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走向成熟     
我作为一名极普通的读者和作者,因为很早就与《上海教育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真正为她走过十五载风雨历程臻于成熟而高兴,谨值其100期面世之际,提笔写几行文字,略表我“祝贺、感谢、希望”之心情。 首先,我拱手祝贺《上海教育科研》取得辉煌而可喜的成就。十五年来,《上海教育科研》推出了大量的教育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的教育科研人才,同时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引起了国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正因如此,1992年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是“长三角”16个城市教育科研部门惟一的正式期刊,品质卓越,口碑甚佳。我任南京市教科所所长三年又半,我熟悉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上海教育科研》共同成长的过程。 前年的寒假,我重新翻阅了2002年全年12期的《上海教育科研》,仍为其中许多新鲜栏目和优秀文章所吸引。我边阅读,边整理,并且打印出《读刊笔记》,以便今后查阅和参考。去年上半年,我在《上海教育科研》上看见了一篇题目为《“全面发展”要求过高》的文章。我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已满100期,这是件值得好好庆贺的喜事。 《上海教育科研》是我喜爱的一份教育刊物。创刊15年来,《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在成为展示上海和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窗口的同时,已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特风格。我觉得这种独特风格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4.
编读     
来信众多教师因《上海教育》而不断进步时光匆匆,不觉间3年已经过去。3年间,新版《上海教育》为广大教师奉献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作了大量的精品报道,巩固了她中国第一本教育新闻杂志的领先地位。《上海教育》已成为教师们最喜欢的教育期刊之一。她广博的视野、丰富的教育资讯、越来越强的可读性,赢得了教师们的赞誉之词。我想,《上海教育》的“特别关注”“报道”“环球”等栏目都是很优秀的栏目,宣传是到位的;更重要的是,很多教师因《上海教育》而不断进步。(广东珠海黄标祥)《上海教育》是理想的交流平台我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看《上海  相似文献   

5.
我曾撰文批评现在某些“教育科研” :迷信权威 ,亦步亦趋 ;“课题”崇拜 ,华而不实……并把这些现象不客气地斥之为“伪科学”(见《教师之友》2 0 0 1年第 3期《教育科研 :警惕伪科学》)。然而 ,我对于真正的教育科研 ,从来都充满真诚的敬意。比如我刚刚读完的《言语教学论》就是一部真正的教育科研之作 ,而作者李海林先生无愧是一位真正的教育科研者。我不想在这篇短文里介绍和评价这本近 50万字的学术著作所展示的理论体系和具体观点 ,我只想说说我从本书中感到的真正的科学精神———批判的勇气和严谨的态度。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活动 ,…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2期)上写了一篇题为《甘当“教书匠”》的文章,华东师范大学的阎亚军先生对此种说法颇有意见,针对性地写了一篇《不应甘当“教书匠”》(《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考虑到是非越辩越清,真理越辩越明,还是想与阎先生再进行一点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份好的杂志,同好的大学一样,需要时间的磨砺。《上海教育科研》已出版到200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稳定、明确的定位,显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20多年来,《上海教育科研》一直以普教科研为主,以课程、教学、教师这些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对象,为上海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希望400期500期地办下去。 我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我们的《上海教育科研》更多地关注一下研究方法的问题。因为与当前教  相似文献   

8.
林天虹 《班主任》2007,(2):21-22
看了《“自然管理法”:一位农村校长眼中的“管理”》(《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期)一文,很有感触,深受启发。作者在文中颇有创意地提出:管理如同“赶猪”。没经验的赶猪者,只会抓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将出版第200期。创刊20多年来,《上海教育科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位,在读者中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读者是杂志最好的评判者 为了更好地听取读者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本刊编辑部将举办一次“我看《上海教育科研》”征文活动,请广大读者和作者来点评自己喜爱、关注或不满的文章。稿件要求为:(1)点评范围为2000年以来《上海教育科研》所刊文章;(2)每则点评在200字以内;(3)每篇来稿不超过3则点评。  相似文献   

