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理论认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明确、译本须遵循固有的行文格式、是一种注重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典型汉译英译例表明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以译文功能和读者期望为导向,有助于译者摆脱原文表层语言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以归化法为主的套译、增译和省译等策略,这样才能译出专业规范的文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英语船舶管理文件较多使用科技术语、名词化短语、被动语态及长句的语言特点,结合翻译实践,提出在汉译时应遵循准确性、规范性、一贯性原则,采用术语翻译"约定俗成"、名词化短语活译、被动语态转译和长句拆译等翻译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使译文忠实再现原文件内容,而且可以使译文通顺达意,确保文件精神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法律翻译应当遵循公正性、准确性、精练性、规范性和合适性等原则。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词汇与规范句式结构使用不当;由于法律制度差异翻译中所产生的法律用语不对应;长句翻译晦涩难懂;对源发语缺乏深入理解而造成翻译失真;译文的文体使用不当。应当正确把握字、词、句的含义,力求翻译的准确性,切勿望文生义;适当发挥译者创造性;运用规范性原则进行翻译,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采用对等原则进行翻译,做到严守语义、语体和功能的对等原则;力求译文贴切。  相似文献   

4.
中医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中医术语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理论可以有效解决中医术语英译中的许多障碍,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知识及中国文化。《红楼梦》中存在大量中医术语,这些案例对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具有重要意义。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中医术语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其翻译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和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法律术语的误译给法学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甚至误入歧途.法律术语翻译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实现语言学和法律上的双重对等.本文从个案研究出发,尝试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法律术语的翻译,并提出了自己关于法律术语翻译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其翻译实践仅以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是不完全适用的,钱钟书倡导的"化境"论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意境上对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文字转换,更适合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相比传统译学的单一标准,"化境"论需要译者用多元化的标准来完成两种语言的情境转化.从而达到商务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其翻译实践仅以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是不完全适用的,钱钟书倡导的"化境"论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意境上对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文字转换,更适合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相比传统译学的单一标准,"化境"论需要译者用多元化的标准来完成两种语言的情境转化.从而达到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作为理论依据,提出克服公示语翻译中的错误译法。文中选用了大量的典型译例,对乱译和错译等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改译证明功能对等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具有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意象增加了影视作品翻译的难度,对于译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反应的对等,认为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语接受者对于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为影视作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企事业外宣文本的英译指导策略,以桂林银行外宣文本为例,提出采用减译、合译和改译的翻译方法对外宣材料进行适度重构与改写,使译文能够充分传达信息,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接受和购买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了翻译对等研究的发展性内涵,说明功能对等追求译文在目标语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源语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的对等或相似;其次从标题、词汇和文化三个方面,采用英汉新闻翻译的具体实例,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莱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英译汉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考研英语中常用的五种实用翻译技巧,说明了在翻译考研英语的被动语态句时,应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技巧,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3.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汉诗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语言的认知推理过程。因此,关联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汉诗英译,使译文读者找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站作为对外传播信息的窗口,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网站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获取信息量的正误、大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在翻译时一定要遵从读者的阅读要求和习惯,将译文变通为目标读者易接受,易理解的文字,以达到最有效的传播效果。变译理论是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提出来的,是经过无数的翻译实践检验过的一种翻译变通理论。变译就是根据读者的特殊要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和翻译的活动,适用于科技信息翻译、新闻翻译、故事讲述等实用文本的翻译。网站带有明显的宣传特点,属于实用文体,适用变译理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术语英译是否准确合宜直接关乎文本最终的翻译质量,借助航海技术领域论文翻译中的实例,阐述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和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先进功能翻译术语.结果表明,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手段,译者能够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提高术语的英译水平.该方法也可适用于其他领域术语的汉译英,为译者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信息传译是典籍翻译中的关键。注释性翻译是文化翻译中获得动态对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可充分传递原文的真实信息,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一种动态对等的效果。本文基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通过个案对比,阐述了注释性翻译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从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入手,就词语、句子及篇章方面,结合文章隐含意义层面的文化问题为探究切入点,对黄子祥先生所译《约翰的归来》译本进行分析,同时提供了笔者对翻译得欠妥的地方的试译,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使读者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领略译者的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从语言及文化的各个层面更好地欣赏译作。  相似文献   

18.
穆旦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目前国内对其翻译研究不多。诠释学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支派,影响深远。穆旦译诗的诠释学译论分析和文本细读表明,穆旦的译诗不仅受其汉语诗歌创作的影响,在"理解"和"诠释"原文文本方面做到了恰如其分,在译文表达上也照顾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论语》中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赏析评价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结构隐喻、"天"本体隐喻、"上—下"方位隐喻在安乐哲、刘殿爵、辜鸿铭三个英译本中的传递.最后得出结论:《论语》语言深刻、富有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是《论语》隐喻翻译成功的关键;成功的隐喻翻译不是将喻体简单地对应到译入语,而是要保证译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与原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一致,而且为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基础理论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形成的,以元气论为基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框架。中医语言具有高度的文化浓缩性和独特性,在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中,文化术语的英译尤其重要。本文在可译性限度理论的指导下,从"源语文化"角度,分析了富含文化信息的常用中医术语的英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可译性限度的方法,以供他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