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经方(1854—1934年)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长子。 1890年(光绪十六年)9月9日,李经方以二品顶戴江苏候补道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国钦差大臣。翌年2月10日至日本。出使期间,他与日本关系甚密。据当时许多人揭露,其父李鸿章在日本有商号、洋行、茶山,李经方在日本也曾开有八百万资本的洋行一座,且与日本天皇“情意亲密”,时“与其宫眷相往还”,“倭王之女拜伊为义父”,“复议聘为儿媳”。这种与日本上层的复杂关系是导致李鸿章父子在后来日本侵华时“不欲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1891年9月4日李经方请假归国。翌年1月14日回到任所,至10月11日卸任。后长期跟随李鸿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浏览新闻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人民网日本版2001年4月8日有则新闻标题是“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窜改历史的伎俩:混淆、洗刷、贴金”。人民网日本版2005年4月6日有则新闻的标题是“日本民间团体抗议政府批准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同样是表示“修改教科书”,两则新闻却分别用了“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合办的第二次中日高等教育论坛,于2005年11月7日至9日在日本广岛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日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具体议题有:“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大学的教育”、“大学运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礼”与“忠”、“孝”与“和”、“名”与“实”三个角度对中日近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对比。大体上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以“礼”为核心,日本则以“忠”为核心;中国人主“孝”,日本人重“和”;中国儒教务“名”,日本儒教务“实”。这些差异对中日两个民族的处世态度和两国的历史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从去年10月以来,日本人民为反对日美反动派阴谋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反抗怒潮。现在,这个斗争还在继续发展着。日本人民阻止修改和争取废除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是日本人民长期以来反对美帝国主义占领、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指针”相关法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案:1.周边事态措施法案;2.自卫队法修正案;3.日美物品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与1978年日美间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旧“指针”相比,“新指针”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将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扩大大到日本以外的“周边”地区,远远超出旧指针的范围。“新指针”强调,即使日本未受到直接攻击,如果日本认为所发生的事态对“日本和平与安全会产生重要影响”,日本将全力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这显然超出了“专守防卫”的框架。二是进一步将上述“周边”的范围模糊化。日本政府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以武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日本引向不归路,惨败的日本战后在保守派首相吉田茂的率领下,自主选择了“日美基轴和经济外交”战略,在亚太经济政策上主张:追随和依靠美国,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复兴日本经济;以“战争赔偿”重新进入东南亚市场;服从美国冷战战略,对中国实行“政经分离”原则,维持以贸易为主的事实上的关系。吉田茂的亚太经济政策为日本经济在战后十年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过分依赖美国,使日本不得不面对“半独立”、“半媾和”等日美关系问题,也延缓了对苏、中、东南亚政策问题解决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东海教育研究所和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次日中“满洲国”教育研讨会于今年8月24日至2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为反省过去、展望未来,增强中日人民友谊,以海老原治善教授为代表的日本“满洲国”教育史研究会于1991年9月18日在东京召开了第一次“满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向盟国无条件投降。8月28日,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国,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美国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对日本进行战后改造。随着日本战败,美军...  相似文献   

11.
历史长河     
国际儿童图书日: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确定,从1967年开始以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诞生日4月2日作为“国际儿童图书日”。根据这项决定,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日本支部也规定4月2日为“儿童图书日”。另外,2000年5月5日,日本首次设立的“国际儿童图书馆”开馆。  相似文献   

12.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4月上旬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继续否认侵略战争罪行。教科书污蔑说,中国人“由于受到通过暴力实现革命的苏联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抵制日货、袭击日本人的排日运动活跃”。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排日运动激烈”,是由于“共产党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因此中日战争是“由共产党挑唆引起的”。卢沟桥事件是由于“中国一侧对日持续射击,进入战争状态”。1937年8月在上海也是“两名日本士兵被射杀,以此为契机,日中间冲突全面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中小学已开展了十多年的“周五日制”实践,其实践必然有其自身的时代背景。实施“周五日制”对学校、家庭、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日本中小学如何实施“周五日制”?实施之后.它所带来的利与弊又在哪里?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以后,它由“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为伍”,向强化“攻势”姿态、“欲以独力并吞中国”的方向发展。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回顾日本“脱亚入欧”和中国“三甲纪念”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中国人珍视当今百年未遇的历史机遇,也有助于仍留有“崇欧蔑亚”文化心理的一些日本人正确解读当年与邻国的战史,使中日两国建立一种互信、共存、双赢的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欣  赵俊槐 《教师》2010,(22):127-128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也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在中日文化关系论等方面,他主张“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可以说他的思想曾对日本人的中国观以及日本的对华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本文从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统一体”和“文化中心移动说”中所出现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论述内藤湖南“文化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自1975年以来,每年8月份,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日(8月15日)前后,日本都要发生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靖国神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靖国神社”在日本各处都有,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它们是为祭祀在战争中的战死者而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18.
丁瑞媛 《文教资料》2007,(13):88-89
每年的12月12日,是日本的「漢字の日」,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于该日公布日本“年度汉字”。这一汉字往往能概括反映该年的世态,并通过全国公开募集汉字的形式,加深了日本人对于汉字深远涵义的理解。本文试通过对2006年日本年度汉字“命”的介绍和分析,使读者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的2006年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重视“改善”与美国重视“创新”的原因 传统上,美国的企业较重视“创新”,日本的企业较重视“改善”。这与美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及思维方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改善”能在日本大行其道呢? 首先让我们从组织上看:在日本企业中,管理人员中级别较高的,对“改善”负有领导的责任,他们经常深入一线,组织、督促“改善”工作;级别  相似文献   

20.
4月27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不顾部分在野党和日本国民的呼声,强行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它们分别是:《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这三项法案的通过,使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实施合法化。它的通过,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日本由“政治大国”转向“军事大国”的图谋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所确认的专守防卫原则公然受到违犯,这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陡增新的不利因素。日本急于通过“新指针”说明了什么?首先,在日美中三角关系中,日本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