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宏 《现代语文》2006,(7):88-89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的文学体裁,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抒情性散文如冰心的《谈生命》,叙事性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议论性散文如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等等。散文最大特点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阅读散文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作者精神感受和领悟生活的人生百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散文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俪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散文阅读     
同学们觉得散文阅读难.根本原因是不清楚散文的“真面目”。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畅岸是陕西重要的散文作家之一。畅岸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的人,执著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是其散文的显著特点;畅岸散文抒写了“多味”的人生情趣,既有甜甜的乡情,又有一代人的苦情,还有刻心铭骨的恋情;畅岸散文反映了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畅岸的也是一般文人的心态特征:崇尚文学却难待安宁,追求淡泊却总觉难堪,倾听天籁,却常常被尘世的喧嚣所淹没。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掌握散文特点,寻找基本框架散文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从形式上讲,散文常将抒情、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聆听其倾诉衷情,倍觉亲切。它在艺术表现上,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细处落笔,以小见大的写法;一是侧面暗示。掌握了这些特点,阅读散文时就犹如有了一把钥匙,阅读之锁便能轻易打开。二、结合…  相似文献   

7.
了解散文同学们觉得散文阅读难,根本原因是不清楚散文的"真面目"。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随笔体散文中作家如何发挥主体性 散文创作中,作家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以主观情感表现的特点,叙写人生,透视人生,品味人生,因此,有学者称:“散文的核心是作家主体,作家以散文为媒介与读者作心灵沟通,情感交流。因而,散文中的艺术世界往往涂上浓重的主观色彩。因为作家在散文中要表达的是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又往往受到作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思维方式等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从以下4个方面梳理散文的阅读方法,应对中考散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0.
杨朔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些散文一般都具有幽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这些意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语言的运用。然而由于作家创作个性及抒写对象的不同,散文的语言风格又各呈风采,我们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从中学习一些语言技巧。奔腾激越、豪迈奔放的语言风格。这类散文中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的语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散文中,乡土散文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现当代作家创作的乡土散文有共同的内在品格,也有不断生成变化的不同的因素。首先,在写作乡村题材的作品时,他们都已离开乡村,出走造成了压力和精神张力。现代乡土散文作家是在承认“乡下人”立场的前提下时时进行精神回望的:其次,就作家笔下的乡村图景而言,现代作家的描写是丰富而复杂的,但都抱有一种悲剧情怀,当代乡村散文经历了从诗意赞美到多种情调共存的过程;再次,现当代都有一些作家有意在乡村描写中寄寓自己的生命理想,表现了具有形上意义的家园之感。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作为直接抒写主体感受的艺术,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感受的形象表现。90年代的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主要表现为真诚及个性的回归、“自我”的核心地位、超越“自我”的本质意义以及对主体人格形象的审美趋向的求索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一篇散文,需要捕捉哪些信息?这是考生必须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阅读散文应该捕捉以下信息:1.散文的主旨——“神”。常说散文是“形散神聚”,这“神”就是中心;抓住了“神”,“形”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这就叫做“牵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 ,其表达方式较之小说、诗歌有其独特之处。要真正读懂散文 ,就必须掌握其阅读的方法。这里向同学的介绍一些散文语段的阅读方法。一、掌握散文特点 ,寻找基本框架散文独特的美质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 ,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从形式上讲 ,散文常将抒情、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熔为一体 ,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 ,读起来为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 ,聆听其倾诉衷情 ,倍觉亲切。它在艺术表现上…  相似文献   

16.
只要对生活中的阅读现象稍加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个性,这种阅读个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职业、经历、体验、学识、性格、气质等。不同的阅读个性决定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阅读意向。如有的人会迷上小说、散文,也有的人会喜欢科学、哲学等。就是对同一部著作,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阅读心理就是个性化的阅读心理。理想的阅读境界,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阅读个性,着重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能借得十万枝箭全靠他的神机妙算。…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给我出了一个题目:“散文阅读方法谈”。此题很好,但非我所能胜任。想了几天,谨将自己阅读散文中的点滴体会,凑成“四忌”,不知将有益于读者否?一曰:忌粗疏。记得日本作家厨川白村说过:读散文,不能象看那些称为浪漫主义的故事一样,“在火车或电车中,跑着看跳着看”;因为散文的“写法”,“是将作者的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出了象牙之塔·Essay 与新闻杂志》)散文的作者,总是着眼深微,常常借谈平凡微末的小事物,暗示他对人生的深刻体验与思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就写作的内容而言,散文一般有两种类型: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就写作的目的而言,散文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二是以表达哲理为主要目的。哲理散文就是通过作者对社会、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哲理散文所阐发的哲理源自作者的思考。源自作者观察自然或人文景观所产生的感悟、联想,  相似文献   

19.
在除旧布新的五四时代,各种思潮纷涌而至。五四白话散文的潮流虽稍迟于新诗,却显示了逼人的光彩和锋芒,五四散文作家对自己创作个性的发现,散文作品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五四散文的重要突破口,在五四文化统一战线之内,源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散文作家队伍,不断地分化,组合,产生出鲁迅这样的散文巨匠以及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傅斯年诸散文名家,他们集中体现了五四散文不同流派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共同谱写五四散文创作灿烂的星空。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先生的散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初读先生的散就被其深深地触动,对化“历史”的感悟,对生命人格的思索,这都是触动我心灵之弦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散创作是创作人生经历与人生智慧的艺术体现,富有灵性和责任心的散作家总是将一生的生命感悟、审美灵性、人格智慧和化艺术全部展现给读”。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极富创作灵性和和责任心的作家。从《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无疆》都透出生命的气息和化的“历史”反思。“他的散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化内涵,深沉凝聚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潇洒,汪洋恣肆的笔,开阔放达的大家风范。”他以一个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若作家自己心中的“化史”,解读着化的内蕴。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余秋雨是如何抒写他心中的化的“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