10.
寻找另一个我,有什么比文学更真实、更敏感、更深入的东西? 严婷在用E-mail发来她的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与照片之后,又寄来了她主编的44页厚《复旦02国金》,我特别注意一个叫麦兜在“诗之间”写的几首很先锋的诗歌,严婷告诉我麦兜就是她的笔名。我很喜欢她那种写诗的感觉:飞舞之于飞翔的美:在《二十岁的手指》里,“飞到青绿的背面去。/他在那里说,/你看手指是金色的,/指缝里的是寂寞,//年华在手指后/流出溢彩”;在《刹那》里,“你转身飞奔到碎片里去/记忆的狂流在我背后飞白”。她的小说与散文《处女座的》与《半个月亮》在2D02年第3期的“今日星辰”上发表,著名诗人作家林染先生给她作了点评:“严婷作品的动人之处:渴望着寻找着是忧伤和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1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走上了数学教研之路2 1年前 ,我撰写的一篇经验文章在一次地区级的数学学术会上交流 .当时的省教研室林铭荪主任看见我那么年轻 ,又写了那样一篇充满激情 (当然也充满稚气 )的文章 ,笑着对我说 :“年轻人 ,你写得很有特色 ,从现在开始进行教育科研 ,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说者可能无意 ,但我却听了进去 .于是 ,我一边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一边就在学校里搞起教育科研来 .我首先根据心理学对智力的阐述开展对趣味数学与智力发展的研究 ,撰写了《趣味数学与智力发展》一文 ,很快被华东师大《数学教学》刊用 ,这是我的处女作…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语言要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1983年第一期曾发表过戴经柱同志《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文章。现在我就数学教材如何编写得更通俗易懂的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我从戴经柱文章里所分析过的一个例子说起:“和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连线的夹角等于已知角的点的轨迹,是以已知线段为弦,所含的圆周角等于已知角的两段弧(端点除外)。”(初  相似文献   

13.
我在《长江水利教育》1989年第4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论文,其中有一小错(118页,第3行)应纠正如下:又:黎祥族同志在《长江水利教育》1990年第3期(即1990年第3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数学启示》的论文,有一小错(56页第2行)应纠正如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的国际学生水平测试(PISA)结果近日出炉,上海学生继2009年的测试之后,再次蝉联第一。中国教育界一片欢腾,比如《文汇报》发文《上海教育问鼎,制胜点何在》《“申城小囡”三大科目世界第一》,《中国教育报》发文《上海又获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中国学生数学为什么那么好》。  相似文献   

15.
1.“既然……就……”表示推断性因果关系,是推断句的代表句式。例如:①二奎既然能把房门的钥匙给她,就很可能把我的打算告诉她。(毛志成《小镇风情》,《当代》1983年第3期244页)“既然”有时说成“既”:②既拿来,我就不再拿回去。(常庚两《深山新喜》,《长城》1982年第1期147页)后分句里,“就”常跟“那么”之类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教育科研》出版100期之际,我,一个普通的读者、作者向贵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在几年来的交往中,我感到《上海教育科研》有以下特点,同时也表达我对贵刊的希望: 一、质量高超。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办刊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一个有份量的教育刊物更难。衡量教育刊物的质量高低有多种标准和办法,其中一条就是看《人大复印  相似文献   

17.
本期嘉宾是杨静平老师,她于2002年11月参加首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并获奖,自此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结缘,后来陆续发表了15篇文章;2009年11月,受邀成为杂志第22期封面人物。她把杂志社当成“娘家”,把编辑老师们当成娘家人,她说:“当我在实践中有所发现,就会怀着雀跃的心情写下来,急着分享给你们,就如回娘家一样,感觉家人永远不会嫌弃孩子的倾诉。”她的成长经验是:通过科研引领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我曾撰写《教育独立论发微》(以下简称《发微》)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同年第11期上。翌年,刘景升同志发表一篇大作,题为《教育独立论钩沉——兼与燕国材教授商榷》(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以下简称《钩沉》),对拙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后使我很受教益。为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把自己比作拾贝者,《上海教育》就像是海边的沙滩,记录着我一个一个前进的脚步,在我记忆的深处,夯实的脚印永远无法磨灭……一记:我的第一篇“铅字”文《上海教育》年届知命,屈指算来,与它的交往,断断续续竟有28年了。“四人帮”瓦解冰消时我正在教七八届,那时我才34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李老师,能猜出我是谁吗?”我哪猜得出,但我想多半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这样的电话我常常接到。当她说出“付饶”两个字时,我惊叫起来:“原来是你呀,付饶!”付饶是我1982年大学毕业分到学校后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算起来她今年应该是三十五六岁了。电话里,她说不久前,在书店看到我写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激动,当即便买下,还在同事面前炫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但我却真诚地对她说:“当初教你们的时候,我哪会当老师?现在想起教你们的3年,真是教训多多,‘不堪回首’!如果说我现在做老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