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3):17-18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该书时间跨度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2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他与父亲的关系、与哈桑的"友谊"、随父亲移居美国后的生活及他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拯救,体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的苦难与悲剧。本文通过对《追风筝的人》中三位主人公阿米尔、哈桑和索拉博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及他们性格特征的分析,体现阿富汗儿童命运的悲剧,以期加深人们对阿富汗儿童的了解与同情。本文首先介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及其作品《追风筝的人》,其次分别讲述阿米尔、哈桑和索拉博的生活经历并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最后探讨阿富汗儿童的悲剧命运并揭示导致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即阿富汗宗教各教派的冲突、种族歧视、塔利班的残酷统治、阿富汗所遭受的战争等。  相似文献   

2.
《追风筝的人》中的哈桑善良、忠诚,但他的命运却以悲剧收场。导致其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种族歧视和身份低贱让哈桑深感自卑,从而看轻自己的生命;阿米尔父亲的人格面具使他与哈桑不敢相认;阿米尔的人格面具欺骗了哈桑,使他甘愿牺牲。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一个阿富汗男孩背叛与救赎的成长小说。这篇小说是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文学界关注,并涌现出大量有关此小说的文学作品。国内外的学者大部分都以主人公阿米尔为研究对象,并以背叛与救赎为主题来创作。文章将以此小说中的哈桑为研究对象,分析阿米尔同父异母弟弟哈桑悲剧生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成长、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复杂的心理形象耐人寻味,他对自身身份充满质疑,在不断地自我追问和反思中,经历了从最初背叛哈桑、对父亲由爱生恨到最终踏上故土拯救哈桑之子的成长过程.阿米尔的一切行为,都是遵循于内心的本真生命感觉.  相似文献   

5.
追风筝的人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他的父亲不仅富甲一方,而且乐善好施、正直刚烈。阿米尔的性格里却缺少父亲的豪迈勇敢,只喜埋头读书,被人欺负也不还手。与他截然不同的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这个兔唇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发表让读者对这片灾难深重的阿富汗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最终也成为主人公阿米尔对索拉博的诺言。阿米尔的人格发展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线索。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分析阿米尔成长过程中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的矛盾与融合,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阿米尔迷失的原因,如何形成强大的自我,以及最终完成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蒋婉莹 《林区教学》2014,(11):25-26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 Eini)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在其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而又在救赎以后逐步成长的故事。基于此,从"儿时犯的错误、哈桑实施救赎、阿米尔的自我顿悟与救赎"这一思路出发,对阿米尔的成长之旅进行解读,以期揭示《追风筝的人》这部成长小说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更是一部贴近人性、富有温情的杰作,作者是美国的卡勒德·胡赛尼.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是书中的主人公,全书以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为线索,讲述了他与哈桑之间感人的故事.生命的节奏是这个故事的架构,血淋淋的现实与被救赎的灵魂完美融合.这部小说的敏锐、真实,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若何 《高中生》2012,(19):20
喀布尔的冬天,干燥寒冷,天空飘荡着难以数尽的风筝,这是一场民俗的狂欢。哈桑扬起脸庞,对阿米尔笑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就是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忠实的哈桑,那个生着兔唇的哈桑,那个踢起尘土辨别风向的孩子,那个在苦难的阿富汗早逝的人。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对阿米尔毕恭毕敬,关怀备至。但阿米尔在公共场合从不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因为哈桑是仆人。在一次放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夺取冠军而去追风筝,却被几个街头恶霸围堵欺凌,躲在角落里的阿米尔看着这一切,没有站出来。哈桑誓死保护那只追到的风筝,带着满身的伤痕把风筝递给阿  相似文献   

10.
<正>《追风筝的人》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写的,出版于2003年,自出版以来,大受好评。好多朋友都想我推荐这本书,只是我一直对我不熟悉的作家的作品都不怎么感冒。但是,他的作品真的让我感到了一种力量,向前的力量。它写的是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另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以风筝为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重复的背叛和救赎中得到成长。追寻着阿米尔的救赎之路,读者可以了解到命运的不断轮回,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父亲的救赎和拉塞夫的救赎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是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成名之作。这部小说以现代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背叛与救赎。小说不仅生动的刻画了阿米尔这一人物,也描绘了哈桑的正直、善良与勇敢。哈桑虽然只是一个样貌丑陋个仆人,但他却无愿无悔的伺候阿米尔,并一心一意的对待他。相反,阿米尔并没有当他是真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朋友,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字眼,是人类最伟大的相知。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以友情和救赎的角度探析人物之间复杂的冲突及人性的回归。《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展开,关于爱、恐惧和内疚、赎罪的混合体的叙述。在这里,主人公哈桑以朋友的原始定义坚守了友情。另一主人公阿米尔勇敢面对现实,实现了对朋友哈桑友谊的回归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4.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是在跟他者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主体只有通过“他者”这个象征性的语言介体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阿米尔通过与他者哈桑、父亲以及大他者一社会环境的激烈碰撞和冲突,完成了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招贴艺术     
在影片《追风筝的人》里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是好朋友。他们经常玩斗风筝,哈桑常占上风。然而在一次盛大的风筝大会上,阿米尔目睹哈桑即将夺得斗风筝的第一名时却被一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人物形象研究大多集中关注阿米尔、哈桑、父亲,几乎无人问津阿塞夫。本文作者在细读文本时发现阿塞夫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功能和支架跳板,他在作品情节的推进;主人公性格塑造、主体长成;作者的苏菲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展现;主题深化方面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尝试对这一人物形象作一解读,追踪阿塞夫这一"恶"形象的活动轨迹,来探析他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追风筝的人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讲述了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的故事。12岁的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  相似文献   

18.
《追风筝的人》又名《追风筝的孩子》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初试啼声之作,作者用细腻的笔锋勾勒出了阿富汗人的家庭与友谊,父子间的代沟,背叛与救赎的画面。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心路成长历程——背叛与救赎。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阿米尔的本我倾向,努力实现超我,以及他最终成功地在本我和超我间寻求平衡的三部分内容,最终主人公阿米尔实现了心灵的救赎和人性的苏醒。  相似文献   

19.
<正>Part1.内容简介“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少年哈桑在1975年冬天阿富汗节日斗风筝比赛中对好朋友阿米尔一生的承诺,也是26年后阿米尔为了自我救赎对哈桑儿子一生的承诺与担当。小说讲述了一个移民美国的阿富汗富家少爷与仆人哈桑的童年经历和他成年后为弥补年少时的过错冒险返回动荡不安的阿富汗并将仆人的儿子带回收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追风筝的人》主演:赫立德·阿卜杜拉/阿托莎·利奥妮标签:失去朋友推荐指数:☆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你,千千万万遍"是《追风筝的人》里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所说的话,为了阿米尔,哈桑可以心甘情愿地去追上一千次,一万次。他圆圆的小脸,正在阳光下绽放着最纯粹的笑容。时间仿佛停留在这一刻,这个笑,这句话里。在多年以后,萦绕在哈米尔心间的,还是这句话,如同一个爱的烙印,正在胸中隐隐作痛。此时他正接到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