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昏的故事     
姚静 《大理文化》2002,(4):16-17
我新居的后窗正对着一位老妇人的院门.我坐在窗前抬头就能看到那扇暗红色的小门,还有爬到院墙外碧绿的葡萄藤儿.夏日里,那碧绿的葡萄叶让人感到凉快清爽.我想那院内一定整洁幽雅,应该如它的主人一般吧.它的主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衣着总是大方得体,烫过的头发染得油黑,看得出年轻时一定风韵过人.她进出的时候,有时正好碰到我站在窗前,她便很和气地和我打招呼.声音柔和轻缓,很有教养的样子.更多的时候,她闭门不出.  相似文献   

2.
拔牙     
———大夫 ,这颗牙拔错了。您应该拔掉它旁边的那一颗。”———请沉住气 ,我马上就为您拔那一颗。”拔牙@正华  相似文献   

3.
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当时我犯了什么错儿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永远都记得对那次犯错的惩罚;将后院的无花果树挖出来,种到菜园子里去,在那里,它会有足够的空间伸枝展叶,繁茂生长。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惩罚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雕王     
义龙 《大理文化》2002,(6):7-10
一 "我是雕王!"那头大雕的一对眼珠子中射出刀片一样的光,它在空中向我拼命地嘶叫,那声音就像铁丝一样尖厉.它那像小牛犊般的身子在空中打着转转,翅膀扇起一股风.山顶上的长草也在拼命地摇摆着.  相似文献   

5.
    
又凡 《大理文化》2013,(2):93-94
年是一只小小的兽,长着尖利而细碎的牙,天底下第一挑嘴者,除了华年,什么都不肯吃。就算华年,也吃得有一口没一口,懒洋洋的,撕啃得很轻很慢很温柔,温柔得长时间地让你忽略那撕啃的存在。只是当你意识到,就会吃惊并慨叹它撕啃的速度,因为那生命华年的饼,已让它撕啃得只剩一个小小的月牙。  相似文献   

6.
"嗖--"   从我指中飞出的黑色石丸,愤怒地,掠着骄阳下滚烫的气浪,准确地击在前面十几米处多哩树我瞄准的那个点上,知了儿讨厌的高分贝声嘶力竭戛然为止.然而,也就仅仅安静了大约不到半分钟,又在那树干上嘶鸣了起来.亚热带太阳如火的光焰,朝着我和周围万物,肆无忌惮地泼泻.我愈加沉郁烦躁了.……  相似文献   

7.
麻雀     
我窗前那棵不大的梅树,暮冬时节,枝头就已经绽放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蕾.每当我看书写作眼睛疲劳时,我总会抬头有意无意地注视它.……  相似文献   

8.
三尾鱼     
这是一个有关三尾鱼和我之间的故事. 先讲阿彩吧!阿彩是第一个进入我私人空间的小生灵,它是我在一次野外的踏青中意外获得的小青鱼.它的模样较相同种类的鱼来说很不一致,仿佛它那与众不同的可爱身形和身上五彩的鳞片就注定了要跟我相识相知一样.  相似文献   

9.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就装上了电话,这在我们那一带是最早的.时至今日,我仍旧能清楚地记得那台固定在我家楼梯口处墙壁上的被擦得闪闪发亮的老式电话机,它的听筒挂在一侧,泛着明亮的光泽.因为当时我还太小,够不着电话,所以,只要妈妈对着电话说话的时候,我都会着迷似的静静地聆听.  相似文献   

10.
童年趣事     
自然界里许多平凡的小东西都是可以入菜的.我的家乡就有一种叫蚂蚱的小玩艺儿.每当稻子成熟的时候,田野里的蚂蚱就特别多.把它抓来晒干了后在油锅里一煎,既香脆又鲜美,简直就是一道名菜.  相似文献   

11.
父亲与月亮     
小时候看到月食,心里就特别恐慌,恐惧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会慈祥地对我说:"那是天狗吃月亮."接着,他便拿出那只心爱的猎枪朝天鸣放,意在赶走那十恶不赦的天狗,不让它把月亮吃掉.那时的我当然是接受了父亲的说法,因为在我心目中,父亲所说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到北京去的人大都喜欢去看看圆明园,可我的心情却是矛盾的:我怕见到它,因为那废墟里高大的石柱记录了一段中华民族耻辱的历史;但我又迫切地想看到它,因为我愿在这恨与羞之间荡涤我的胸怀,激发我的意志.  相似文献   

13.
有贈 我是從感情的沙漠上來的旅客, 我饑渴,勞累,困頓. 我遠遠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燈. 我輕輕地叩門,如同心跳. 你爲我開門. 你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閃耀着的是泪光麼?)  相似文献   

14.
葡萄架     
夏日,葡萄架的影子多么美丽!它那碧绿的色调跟水一样,使人想起河水的怀抱.它是多么茂密,只是有时候,当一阵风把叶子分开,才让一枚颤动的阳光金币落在地面上.在我父亲家的老葡萄架下躺在摇椅上午睡,我是多么的愉快!  相似文献   

15.
在老家的乡下,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见蛇不打三分罪."不知这话最先是谁说出来的,但我敢肯定,说这话的人跟我一样,怕蛇.或许,它正是我那受够了毒蛇猛兽惊扰的祖先发出的毒咒.  相似文献   

16.
走进城市     
我现在所栖居的这个县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城市.这并非是我在有意地贬低它.我怎么会贬低它呢?它是我儿时的一个梦境,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港湾.况且,我的祖祖辈辈一直都在那个被重重大山包围着的小山村里耕耕种种、种种收收.父亲虽然是教师,但也一直都在那个不大的山区乡的几所小学中转来转去、转去转来.我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算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我应该感谢这座小县城才对,因为她毕竟也默默地接纳了我那沾满泥土气息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7.
亲情三题     
一 记得那是个寒冬早晨,风很刺骨,猎猎地吹拂着.母亲不由分说把棉衣脱下来,硬套我身上的,带有她体温的棉衣,掳走了母亲身上仅有的一点热气.弟弟穿着父亲厚厚的对襟棉袄,却仍然抵御不了侵入骨髓的凛冽.两个罩在父母宽大衣服里的小身子,冷得上牙与下牙比赛似地瑟瑟作响,却满心欢喜,为着母亲让我带弟弟先回家的吩咐.父亲住进医院以后,我和弟弟就在母亲的一个朋友家吃住.我不喜欢,甚至是厌恶那个枯瘦如柴,满脸阴郁的女人,特别害怕她冷漠的、闪烁着刀锋般,看谁都像防备小偷一样的眼神.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她死死盯着的目光,令我战战兢兢,睡不踏实吃不饱.母亲的吩咐无疑是一道特赦令.  相似文献   

18.
县委后院     
报社草创的时候,县委办把我们的办公地点分在了后院. 那是一间废弃多年的食堂,破旧、低矮、猥琐.我第一次像一个装模作样的评判者,无可奈何地站到它面前的时候,它正像石头一样的沉默着,黯淡地龟缩在后院的拐角.  相似文献   

19.
咪咪     
在饲养过的动物中,给我印象最深且具有深刻感情的便是那只叫"咪咪"的金丝猫.记得母亲把它从集市带回来时,它是那样的赢.弱,才离开"母亲",全天就不吃不喝,声嘶力竭,还时常"提出"抗议,但最终它还是适应了我们这个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20.
大山深处,那稚嫩的读书声时时在我的心底响起,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目光总是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浮现.家乡小学的那一幕幕总让我魂牵梦萦,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