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深深走进并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在社会多样性、开放性发展的趋势下,大众传播媒介因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对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各方面都起到了影响。由于当今社会形势的复杂与多变,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尤其注意大众传播媒介引导与运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明确大众传播媒介的责任,从而使大众传播媒介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与效果是大众传播学产生以来人们最为关心,研究最多的一个问题。以前,人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大众传播媒介对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方面。虽然,从二次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铁幕时代开始,人们也愈来愈重视媒介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但对其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今天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进入80年代,新的信息技术给人们扩展自身媒介的影响创造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3.
张昆 《新闻前哨》2010,(3):14-15
美国著名大众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形象地断言: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们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确乎如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如同须臾离不开空气、阳光、流水一样.离不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有如一双无处不在的慧眼,恪尽职守地为人类守望着风云变幻的大干世界.向人们报告万事万物的一举一动。媒介是人类的产品,人类是媒介的动物。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梁璐 《新闻传播》2010,(6):40-41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被看作是社会舆论的母体,其舆论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假说,都是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著名理论。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发表意见和观点,由先前的受众变成传者。这种情况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理论对媒介与受众关系的设定,给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从伊拉克战争到“非典”出现,从潜艇触礁到日本大地震,突发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纷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突发事件又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这些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出来的,这些报道又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毫无疑问,报道突发事件是大众传播媒介吸引受众的机会之一,这在媒介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对于各个媒体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期刊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介入突发事件的报道,在这方面去“搏”自己的市场份额呢?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许多期刊已经在介入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是期刊怎样介入…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学所要集中研究的是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亦即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的舆论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兰 《当代传播》2000,(1):44-47
长期以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或假说,都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却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冲击,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团体等上网成为传播者时,传播者成分的多元化是否会动摇专业新闻机构的地位,在网络时代,专业新闻机构是否还能发挥它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在舆论…  相似文献   

8.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是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机器媒介为划分标准, 可以把“大众传播”这一概念分为广狭两义。狭义的“大众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必须是“机器媒介”, 而广义的“大众传播”所使用的媒介可以是“机器媒介”, 也可以是“非机器媒介”。这就扩大了现有的大众传播一词的词义, 传播史的研究范围不再仅仅是古腾堡印刷机之后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三大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四大电子媒介, 还可以是古腾堡印刷机以前的一切面向大众的传播形式, 这就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大众传播史研究的领域, 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人类大众传播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①《南阳日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的机关报,是大众认知南阳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也是南阳市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体育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而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将两者分开来讨论或仅仅并列研究,在信息主导的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可能独立于社会文化之外,而大众传播是社会文化的主导者,体育本就应当和其他媒介以及与媒介相关的社会关系一起研究。所以,对体育和媒介结合体的典型——体育媒介事件的电视文本进行研究,可以探究在如今信息主导的社会中,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否发生了位移和重构,媒介化后的体育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体育自身的意义和内容是否得以改变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媒介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各种媒介自诞生之时起就对受众产生着影响,而我们对媒介在社会文化、政治信仰、经济生活方式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媒介特殊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议程安排”理论研究诞生于七十年代,是美国大众传播理论的新发展。一、“议程安排”理论的研究概念“议程安排”理论所研究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如何通过自身选择或强调的新闻报道,使媒介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使媒介的议程对公众的态度产生影响。所谓媒介的议程是指新闻媒介的把关人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选择并加以突出报道,从而引起公众对某些问题重视的过程。这项研究起始于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新闻学副教授马克斯韦尔·E·麦库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消费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当前亟须弄清楚3个问题,即: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是什么?谁是大众传播消费者?开展大众传播消费研究应明确哪些主要理论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大众传播消费方面的许多理论问题也就明确了。一、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目前,人们对大众传播一般定义为:传播者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定义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包含四项内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受众;第二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是一个动态过…  相似文献   

14.
程晨 《新闻爱好者》2017,(12):87-89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的环境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受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在媒介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缺失,更甚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媒介的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基于此,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路径,旨在为大众传播媒介重拾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诞生起,每天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愿意,也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善是恶,它的确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西方媒介研究的根”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之观点,不同的媒介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方式,而这就将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变革。大众媒介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比如使文化走进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不仅仅像以往那样一直为特权阶层所垄断,等等,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大众传播的诸多功能中,时尚品位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一、大众传播的“…  相似文献   

16.
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及对大众传播事业的影响 数字化是后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电子邮件,网上银行,博客,微博……让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后互联网时代影响下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媒介形式、报道方式、传播方式、受众行为等诸多方面都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华林 《新闻窗》2010,(6):25-26
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及对大众传播事业的影响 数字化是后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电子邮件,网上银行,博客,微博……让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后互联网时代影响下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媒介形式、报道方式、传播方式、受众行为等诸多方面都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评价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媒介既是人们表达社会评价的基本载体,同时也必然成为被评价的对象。作为一种意见生产和表达的方式,以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评说对象的媒介批评是社会评价和政治、文化冲突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必然表现。在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以后,媒介批评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成为规制传播活动的一种重要力量。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新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媒介权力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研究试图对媒介权力问题提出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新的研究角度, 即传播机制, 并从这一角度出发, 探讨大众传播媒介权力的深层根源和权力获得, 以及此权力的发挥。本研究认为, 传播是使互动成为可能进而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工具, 它和政治、经济等一样都是社会的基本机制, 此基本机制的社会职能部门是大众传播媒介, 它是促进社会充分互动的唯一权威组织,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职能权力。这种权力是相对的, 它要受到社会其他职能权力如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的作用。在社会正常时期, 大众传播媒介权力的发挥需要得到其他职能权力的协作, 但它也有极端发挥的机会, 即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这时的政治机制比较薄弱, 大众媒介的权力就有可能突破当时政治权力的约束, 激发大众对社会合法性认识的怀疑和否定, 推动旧有政治制度的垮台。另一方面, 由于大众媒介组织从本质上讲是商业性组织, 它很少能突破经济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公关语言媒介在现代社会运用最广泛;公关实物媒介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公关人体媒介亲切直接,便于沟通,便于及时反馈公关信息;公关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印刷类传播媒介容量大,表现形式规范化,便于人们阅读和保存;公关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电子类传播媒介活动性很强,收听对象非常广泛.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公关传播媒介,是做好现代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