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电视而言,最核心、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精确、生动的画面语言。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只有具备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才是其优势的核心体现,其中典型的画面细节又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发挥电视优势,让画面语言更好的传情达意?作者将从细节、视觉逻辑和现场捕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灵活运用电视新闻细节,以使电视画面语言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景喜剧,是电视文艺的“大众产品”。情景喜剧有投资少、周转快、风险小、利润大、创作周期短等优势。当前,它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生产势头中猛增。那么情景喜剧有着什么特点,怎样来进行市场化的操作?这是需要我们从观众审美心理需求和多年的艺术实践来进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郑涓 《视听纵横》2003,(3):112-113
直播作为一种最能发挥和体现电视优势的传播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因此,备受各电视台关注。同时直播也给电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惟红 《视听界》2008,(2):58-59
一.故事化叙事发掘人性和情感,为观众提供代偿性心理体验。 当电视艺术作为文化进入消费时,它绝非仅仅向观众提供视觉感官上的愉悦刺激,也能使观众获得一种代偿性满足。在单调刻板的生活中,观众希望借故事化节目来窥视他人的奇特经历和多舛命运,体验紧张、疑虑、悲情等情绪,承受心理上暂时的冲击和失衡。  相似文献   

5.
唐瑶 《记者摇篮》2005,(8):53-53
导演对不同明星潜质的挖掘和资源的运用.调动了明星的表演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表演时空.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心理;而观众满意的掌声和欢呼声的回应,又更大地激发了演员的表演热情,这就形成了台上台下、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使电视游戏娱乐节目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李丁宁 《记者摇篮》2006,(11):51-51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面对观众,以采访记者、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做出图像的报道。较之影像新闻,现场报道具有更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7.
王俊年 《新闻前哨》2003,(10):58-58
观众的年龄、职业、文化、习惯、爱好差异,不同的新闻内容和形式,会对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一种情况是,观众通过收看电视新闻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激发感情,获得信息等,使新闻在心理上产生了顺向效应;另一种情况是收看了他们不感兴趣的新闻,甚至是很反感的新闻,在心理上产生了逆向效应。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8.
王珠银 《视听界》2004,(6):69-71
安德烈.巴赞曾经说过,“电影没有起码数量的直接观众就不能存在”。电影的创作和观众的接受是电影的二重性。因此,电影创作者的编码规则,必须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确定。一部电影只有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才能使“不仅是产品成为产品,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指环王》三部曲正是从名著效应、魔幻世界、“声光秀”三个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有统计:由于电视进入太空传播年代,当世界政治经济或文化生活发生重大事件时,同时收看的观众可达十八亿之多。电视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电视艺术(本文仅指电视文艺、专题类作品)以她云谲波诡、美妙无穷的画面,珠联壁合、相映生辉的电视语言和强烈的思想感情震撼波等独具特色的审美特性,让当代世人从此倾倒钟情.改革的大潮孕育出电视艺术的晨曦霞光,即在沉静的传统艺术湖泊之中,近二三十年来展露波涛、显示勃勃生机;交织着历史与文明、永恒与瞬间、听觉与视觉和谐完美的电视艺术,引导亿万观众去鉴赏我…  相似文献   

10.
作为声画艺术的电视,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两种手段来进行传播,它是当今世界时空表现能力最强的艺术门类.长期以来,各个电视台的业务人员都特别重视电视的画面,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电视既然是声画结合的艺术,那么,对电视节目中的声音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只有声音和画面的有机配合,和谐统一,才能满足观众对电视耳闻目睹的心理要求.因此,正确处理电视节目中的声画、视听关系,特别是认识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建立科学的电视专业意识,挖掘电视的潜能,发挥电视的独家优势,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亦雯 《东南传播》2013,(4):108-109
广告营销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来达到营销目的。现代社会广告信息越来越多,对广告受众的注意力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而注意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在广告的说服性传播艺术中,视觉形象究竟要如何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本文通过研究受众的视觉心理,提出了广告设计,特别是电视媒体广告设计中可能获取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作为广告从业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有更好的艺术品呈现。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公认的电视节目创新的领跑者,在全世界所有原创电视节目中,来自英国的占到45%。英国电视节目成功的密钥何在?笔者在全景式考察英国电视产业中,充分感受到它的节目创新、节目开发的魅力。一、受众为上——研究市场赢得观众,科学规划做大蛋糕接触英国电视界,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贯穿始终,那就是英国电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受众意识,他们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心理和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堪称做到了极致。在英国,所有的电视人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理念:观众是电视台最终的节目消费者,科学地掌握观众的收视心理、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电视台的主持人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好的主持人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在日常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大多是正襟危坐,同时主持人又是各自散落在不同的栏目之中,观众在日常节目中看到的只是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职业特点,人们不仅关注他们对自身节目的主持,更有兴趣了解一个多侧面、立体化的主持人。针对观众的这种心理,电视台通过一个晚会.搭建一个主持人集体展示亮相的平台,思路是极富吸引力的。其优势有以下几点:其一,城市电视的很大的优势是地域优势,其节目的贴近性,与观众的近距离感,使其主持人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其二,  相似文献   

14.
吴森林 《视听界》2009,(4):88-90
目前,国内电视体育节目花开遍地、形态各异,比起报纸、广播,电视传播形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无需任何语言中介即可把比赛者、比赛过程直接展示给观众,使观众感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获得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而体育也正是因为有了电视这种媒体,其魅力才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因为有视听兼备、长于再现、时效性强、家庭式接收方式等独特优势,从而深受观众的普遍欢迎。然而,它与受众的关系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对公民有约束力,又不像文件那样有指令性。它要依靠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去说服观众、诱导观众、打动观众。所以,电视新闻报道能否适合观众心理,为他们所接受,对于增强报道效果,增加收视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仅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对观众施加影响,并且,其清感的真实流露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极大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注重对嘉宾情感的有效触发,对于提升节目品味、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视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菁 《声屏世界》2013,(4):40-40
镜头的处理技巧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镜头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镜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可以使视频变得有节奏、有变化,且生动自然,使观众被电视节目所感染与吸引。明确主题,迎合观众思维。电视节目最终是给观众看的,因此镜头的处理应当充分结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只有这样,观众才会愿意看这个电视节目。而要想有效迎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需要有亮点,即具有明确的主题。只有将主题明确,  相似文献   

18.
余晴  韩秋芳 《新闻前哨》2006,(11):46-47
一、现阶段我国电视化趣味分析 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电视已承担着纪实说理、娱乐等多种功能。与电影相比,它除了具备摄制各方面相同等诸多特点以外,还更具有影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足不出户,可观赏到动人心魄的精彩画面和从中感悟到人生真谛。于是,很多导演把自己的创作注意力从电影转向了电视,投入到这个拥有数以万计的观众群体。在受众的审美心理上,导演们不惜用尽浑身解数、使出绝招。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杜娟 《新闻窗》2007,(4):43-44
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新闻色彩、独特的个性及“原汁原味”的画面、音响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众多媒体的“亮点”。这种报道方式虽然独具魅力,但由于把握难度较大,在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中,运用得还不是很成熟。怎样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潜力,提高它的收视率和观众覆盖面,还需要基层电视工作者努力去开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始终存在受众儿童年龄不够细化、节目内容定位模糊等问题,随着对幼儿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电视媒体对学龄前幼儿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认为,只有真正把握幼儿心理、加强节目创新、树立我国自主的品牌栏目,才能让幼儿电视节目收获观众美誉,为幼儿心智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