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从产生新产品设想到产品上市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过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以串行为特征的开发模式,其顺序一般是:(1)获取新产品设想并进行筛选;(2)经济分析,确定新产品开发计划;(3)新产品设计并进行试制;(4)新产品实体开发,通过样机试验;(5)新产品投产与销售。串行式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可用图1来描述。图1新产品开发的串行模式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经营环境中,采用串行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已很难开发出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新产品开发活动的主要问题出发,由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想到将“新产品开发活动”纳入“国家创新系统”框架中加以改进的思路。从新产品开发活动的资金投入、人员管理、激励机制、创新主体要素的联动这几个问题的角度,探索从国家创新系统的高度来规划新产品开发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虚拟品牌社区(OUIC)前端创新环节,企业是否参与、何时参与、如何参与知识创造管理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甚至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选择具有一定高新技术信息支撑的家电电器行业OUIC为研究背景,引入创意组合管理(IPM)为研究的核心变量,通过构建不同创意主题发布模式(B端创意主题与C端创意主题)与不同前端创新阶段(创意产生阶段与创意发展阶段)的2×2组间设计来验证相关命题。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创意主题社区,企业采取的不同决策行为,对产品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差异。(1)证明了不同创意主题发布模式(B端创意主题或C端创意主题),会对用户的知识创造力产生差异性影响。B端创意主题(企业主导发布),企业可以引导社区用户重点进行新产品核心子系统相关创意的开发;C端创意主题(用户主导发布),企业可以引导社区用户重点进行新产品周边子系统相关创意的开发。(2)验证了在用户参与OUIC 前端创新环节知识创造过程中,企业实施创意组合管理(IPM)对用户知识创造力与产品创新绩效产生的正面显著效果。(3)验证了用户参与OUIC前端创新环节知识创造过程中,企业对用户创新行为的最佳干预时机。在B端创意主题(企业主导发布)下,企业在创意产生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创意组合管理(IPM)为最佳导入时机;C端创意主题(用户主导发布)下,企业在创意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实施创意组合管理(IPM)为最佳导入时机。研究在理论上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虚拟经济营销管理相关理论,而且在应用上有助于企业利用互联网工具为产品创新发掘新的途径,并培育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有些新产品之所以能赢得市场,主要是由于它们选题独特,构思新颖,迎合了市场的要求.选题的独特性正表现出了选择新产品、确定发明目标方面的创造性。如何运用创造技法提出更新颖、独特、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设想呢?下面介绍新产品构思的程序及操作:一、新产品构思的程序1、确定课题名称。2、应用属性列举法列出该物品的特征.3、应用缺点列举法对特征进行分析(最好不少于50条)。4、提出对新产品的初步设想。其数量最好在20种以上(整理思路时可应用卡片法)。5、从以上设想中综合出几种好方案。6、将上述设想中关键部件列出。分别…  相似文献   

5.
既有研究对于团队层面知识共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忽视了成员主动性人格的作用。为丰富研究思路和认知,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国企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主动性人格作为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以知识异质性为调节变量。通过对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宝武集团三家大型国企的研发团队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并且对主动性人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主动性人格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路径上起中介作用;(3)知识异质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老调新弹(五)──同物自组法黄俏技法原理同物自组法,就是将两个。两个以上的同一事物进行组合以图创新的一种创造技法。同物自组是数量上的增加,为什么会产生创造效果呢?先看几个创造实例,再来分析其创造原理。[例1」双胆保温瓶的设计武汉保温瓶厂在新产品开发设...  相似文献   

7.
摘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对外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吸收能力将有利于组织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促进自有知识的形成,从而构建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117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广义创造学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一)从创造活动分类的角度理解创造学的广义性创造活动是创造学理论体系中第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论,即逻辑起点,如果从狭义方面理解创造活动(例如,有的创造学教材仅仅把创造活动理解为科学发现活动、技术发明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那末,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狭义创造学。把创造活动理解为包括理论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活动、科学发现活动、技术发明活动、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创新活动、教育创新活动、审美创造活动、新闻出版精品创造活动、体育新记录创造活动、生态创新活动等11类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外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组织内跨功能单位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以中国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跨功能单位合作及其对新产品创新性和上市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剖析了知识整合机制和高管参与在上述影响中可能扮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跨功能单位合作对新产品创新性和上市速度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知识整合机制对跨功能单位合作与结果变量(新产品创新性和上市速度)的影响关系起积极调节作用;(3)高管参与对跨功能单位合作与结果变量(新产品创新性和上市速度)的影响关系起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组织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共享和合作水平以促进组织的知识创造活动。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知识创造及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知识创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概念模型及其基本假设,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魏幸福 《科协论坛》2006,21(4):23-24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科协学(阱)会组织的工作环境、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问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去开展工作。学(协)会工作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新的途径,创造新的业绩,这是我们广大学(协)会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将本人对我区学(协)会工作调研的情况以及对新时期学(协)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集成产品开发(IPD)的基本思想,并根据BRP的思路讨论了在此模式下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构建了资源拼凑、团队即兴与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广州地区133家初创企业研发团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资源新目的重组不但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而且还分别通过研发团队的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两个中间变量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2)资源将就使用和资源就地取材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资源将就使用仍然会通过研发团队行为即兴,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而研发团队资源就地取材也会通过团队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正向影响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3)研发团队的团队即兴包括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均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组合式教学法”就是把文化理论课、创造教育课、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互动的连贯性作用,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教学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里,创造教育课居于重点地位,即教学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主,以此来统帅和推动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如下图:“组合式教学法”,可使学生从创造教育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对问题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在课堂或者通过自学等求得知识,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用知识的眼光去参与创造课…  相似文献   

15.
文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52-153
将新产品开发管理中的四个管理职能(R&D、制造、市场、物流)作为职能管理能力成熟模型FMCM的评价属性,以各职能有效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活动为各属性的组成要素,描述不断增加的四个等级的新产品开发管理能力。组织可以根据确定的评定标准对当前的新产品开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高度密集的知识创造过程,顾客互动不仅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的新创意和新想法,并在新产品上市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对珠三角157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顾客互动能够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在顾客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集成产品开发过程及其概念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翟丽 《科研管理》1999,20(1):100-107
改进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目的在于: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改善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并保证产品开发过程能全面反映顾客的要求。本文以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再造(reengineering)为出发点,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集成产品开发过程(IPDP,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proces)及其概念模型。全文首先在现有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说明新产品开发过程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次,对现有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如结构化过程模型(包括部门阶段模型、活动阶段模型、决策阶段模型)、权变模型和信息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具体分析集成产品开发过程。第四,建立集成产品开发过程的概念模型。最后,论述了如何在集成产品开发过程中实现技术与市场的集成。  相似文献   

18.
陈晶 《世界发明》2003,26(5):15-16
一.创新及其分类创新(即创造),它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新颖性和价值性。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兼管理大师Joseph Schumpeter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涵义及其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双生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48-1152
基于创造和创新涵义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各具其特有的涵义,前者主要指创造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知识的过程,而后者是指将所创造的、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知识具体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之中。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统一于RD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创造工程学≠创造方法学彭杰把创造工程学等同创造方法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把创造工程学和创造方法学这两个交叉关系概念(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完全相同或局部重合)混淆为同一关系概念(即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或重合)。如果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即可区分创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