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个人都在追求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壮美丽,活泼可爱。然而,从爱美到能真正感知美,理解美,评价鉴赏美和感受美,进而自觉而有效地创造美,其间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这段距离的缩短,有赖于对孩子从小进行美育。家庭美育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家庭中进行美育呢?本文仅此探索其中几个问题,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不懂艺术,怎么带孩子逛美术馆,这事通常会让我们感到困惑。看完我们对邬建安教授的采访,也许能给父母开启一扇轻松带孩子走进美术馆的全新之门。"美育"概念的火爆,让越来越多的父母将美术馆列在了博物馆清单上。但是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美术学习的普通父母来说,应该如何带着孩子参观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呢?孩子在游览美术馆之后,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呢?去美术馆和欣赏画册又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请教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邬建安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善于捕捉到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细节;感受美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带他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让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提高审美力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孩子提升幸福感的通道。在进行家庭美育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受益者,能从中获得美的滋养。做好家庭美育,养育生活不再是只有一地鸡毛,而是能时刻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相似文献   

4.
才艺是什么?学才艺为了什么?想让孩子有艺术气质的父母,除了让孩子学琴、学画,是否明白不会弹琴一样可以爱音乐,不学美术技法同样懂得欣赏美丽事物。有关孩子学才艺的问题,需要父母的观念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美育,很多父母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美术教育,但其实美术教育并不等同于美育,但绘画的过程确实能让孩子体验到色彩美、构图美,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学习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创造出美的作品。只是我们需要知道,创造和表达才是绘画最根本的目的。苏清华老师一直从事儿童美育的工作,创办了孩子·艺术美育机构,她所认为的美育应该包含美德、美感、美术3个方面:美德指的是  相似文献   

6.
王爽 《黑河教育》2014,(11):57-57
正一提到儿童美术教学,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画画。其实不然,从美术的概念上来分析,美术亦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创意美术教学是给一个机会,让孩子能最直接地接触美;给一个环境,让孩子能感受美;给一些材料,让孩子随时都能创作美。创意美术教学让孩子在创造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笔者在长期儿童美术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创意美术教学法,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开展美术活动多好啊,小朋友感兴趣,一张范画一个作品就完事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总是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会画这个形象,会做这个手工吗?还是轻轻松松偷懒半个小时?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开展好一个美术活动绝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简单,做好一名美术老师更不是容易的事情,要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快乐;要让孩子学会观察美、发现美的事物……看似简单  相似文献   

8.
《中华家教》2011,(4):11-12
误区一我家没条件谈美育家长刘爸爸:我们家家境贫寒、房屋狭窄、工作忙碌,我们本身又没有什么艺术特长,能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有个好人品,有学上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家庭美育!专家点评:其实并不尽然,家庭美育不在于客观条件如何,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提高对家庭美育的认识,是否能正确地开展家庭美育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审美,家长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和熏  相似文献   

9.
白文俊 《家长》2022,(2):134-136
美术和音乐能通过情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在大美育观背景下,应融合音乐和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高尚思想,让学生可以用耳朵感受音乐的美,用眼睛感受美术的美.在美术课堂上引入音乐,能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和美术审美的差异,将音乐之美与美术之美相结合,所形成的课程内容更为充实,让学生身处艺术氛...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会提及审美一词,孩子要"审"的"美"究竟为何物?每个孩子都具备感知美的能力吗?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带领孩子走进美的世界,拥有美的力量呢?我认为美育就是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美的需求,二是要会创造美。所以儿童美育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保护儿童敏锐的感受力,二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美,是带孩子去感受不同现代人们的很多心理疾病的起源都是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断裂。人能够感受到美,是人没有跟自然关系断裂的一个明显的标识。  相似文献   

11.
吕晶 《家教世界》2022,(4):44-45
林雨飞是一位践行家庭美育多年的妈妈,她重视让孩子感受生活,接触自然,并且在美育的路上陪伴着女儿栗子一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家人有了更多的情感联结,女儿的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多彩. 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能听到美的耳朵 "孩子3岁以前,我们就是以玩为主,充分接触生活,接触自然."林雨飞认为,身边的美无处不在,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围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坐进了明亮的教室,与本地孩子共享“同等待遇”。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孩子是不是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小小的美术课堂中,我时常遇到这样一些实际问题:务工人员家庭不重视孩子的美术学习;家庭条件差,买不起美术学习用品,学生上课无事可做;“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差,甚至有学生在小学之前就没有正规的学过画画;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时常犯错。面对着今年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我更是焦虑万分,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感受美,体验美呢?对此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美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其创新意识.美术教育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乡土资源是农村地区美术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美育的乡土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既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传承美,从而陶冶情操、滋养心灵.  相似文献   

14.
刍议家庭美育张琴秀山西师范大学何谓家庭美育?我认为,家庭美育是孩子与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以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为教育内容,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孩子美好的品德、美好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趣味,培养孩子初步的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  相似文献   

15.
1.父母必须了解的幼小衔接的三大内容是什么?2.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家长是否应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3.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有哪几方面?4.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主要有哪几方面?5.孩子的读写技能主要有哪些?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被比作人生第一起跑线。孩子们在这时学到一生中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在学习上的态度。此时的教育对孩子日后的智能、人格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那么,让孩子早一点开始学习,能帮助他们成长得更好、更快吗?孩子的身心能负荷多少?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时候孩子究竟需要或可以学习什么?这些都是父母们需要深思的。了解这些问题,父母会更懂得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让他们在人生的开端,有一个健康而扎实的起步!  相似文献   

17.
您的孩子适合学习什么?有无艺术体育天赋?成才趋势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自己孩子适合学习什么,智力是否超常;是否适合学音乐或美术以及钢琴和小提琴;是否具有世界冠军的潜质以及适合何种体育运动;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本人不努力或是有智力  相似文献   

18.
美术课学生得到了什么?能画一些简单的 花草、鸟兽、人物、建筑?能认识大卫、蒙娜丽莎?能知道梵高的向日葵和达芬奇的鸡蛋?假设这些都能达到,我们的美术课是否就算成功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使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具体而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下操作:  相似文献   

19.
徐慧 《安徽教育》2009,(12):33-33
<正>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课堂,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本文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你是否发现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泾渭分明?给孩子挑选玩具需要严格按照性别来吗?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科技学院助理教授林竖美表示,所谓的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是一种误区,父母不要过于纠结玩具的"性别"。比如,烹饪玩具并不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这只是允许孩子通过模仿过程学习。再比如,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