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以美国学者约翰·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作为理论指导,针对当前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用ARCS动机模型的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足感四个动机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课件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ARCS动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尝试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交通工程学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的特点,将ARCS动机模型中的各项动机要素整合于《交通工程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本研究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将ARCS动机模型在实验班进行应用,然后采用学习动机调查问卷表在动机策略实施前后,对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最后采用SPSS11.5数理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以验证实施ARCS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实施动机策略进行教学前后实验班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动机情感(包括:注意、相关性、自信心、满意等四个层面)的变化,得出结论:ARCS动机激励模型在《交通工程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进行教学干预,为期4个月.研究结果显示,ARCS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其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极为显著的效果.ARCS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5,(5):103-109
外语学习动机作为学习者外语学习行为之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高外语教学绩效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外语教学的社会性、碎片化、灵活性等特点对其动机策略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动机设计模型ARCS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ARCS模型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新进展,为外语动机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从外语学科教学的特征出发,把外语学习划分为碎片化、整合式与创造性三个阶段,并结合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对ARCS模型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一个基于ARCS模型的外语教学动机策略设计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5.
美国弗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教授约翰M·凯勒先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教学设计中主要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手段和加涅的学习条件论中的"教学前引起注意"的原则不能很好地解决学习动力问题.于是他积极整合以往的相关动机研究的成果,将期望价值理论与教学设计客观理论相结合创新出"ARCS动机设计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部分: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意.这四个部分代表了一组激励个人的必要条件."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提出,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和方向性的指导,为动机设计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化、科学化地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美国凯勒教授"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的实验研究>的研究中,我们把"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原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阐述ARCS动机模型的涵义和教学策略,继而论述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相关研究,最后基于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一项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行动研究,分析如何把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策略应用到中国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09-111
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四个主要元素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直接、鲜明可见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努力构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有意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可以从注意、相关、信心和满意四个方面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动机。本文从心理学上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理论"和戴维.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ARCS动机模型与二语学习中"成就需要"动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激发二语学习者"成就需要"动机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习动机是初中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美国 Keller教授提出了 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方式,使初中英语的教学有了新的发展。ARCS动机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注意、关联、自信、满意四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长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适度使用 ARCS动机模型教学模式,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本文具体阐述ARCS...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计能否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促使线上线下学习发生,实现混合式教学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文章从影响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部因素出发,结合ARCS动机模型,重新审视混合式教学设计,对ARCS模型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助力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apply the ARCS model in designing an acid and bases unit, and to assess a single class of 11th graders for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outcomes before and after ARCS instruction. Four essential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motivation instruction in the ARCS model were: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We used the ARCS model in designing a 10-hour acids and bases lesson for one class of 11th graders with low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n chemistry learning. Both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Science Learning questionnaire (SMTSL) (Tuan, Chin & Shieh, in press) and a teacher-designed achievement test were implemented before and after instruction. In addition, students' self-reporting on time engagement in learning before and during the instruction was also collec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both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the acids and bases un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fter the ARCS instruction. Students' time engagement during the ARCS lessons had increased from befor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using the ARCS model to teach acids and bases unit could improve low motivated students' level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The implications for chemistry teaching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2.
以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测查了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了不同性别、年级和成绩水平的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表明:(1)目前梁山县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2)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与测量的方法对1989名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做了概括的描述,同时对初中、高中男女不同性别和城乡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在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高一到高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初中学生,男生自我评价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赵守梅 《成才之路》2020,(2):112-113
小学高年级是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学生即将进入初中学习的转型期。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田应丰 《成才之路》2021,(11):86-87
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难度较大,抽象性较强。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存在一定学习误区,因此,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文章分析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存在的误区,探究提高高中物理学习效率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方菊红 《成才之路》2021,(14):36-37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用Oxford的策略分类系统,对山西省长治沁源中学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初中和高中两阶段及男女生之间的比较调查,研究显示初高中学生,高低分组学生(含高中组与初中组),男女生(含高中组与初中组)在策略使用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初中与高中的语文存在知识、学法、教法、思维、评价、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较大断层,而初高中的语文衔接被视而不见,师生衔接意识淡薄:教师谈不上系统地研究、整理衔接问题和系统地组织教学,往往在起始年级留下硬伤,后果极为严重,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随便应付的多,认真学习的少,语文边缘化的思想在学生中大有市场。而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对我们农村中学的师生来说非常重要和迫切。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整理和规划,以期在起始年级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侯肖男 《成才之路》2020,(6):118-119
地理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学生却呈现出缺乏兴趣的现象,这就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体系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用ARCS动机模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对ARCS动机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新尝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章就此分析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