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教案】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复习新词。2.回忆课文大意。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彩塑特点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2.默读,用“———”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哪几尊彩塑,并说说这些彩塑各自的特点。3.学生交流:菩萨(慈眉善目)、天王(威风凛凛)、力士(强壮勇猛)、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4.教师引读,学生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师:这些彩塑怎么样?(生齐读: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什么样的菩萨?(生齐读:慈眉善目)有什么样的天王?(生齐读:威风凛凛)有什么样的力士?(生齐读:强壮勇猛)卧佛怎么样?(生齐读:侧身卧着、眼…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揣摩 师: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是抓住什么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 生:(默读后)作者主要抓住神态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  相似文献   

3.
《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对罗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些描写在课文的1至4自然段中都有,其中第2自然段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和神态最集中、最典型。为实践略读课文"该略则略,略中求精"的理念,笔者把目光锁定在第2自然段。读着读着,一  相似文献   

4.
放得开,收得拢——前七个自然段从多个侧面衬托第八自然段中的"把她接回国,让她回来学汉语",特别是第三自然段,表面上写"说起美国的生活,言语里处处洋溢着赞美",实质上写"他们热爱母语"。  相似文献   

5.
马文 《小学生》2012,(9):7-7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全文以"总——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3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文章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  相似文献   

6.
<正>一、仿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孩子的成长天性,搭建好由读到写的桥梁,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句式的仿写,学遣词造句。三年级习作重点是段的训练,从选文中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编者用心良苦。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第二自然段的因果句式,第三、五自然段的并列句式,第四自然段的总分总句式,还有第六自然段的总分句  相似文献   

7.
一次备课,笔者读《维生素c的故事》,刚开始觉得文章似乎在写人,写伟大航海家哥伦布,因为文章在人物身上用了较大篇幅(如课文重点部分第3-6自然段),语言、动作、神态,乃至心情描写都十分细腻感人。当笔者读到文章的最后部分(课文第7、8自然段)时,发现这两个自然段还不惜笔墨清楚地交代了人们发现维生素C物质以及所谓的“海上凶神”不治而愈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游漓江记     
编者推荐:此文出彩处是第四自然段——"九马画山"——描绘"九马"各自神态!第二自然段"细雨蒙蒙,云层很厚",彰显了"我"的观察力。第五自然段"回头雄狮",将"九马画山"的吸引力推向极致;但是,"也可能是想把那九匹马咬死,自己享用吧"一语,破坏了意趣,应删除!此文还要删除的是: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如此一来,全文不足800字,可以对第二、四、五自然段展开描述——将"水账"升格为"游记"。标题应改为"观九马画山记"。  相似文献   

9.
编者推荐:从"早"的角度写屈原,编者所见,本文作者是第一人!卒章上升到"不孤单"的高度,立足现实评说古人。此文还可锦上添花:第一,材料还要更具个性,补充屈原"先知先觉"的独特细节。第二,语句还要仔细斟酌——第四自然段中的"即使"应改为"虽然";第八自然段中的"花朵"宜改为"早梅";第九自然段中的"不久"应改为"后来";第十自然段中的问号宜改为叹号,并删除"吗"字。  相似文献   

10.
《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然之月;第二部分写古诗词之月;第三部分写童心之月。抓住《望月》三部分内容转合的句子:"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第2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第4自然段),"这是明亮的眼睛"(第19自然段),反复推敲可发  相似文献   

11.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相似文献   

12.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地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土。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相似文献   

13.
距离     
此文众多材料,在恰当的顺序中显示出逻辑意义。第1自然段交代从生命的角度切入题目("距离");第2-3自然段写动物能做到生命与生命零距离接近;第4自然段写人类在自身生命终结后还能同生命零距离接近;第5自然段写人类把"与生灵零距离"作为"事业"。材料整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秦兵马俑》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4-10自然段教例一: 师:课文除了讲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请同学们读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一、默读课文,整体理解。 1.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2.课文写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原因是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写茅以升立志造桥的行动和结果是第(九)自然段。 二、学习1——8自然段。 学法提示:抓住关键词语理  相似文献   

16.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3自然段,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第2、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清政府修建铁路,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要挟和嘲笑. 师:不错,说得简洁又准确.课文第2、3自然段讲了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课题却叫"詹天佑".把二者连起来想,你有什么问题? 生:第2、3自然段似乎和詹天佑没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自然段? 师:问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评析:教师启发学生紧扣课题,质疑问难,生成颇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为课堂学习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如此启发,既自然地生成了问题,又巧妙地把生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给了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文本解读】《大自然的声音》是三上第七单元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第1自然段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简洁明了,清爽有力;2~4自然段分述风声、水声、动物的叫声,每个自然段都围绕关键句展开具体描写。比如第2自然段围绕“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个句子,从“不同树叶、不同季节”“微风拂过、狂风吹起”两个不同的视角,描写了风声的变化与美妙。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十分出色的说明文。其说明技巧主要有四点:一、采用先总提后分述的说明方法。全文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从几个方面层次井然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第二自然段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接着从四个"讲究"(3一6自然段)和三个"美"(7一9自然段)两  相似文献   

19.
(浙教版、人教版、北京版第十二册)学习目标 :1 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2 习得读书的良好习惯 ,边读边体会 ,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3 创造性地编拟光绪皇帝为表彰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而下的诏书。学习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2 边读边体会 ,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学习难点 :描写“人”字形线路言语的理解及从中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干。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句 ,引导个性表达1 听写词句。词语 :①阻挠要挟嘲笑②朝廷腐败经济落后③科技薄弱人…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 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明确重点师 :读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 ,想一想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生 :课文先写杨梅树 ,再写杨梅果。师 :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果?重点写什么?生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 ,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重点是写杨梅果。二、渗透学法 ,突出重点1 教给学法师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杨梅果呢?(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 ,放录像)生 :作者按顺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师 :能找出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吗?生 :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