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新闻媒体进入了活跃时期,广播、电视出现了主持人节目,有了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同时节目也走向专业化、对象化的细分阶段,报纸版面也多了,内容也丰富了。但是,不讲艺术和品位的宣传仍然还有。比如,新闻报道平庸化、缺乏亮点:有些文艺节目还存在媚俗、低品位的模仿现象。一些节目格调不高,内容单薄、主持人孤芳自赏等。  相似文献   

2.
电视法制节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一种历史创举,在历经20年的发展期,到达了其鼎盛时期之后.她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无论从功能定位、内容,还是形式与形态.都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那么,电视法制节目何去何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3.
当今进入电脑的时代,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卫星节目一天24小时连续不断,节目内容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丰富多彩,各种报刊铺天盖地,版面也不断扩大,版面内容花样翻新,引人注目,广播新闻宣传怎么办?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当前电视、报刊激烈竞争中,广播新闻宣传亟待改革,有的已走出困境,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广播新  相似文献   

4.
电视传媒的宣传是通过荧屏实现的。一个电视台要达到理想的荧屏效果.除节目内容、质量,频道形象策划、包装策划等外,节目编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5,(4):41-41,35
随着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电视台积累素材和制作的节目内容都呈现海量增加的趋势,为了保障节目内容的编辑、制作以及存储等工作,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内容管理系统,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日前,黑龙江电视台便应用EMC的解决方案构建了自身的内容管理系统,为电视台业务的开展以及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其础.  相似文献   

6.
节目编排是电视频道“版面结构”的集中体现,它体现频道的传播理念和对受众需求的理解,关系到每个节目和节目整体效应的发挥。电视专业频道是个相对定型而又独具特色的承载电视节目的容器,其中的电视节目的内容相对独立而又前后贯通,构成特定的节目体系;其节目形式多样而又统一在特定的风格之中。因此,电视专业频道是与频道的目  相似文献   

7.
服务与趣味:电视对农节目的两个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对农民的意义,是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学习技术的窗口,是活跃生活的工具。按理说,以“三农”题材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对农节目应该很红火.在各级电视台中应该拥有相当的地位。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视对农栏目在一些省生机勃勃,出现了诸如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湖南电视  相似文献   

8.
郎伟 《采.写.编》2023,(9):180-182
电视文艺晚会的文化品位是指该类节目的内容、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高低水平。高水平的文化品位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审美享受,还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文化艺术,同时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背景、节目类型、节目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讨论了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策划和导演的文化素养、丰富节目内容、增加节目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方式提高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片或电视艺术纪录片,它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节目。是当今荧屏中的主要节目形态之一。对于什么是专题片,目前的看法并不十分统一,但可以认为专题片有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纪实性是指节目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不可虚构、杜撰;参与性就是在叙说真人、真事的同时,还常表现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或者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有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艺术性则是为了节目的纪实性、参与性,常常使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法,从而体现专题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谈话节目的质量.陕西电视台于2003年12月6、7两日.邀请一部分国内从事电视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媒体代表.以陕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开坛》栏目为话题.围绕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展开广泛探讨。与会者就。为什么谈.谁在谈,谈什么.怎样谈。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到和深邃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刘亭亭 《大观周刊》2011,(45):33-33
自从电视访谈节目以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多样的形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便得到了许多电视受众的喜爱。以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开播,便在全围迅速串红,之后几乎所有省市电视台都不约而同的开办了各种访谈类栏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据统计,我国至今电视访谈类节目已有数百个,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项领域。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其科学的规律,而不是肓目跟从。只有时刻将创新理念引领着节目创作实践.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访谈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亚珍 《今传媒》2013,(11):70-72
近年来自海外的模式化节目在中国电视上大行其道,一批模式化节目获得受众关注和追捧,推出模式化节目作为电视机构的内容竞争策略受到全行业重视。模式化节目在中国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中国好声音》。2012年《中国好声音》播出后获得可观的收视,同时获得受众的追捧和主管部门的好评,成为年度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围绕“模式化节目”,对模式化电视内容生产在中国的历程进行回顾梳理,探讨“节目模式”对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电视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力 《视听纵横》2007,(5):46-47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产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产业为民营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新的传媒形态和传播经营机构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提供大量的节目内容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鉴于目前不少电视频道的节目制作数量和制作质量的不足,民营电视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成为构建电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田华 《视听纵横》2006,(3):22-23
电视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一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6日。改版后的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898深圳电台新闻频率正式推出.其可喜变化是除了保持原有节目外,新闻特色更加突出。从节目设置到节目内容坚持以新闻立台的总理念,努力打造出自己频率的、难以复制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相继启动,城市频道的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创新节目样态、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固然是城市频道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巧妙的频道节目编排策略也是出奇制胜、提高收视、扩大频道社会影响力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谈话节目从诞生开始就肩负社会教育的功能.因为节目的话题和内容的社会伦理功能的发挥,在社会转型期间给现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充当了润滑剂.从而在受众心中重新树立起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媒介形象。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正是在对往事的叙述中彰显出时代的真实美的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8.
刘景义 《记者摇篮》2004,(12):27-28
电视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它只有通过节目的播出并作用于观众心理,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观众心理具有不同定势,它只有靠发挥电视优势来满足、适应不同层次的心理要求。如何瞄准观众心理特点与电视优势的结合点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电视编辑记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挥电视优势的观念.还要有强烈的观众观念,善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利用电视优势.选择与观众共鸣的宣传内容与形式,通过主观努力来实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交流。  相似文献   

19.
李翔 《今传媒》2014,(5):52-54
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重要节目类型已是不争的事实,制作与播出优质的电视真人秀成为各个电视媒体吸引受众、扩大影响、构建品牌的重要策略,而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也不断在网络上制造话题,力图借助于网络媒体继续扩展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与评论2013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创新与价值构建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的优势在于它的可视性。眼见为实是观众对电视的最直观的评判与选择标准。可视性是电视的本质特征,但是观众所要求的又不仅限于原生态的粗糙。以往,在频道中影视剧、新闻是观众的主要收视内容,科技类节目仅仅作为点缀穿插其问聊作补充.以央视为首的科教类专业频道的出现,满足了当前受众市场的需要,同时在无形中又给为科技节目的拍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