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多读多练,不仅能多方面熟悉掌握范文的表达方式,较快地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叙事、描写等作文的基本能力,而且能逐步为独立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是在让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后,再进行写的训练.下面我结合课文范例,谈几点自己进行读写训练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多读多练,不仅能多方面熟悉掌握范文的表达方式,较快地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叙事、描写等作文的基本能力,而且能逐步为独立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是在让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后,再进行写的训练。下面我结合课文范例,谈几点自己进行读写训练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起步作文,片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在三年级进行扎扎实实的片断训练呢?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片断训练三年级课文的插图多,这也就是编者有意培养学生多观察的素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插图的前提下,“剪下”插图的某一组画面,让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例如,《放风筝》这幅图画的是“我和哥哥”及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练习。一、口述多听、多读、多说、多写,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多说,可以使学生语言流畅,条理清楚。这是写文章必备的条件.从一年级起,我就加强说的训练,教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我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改变课文顺序的复述——有的课文,复述时改变其叙述的顺序,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文,也可以使学生逐渐熟悉倒叙、插叙等写法。如复述第四册《西瓜弟兄》,我提出要求:先从解放军不吃老二的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可以促进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但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中,很少明确提出想象的要求。为了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增加一些想象作文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五年制小语第十册中部分课文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小学生能写作文吗?是不是过早了?我的回答是:能!六、七岁的小朋友对周围事物是充满好奇心的,如果充分利用小朋友的好奇心,画、说、写并用,低年级的小学生就能写作文。我教小学一年级语文时,先对学生作全面的“说、写、画、唱、跳”检查,发现班上的学生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爱说爱跳,对图画尤其感兴趣。于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长处,逐步对他们进行初步作文训练。首先,我让学生多“说”:复述课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要求学生用完整,连贯的语句回答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一学大纲规定,三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能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而落实这~要求,主要通过单元作文的训练过程具体实施.作文的基础离不开阅读.教师如何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扎实地完成单元作文的教学呢?我的做法是:首先以单元作文整个训练要求为出发点,进行读写安排,以讲读课文为范例,分散落实训练要求,再以完成单元为归宿,形成“整体人手——分散训练——回归整体”的作文教学训练程序.具体地说,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单元作文训练都有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读写安排,做到读写结合,力求使阅读教学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相适应,最后,结合课文的特点,把训练要求分为几个训练点,分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教学一课,有一个训练重点,每课根据训练点进行单项写作基本功训练,分散训练到位后,再集中指导学生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写作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单元作文训练中去,使读写紧密结合,“小练笔”与“大作文”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王相坤 《教育艺术》2009,(12):51-52
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还能与学习课文紧密结合,借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者各有其法,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教法、体会是:耐心指导学生阅读,加强日记训练,具体指导学生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作文材料的来源,是作文的基础,所以指导学生阅读尤为重要.我把阅读分为了课堂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课堂阅读指导即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篇篇课文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在教学时,应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在弄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言之无物与无物言之。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和复习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一、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并进1.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我们教过古文《陋室铭》之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的骈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写《学习铭》《作业铭》《上课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真是遗弃了一把最宝贵的钥匙。"可见,儿童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抓住了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听说习惯,不仅能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他们今后从事学习、工作都是极有益的。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口语表达训练1.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有些课文配有插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语言,以及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为目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也就是说,阅读课上应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及一些写作方法。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探索教学目标要求,寻找对策,对加强中年级段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一、确定训练的目标 任何“训练”切忌随手拈来,漫无目的,要加强训练,必须明确训练什么。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我根据教材所显示的语言特色、大纲要求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制定了以下训练目标:1、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好范例,不仅要领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有所感,掌握一些构段规律,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2、通过段的训练,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能把有关的内容有顺序地表现出来,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写清段内的各个层次。3、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段的结构能力,为将来写“篇”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口语训练可以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学中,我曾尝试着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和演讲训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口头作文训练为了引起学生对口头作文的兴趣,我讲了晏子不辱使命、周总理智答尼克松、林肯巧戏记者等名人故事。学生兴趣提高了,我就经常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在散文单元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作口头描摩练习。如教《天山景物记》时,学生被优美的天山风景迷住了。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口头描绘牧场夜景等。在小说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情节、描绘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 ,总是在一单元文章讲授后 ,根据单元作文训练要求 ,训练学生作文。而这种单元后的作文训练 ,又纯粹是模仿一种文体格式或是某一种写作要求 ,所以常有“蜻蜓点水”的感觉。每次作文教学过程总是审题—写作—批改—讲评 ,固化为一种机械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下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很缓慢的。如何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一、利用课文例子 ,解疑难 ,练即兴1 .作文内容空洞 ,是学生习作练习中最常见的问题 ,小到一个词语 ,大到一篇文章。若能将这一问题与教读的课文联系起来加以解决 ,…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作文教学如何进行,学生写作水平如何提高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绝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其中精彩的写作片段、典型的叙述结构,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好范例.而三四年级义是学生从句到篇的重要形成阶段,写好起步作文对高年级的作文写作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课文为载体,根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色、体裁特点、语言风格来充分挖掘可训练写作的因素,把写的训练和阅读理解有机结合,找准恰当的切入点、结合点.以下就是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想象就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具体做法:一、续结尾所谓“续结尾”,指要求学生顺着课文结尾所显示的故事情节、发展的趋势进行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续写性的作文训练.如《我和狮子》教学结束时,在其结尾处添加:“可是,三年以后,爱尔莎带着它的儿女又回来了……”,启发学生凭借课文结尾“它恋恋不舍地一边向森林走去,一边一次次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学生作文中出现作文难的现象,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同步作文训练法,收效甚为显著。所谓同步作文,就是把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作为作文的范例,通过学生学习课文知识获得写作知识,又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写作训练反过来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俗话说:字和词是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仅靠每学期有限的几次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作文训练,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一、从课文的结构分析切入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简单的语言片段,还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借助教材有目的地进行作文结构的训练。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赶海》的结构是典型的"总—分—总":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发现课文开头是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课文结尾还是这段歌词。师:这叫做"首尾呼应"。教师解释"首尾呼应"的含义。师:这篇课文是怎么运用"首尾呼应"的?生2:先写"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接着写"我"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高年级部分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作文内容"少而差"现象比较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如不及时转化,势必还将影响这部分孩子未来的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作文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研究,收效明显。一、强化阅读训练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绝大多数是因为阅读出了问题,或是没有阅读习惯,缺少阅读意识;或是语文基础太差,致使阅读障碍频频产生,消融了阅读兴趣;或是无合适的书可读,阅读量偏少等。我从抓阅读训练入手,不断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1.注重课内阅读训练在课内阅读训练中,我常把读课文及回答一些简单问题的机会向作文后进生倾斜,且耐心倾听,多给鼓励性评价,逐步使这些学生敢读、会读、爱读。  相似文献   

20.
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多做练习,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多练”的“多”,一般是说次数的多,其实还应该包括方面的多和方式的多。不止是笔头的练,还有口头的练;不止是练作文,还有为写好作文而进行的各种基本训练,更还有为读好课文而进行的各种基本训练,而教好一篇课文,实际上也就做好了一次习作指导;讲授课文时进行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与加强对课文已有的理解,而且实际上也让学生受到各种方式的写作的基本训练。这又是相互推动的。这些练习,随着课文所提供的材料,随着学生在不断提高着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水平,而有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