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识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课堂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考周密,认识深刻,具有独创性。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仇贵宾 《考试周刊》2014,(85):37-37
<正>引言初中作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实施的进程中,语文作文教学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作文的基本常识和要求进行讲解,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作文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下面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一、更新理念,创新教学的思维初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和直接实施者,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和束缚下,一些传统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断加强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们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评改一直是教师们的教学任务,指出学生们在作文写作上的不足之处,进而督促学生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改正。但是,抑制了学生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从其中不断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们进行全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中作文教学陷入传统思维与“高考体”作文的双重困境中,举步维艰.要走出这种困境,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培养真性情和提高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水平的方向、途径和方法.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文体、语体、作文结构、语言表达等规范,使之在规范中生技巧,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会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把作文当作苦差事。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中,思维则是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紧抓"思维"这条主轴线,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发散性和逻辑性,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丰富素材和作文修改,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文进行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文水平直接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创新思维,加大阅读,真情实感等方面入手,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这虽然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的深度、运用的效果还是因人而异、存在差距的。故有不断探讨的必要。一篇文章的内容取决于对写作对象的认识正确、深刻与否。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如果偏于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认识能力的培养,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因为认识是表达的前提。基于上述体会,笔者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训练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刘云云 《现代语文》2009,(2):117-117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学生是写作的土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个性化思维活动。学生书写自己的认识、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潜能,构建“开放式”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随着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认识发展不断深化,在互动碰撞中,生成写作思维的作文形态。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目标性案例;关注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形态,并从中调整作文教学的程序和难度;关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典型事件,从而调整写作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引导方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布置作文时,学生就头疼;学生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这种写作的困境呢?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指导学生把随笔训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基地,巧借随笔训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以此积累写作素材。随笔就是自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忽视了作文思维的训练。殊不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写出的文章往往就会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个性的创意。这种教学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显然格格不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部分教师对于作文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5.
马增堂 《新疆教育》2013,(9):101-101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是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往往花了很大的力气,但常常收效不大。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从各方面;1导学生激发兴趣,提高作文的效率,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写好作文,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黄芳 《现代语文》2009,(8):138-13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认识、思维方法、传达情感并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的过程,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辨分析、情感体验、审美选择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美好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以为,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所谓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全面地培养,进而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培养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语言逻辑更加具有严谨性,学生可以将内心的想法淋漓尽致的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通过课外阅读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思维,并且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作文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常常对学生新颖的想象力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对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将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可是,谁都知道作文想象力是学好作文必备的要素。假设一个学生没有作文想象力,那他学习作文就没有空间可言,就没有思考的余地而言,可以说一个没有作文想象力的孩子是学不好文化课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而且要不断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他们种下文学梦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作文教学在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提高。就作文教学的地位而言,应该把它放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