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2.
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但他所说的"郑声"是指什么,历来没有公断,致使后世学者各执己见,甚至歪曲他的原意和<郑风>中的作品.本文从文献入手,从郑声与夏时商辂周冕的关系、郑声与佞人的关系、孔子对<诗>的总评价、孔子对<诗>中情诗的态度、孔子将<诗>作为教材的原因、孔子整理<诗>乐的角度、古韵文学特征和古乐与新乐的对比诸角度,对"郑声淫"做出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郑声"当指配合<郑风>的音乐,"淫"指乐调的繁琐太甚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孔子及<郑风>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他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道学家的创始人老子.据&lt;史记&#183;老庄申韩列传&gt;及&lt;史记&#183;孔子世家&gt;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守藏室史“掌管图书.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政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lt;道德经&gt;即&lt;老子&gt;五千余言,此后便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4.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5.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仁因而也是<论语>及其伦理思想体系的中心范畴.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即根据仁与孝梯、忠恕、礼、义、中庸等范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论语>,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把握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并认为这也是我们认识、评价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诸多名家将<史记·项羽本纪>"战少利"之"利"释为"胜利",值得商榷.全文从钜鹿战役的史实、"战少利"与项羽当时心理和行动的关系、司马迁<史记>遣词造句的规律以及诸多辞书对"利"的释义几个方面,对"战少利"进行了考释,并兼及语文教科书中的类似错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经济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在历史著作中专章谈经济问题的第一人,从<史记*货殖列传>与<史记*平准书>中,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在经济思想上的"一家之言".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其主要特点是反传统.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传统的经济思想,"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是司马迁反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句,一般的中国教育史著作视之为孔子学习方法论或教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文本,重新审视这句话,认为孔子此言非指学习或教学方法,而是指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温习以察知当今典章制度的得失,能够有此作为的人方可为师,这是孔子依据师道传统和当时社会状况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的一种不限于教育职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春秋繁露>疑问代词"何"和"何"字结构,以及"谁"、"孰"的使用都表现出与同时代的<史记>中的使用有不同的特点,其更多的保留了先秦汉语疑问代词的特点.这是汉语语法在同一时期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西汉"过秦"思潮的发生和发展--从陆贾到司马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朝自陆贾首发"过秦"之嚆矢,中经张释之、贾山、贾谊、晁错等人的努力,到武帝时,研究"过秦"成为巨大的社会思潮.司马迁以<史记>为载体投入"过秦"研究,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探讨秦失政的原因,重点关注现实政治方面,以<史记>承担起为现实和未来服务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为鲁迅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其小说.<呐喊>、<彷徨>共收25篇小说,比较著名的<孔乙己>、<明天>、<风波>、<社戏>、<祝福>情节展开的具体环境都是"鲁镇".本文以"鲁镇"为视角对这几篇作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说"九州"     
<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所载"九州"各有差异,但从中可见"九州"已为今中国之绝大部分地区.考察这一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史记>、<汉书>载苏武之父苏建为"杜陵人",<新唐书>栽苏建为"武功杜陵"人.从相关资料分析,苏建籍贯应是"杜县"而非"杜陵","杜陵"是"杜县"之讹,"武功杜陵"之说亦不可信.  相似文献   

15.
<女神>中的作品在内容上往往包含着一个"毁灭-创造"的结构,以此回应了时代的创新要求.<女神>诗意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它拆解了一些陈旧的修辞规范,在语言工具的解放和现代经验的传达之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这种创新还带来了<女神>与古典诗歌在诗意生成方式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薛仙舟先生<全国合作化方案>应该是揭示时代需要的社会理想,而非所谓的"乌托邦主义".<方案>不仅自身内容设计周详,具体可行,而且国民政府推行之全国合作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方案>的意图和旨趣,因此,可以说,薛氏之<方案>设计与国民政府之合作运动关系重大,无可讳言.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天机“,是指包蕴在个人行为中的一种高超用心.萧何之为汉相,前朝没比,后朝难比;后世有青云之志而才学疏浅者,却因为自己力不从心推说萧何有“天份“.其实,只要细看&lt;史记&gt;就可发现,萧何终能“位冠群臣,声施后世“(&lt;史记&#183;萧相国世家&gt;),靠的不是“天份“,乃是“天机“.……  相似文献   

18.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伊格尔顿的著作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中文书名译作<美学意识形态>是正确的,改译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由则不充分,该书的理论内容也说明书名译成<审美意识形态>是不妥当的.出现这一误译的原因,恐是受理论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影响.而"审美意识形态"概念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特别是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其准确性并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诛、殺、弑"都可表"杀"的意思.本文以<史记>中"诛、殺、弑"为例,从它们所支配的对象不同即受事上各有分工和语用区别特征的不同来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