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笑 《课外生活》2008,(5):12-13
<正>1473年2月,哥白尼出生在波兰的托伦城。哥白尼的父亲是个商人,极有才干,是托伦城的议员;哥白尼的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富商的女儿。因此,小哥白尼的生活十分安逸富足。  相似文献   

2.
科恩与库恩都对哥白尼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是否存在哥白尼革命持相互对立的观点。这种对立在于两人对哥白尼革命的界定、评价标准以及两人对科学史分析方式和研究目标上的差异。科恩不承认哥白尼革命的存在,因为它不能通过历史的实证,库恩眼中的哥白尼革命则是他运用其历史主义科学观进行理性重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一般大众对"哥白尼革命"的通俗理解或错误理解,简要对哥白尼本人及其《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意图、过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介绍对"哥白尼革命"作出贡献的第谷、开普勤、伽利略、牛顿的宗教情怀,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历史上的哥白尼本人及其支持者并没有与宗教传统决裂的意图,哥白尼革命是科学理论导致的一场客观的世界观革命。  相似文献   

4.
你了解哥白尼吗?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科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恩格思曾盛赞哥白尼的《天体运行》一书,是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不朽著作”。这篇课文记叙了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经过,阐明了地动学说的伟大意义,赞扬了哥白尼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19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537岁”生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选择在这天宣布,第112号元素正式以哥白尼的名字命名,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中文名为“鎶”.把科学家的名字列入元素周期表,是向他们致敬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一历数这些不朽的牛人吧.  相似文献   

6.
多次听到老师们叹息,说批改议论文时,对学生不会用事例论证束手无策: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举的例子都差不多,而且都是老一套,比如,论勤奋必定说谁,谈锲而不舍肯定提谁,呆板到一无可看.我记得有一届的高一,上讲评作文课,忽然来了许多外地老师要听课,我那节课真不想让别的老师听,但既然大家远道来了,也就不见外.我让一个小组11个同学轮流读自己的议论文,我站在讲台前,什么话也不说,让他们自己感受.第三个同学读到“哥白尼”的事例时,已经有人笑了;到第六个“哥白尼”出现时,听课的老师已经忍俊不禁;到了第十一个同学站起来时,这个同学说:“老师,我能不能不读了,我也……”全班大笑,听课的老师也都笑起来.怎么会有那么多“哥白尼”的?我真的不明白.请想,一位教师改两个班的作文,一晚上遇上几十个“哥白尼”,有可能梦里也有“哥白尼”,他的精神能不崩溃么?  相似文献   

7.
王晓春 《班主任》2012,(12):68-68
沃德卡是少年哥白尼最敬重的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角处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正在这时,沃德卡走进来,见哥白尼正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老师,我  相似文献   

8.
[教例简述] 教例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82.11.p16王在、沈涛文): 分析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在浅文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应用。如教学《哥白尼》,要使学生对课文中丰富的内容能加以概括,可选用下列训练形式。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纪念哥白尼的短文。 2、为“哥白尼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 3、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哥白尼的词条。 4、以“知识小问答”的形式,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地动学说的400字以内的稿件。这样练,不仅角度新,方法也不落俗套。教例之二(见《中学语文教学》92.4.p14宁鸿彬文) 下面做个练习,请同学们把《哥白尼》和《祖冲之》这两篇课文作个综合介绍。具体要求是:第一,要把两篇课  相似文献   

9.
《哥白尼》是一篇人物叙评文章。与一般的传记文章不同 ,它是以人物生平的主要贡献为内容 ,用朴质平实的语言 ,给读者介绍哥白尼如何揭示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及其重大意义 ,暗含了作者对科学探索和人类思想的哲理思考。文章叙写哥白尼 70多年的生活经历 ,作者只选择了哥白尼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推翻天动学说、建立地动学说———为重点内容 ,略写其它事件。但全文并不以其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 ,而是将重点放在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对人们有何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上。为阐明佐证哥白尼的这一观点 ,作者适当地引用了有关言论、材料。同时在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开普勒定律建立的历史回顾[1]16世纪末 ,出生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 (TychoBrahe,15 46~ 16 0 1) ,二十年如一日 ,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了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 ,绘制出上千颗恒星非常精确的星图 .他测量和记录了 2 0年来的行星位置 ,误差不超过 0 .2°.第谷描绘的宇宙体系 ,既不同于托勒玫(C.Ptolemy,约 90— 16 8)的 ,也有别于哥白尼的 .第谷认为地球不动并处于宇宙中心 ,月亮绕地球旋转 ,太阳率领除地球之外的五大行星绕地球旋转 ,且五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由于第谷的数据精度比验证哥白尼学说所需要的要高得多 ,人们发现哥白尼的行星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哥白尼学说为何取代托勒密学说;同时也分析了科学哲学中各派对哥白尼学说取代托勒密学说的不合理阐释。  相似文献   

12.
《哥白尼》一文介绍了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事迹,赞扬了他敢于打破传统观念、重视实践、坚持真理的精神,阐明了地动学说的重大意义。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初中第五册语文《歌白尼》一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填充是什么复句。“教参”中指出:这是递进复句。对此,教师持有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是二重复句,主语不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这个主谓短语。一说为“哥白尼”,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前者省略;一说为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后两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撰写的《哥白尼》,介绍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感人业绩,激励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斗争、敢于创新的精神。法国著名文学  相似文献   

15.
“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的教育显示为“身体教育学”。“哥白尼革命”导致身体教育学的沦陷,脑袋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小。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导致身体教育学再次复兴,教育由此而关注整个身体的生长而不只是关注脑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选录的《哥白尼》,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人物评传。人物评传是“传”与“评”的结合,“传”是“评”的基础,“评”是“传”的升华。本文作者用以事实为依据,在叙述中进行客观评价的写法,介绍了哥白尼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面———创立地动学说的伟绩,高度评价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求实精神,阐明了哥白尼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突出赞扬了哥白尼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思想解放、科学进步所作出的划时代贡献。学习中,我们以把握“传”与“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7.
周娟 《中学生英语》2013,(Z6):42-48
一、话题导读尼古拉·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创立了日心说模型,提出太阳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被认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点,它开启了哥白尼革命,并对推动科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写好记叙文,就要正确运用过渡语言。本文结合课文介绍十种过渡方法。关联词语过渡法记叙文过渡时,恰当地选择一个关联词语用上,上下文会立即神奇地贯通起来。如竺可桢《哥白尼》第一节写了哥白尼在意大利留学九年,学习的内容很广博。紧接下去用了一句话“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这就说明哥白尼的学习在广博的基础上有专攻。正是用了这句过渡,第2节  相似文献   

19.
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幼年体弱多病,12岁时入修道院学习.1587年进入蒂宾根大学,在校中遇到秘密宣传哥自尼学说的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在他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忠实维护者.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这个问题曾在古希腊人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以托勒玫(C.Ptolemaeus,约90~168)为代表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这种学说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在天文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直到1543年,才被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所动摇。但由于日心说与圣经不符,一开始便受到教会的反对,被斥为异端邪说。1600年,天文学家布鲁诺(G.Bruno,1548~1600)被教会活活烧死,罪名就是他拥护哥白尼,竟敢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下面将会看到,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