.
社区养老结合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优势,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设计出适合社区养老的适老化产品.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不仅需要我们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更需要在社区服务设施方面做好工作,借助智能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日益严重,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得到广泛关注。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培训及护理人员的持证率低等方面。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预防老年人跌倒和呛噎以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是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近年来人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机构行业似乎迎来了春天,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相对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对于现在存在的养老机构问题,通过调查和研讨,本文将深入分析养老机构关于老年护理的管理现状,提出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致力于长远发展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渐行渐远,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服务供需不匹配、单一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身心需求、空巢老人生活特殊性等一系列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9,(7):6-7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到养老机构安享晚年,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无法照料老人,将老人送入养老机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不外乎于两种性质:一类是政府、集体兴办的养老机构,通常我们听到的敬老院或者社会福利中心一般属于此类;另一类就是民营/私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老年公寓、托养院、颐养院等一般属于此类。但是一般人认为具有公立性质的养老机构比民营/私立的养老机构要好,其实在现实当中也并非如此,需要找养老机构的用户大可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3.
李晓芳 《未来与发展》2014,(2):79-82,30
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养老文化的淡化,养老资源配置失衡及养老主体的减少与流动致使农村家庭养老行为的性质、关系和内容呈现新的特征,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大力倡导尊老敬老的孝文化,同时增加老年人可交换性资源,提高老年人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构建发展型的家庭养老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王梦晗 《科技风》2012,(13):222
为深入了解我国城镇老年人养老生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对湖北省武汉市和荆州市两地90名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进行了询问和调查,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城镇居民养老机制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办养老机构在解决当前城市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同时,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中普遍存在的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的问题,使民办养老机构在老人的“入住评估”、“生活质量干预”和护工的“工作压力与负面情绪疏导”方面不能有效提供服务,从而导致不能提供个性需求有效照护,使老人生活质量满意度不高,造成护工人员的频繁流失。本文认为民办养老机构的这一普遍问题成因一是护工紧缺,投资者与管理者暂时以身体护理效果为唯一的效益追求;二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以节约成本为出发点,节省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开支;三是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知识与理念的“文盲化”,使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笔者认为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将成为制约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过:“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今天,请允许我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长寿时代。”在这样一个长寿的时代里,人生70已不再是古来稀。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挑战,增强老龄化社会的关注意识,推动个人晚年生活的成功,现代化社会赋予了老年人以更多的生活选择,各类养老机构的出现代表着养老社会化的趋势。近年来,国外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开办了各种有趣的老年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7.
李战 《今日科苑》2010,(11):186-186
目前,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虽然我们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发展社会养老,但大多是针对城市,较少关注农村。其实,我国的大多数老年人都居住在农村,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并不低于城市。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出现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同时农村中的家庭养老方式也正经历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情况。这些变化对老人及其子女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娜 《今日科苑》2004,(6):28-28
现代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养老,而且需要精神养老。文化娱乐是精神养老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老年人的娱乐有其特殊性,必须注意保健。在此,提点建议,供老年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缺少医疗服务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是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的。本文以P市Z区为例,探析其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下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现状,深入分析P市Z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帮助老年人在自己门口就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幸福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刘惠音 《学会》2017,(3):21-2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度发展,积极打造多层次、多样性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既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和制约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养老供给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快速发展以及加强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