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殿杰 《今传媒》2006,(5X):15-15
《人民日报》记者杜峻晓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写了一篇“我写宁夏贺兰牛奶时间出错之教训”,标题是《白璧微瑕也是瑕》(见人民日报《编采业务》2005年10月30日537期第三版),章说去年他写的连续报道《宁夏贺兰“倒奶期”提前众奶农犯愁》见报后,在社会上反响是大的。宁夏新闻界也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1997年第二期,左克先生写的《标题:走进亚特兰大(上)》一文吸引了我。左克生先对标题的研究别有独到之处,但在对称美论述中,把《人民日报》双行大标题说成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笔者不敢苟同,“唯有《人民日报》标题堪称佳作”,令人难以信服。现抄录《人民日报》双行大标题:百年盛会说英雄谁是英雄八方聚首竞风骚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3.
宁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沿海、内地省份相比,严重滞后。直到1926年,在当地编辑出版的第一家报纸才和读者见面。但这张报纸并非地方报纸,而是在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中由国民军(冯玉祥部)总政治部主办的《中山日报》。此后,又先后出现了《宁夏醒报》、《宁夏民国日报》、《扫荡简报》、《贺兰报》、《固原日报》、合计6种报纸(《额济纳旗简报》未计入,因此地今属内蒙古自治区)。 期刊的创办始于1935年的《贺兰》半月刊,此后还创办过《宁夏画报》(抗日周刊)等近二十种刊物。 这期间,宁夏还先后设立过三家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西夏通讯社、贺兰通讯社)和宁夏省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4.
米格 《新闻记者》2003,(11):40-40
真是天高皇帝远。江西省定南县因为《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如此拆房,为谁谋利》的批评稿件,竟将该县8月28日的《人民日报》全部扣压。诚如一位读者在给该报编辑部的信中写的那样:“像这样公然扣压中央党报的严重事件,在我们定南县自解放以来还是头一回,在全国恐怕也属罕见。这实在令人震惊和痛心!”(见9月22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已经表示“高度关注”此事。我相信,以该报在中国的崇高政治地位及巨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一事件没有更为复杂的背景,我们应该能够期待定南县委县政府很快就会“对读者做出满意的交待”。但我想进一步追问的是,假如…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1995年《信手拈来写变化》征文开首篇《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这是一条极寻常、易流失的信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却独具慧眼,在报社与来自辽西贫困山区的建昌县委宣传部长闲谈时敏锐地发现线索并写出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6.
焦丽君 《今传媒》2004,(1):23-23
2003年10月10日的《中华新闻报》刊登了安徽《新安晚报》记者刘文章、童建明写的调查专访《暗访“酸牛奶”》,文章说记者在2001年春节后不久就得到举报:合肥市有的供奶站每天都把卖不完的牛奶换个标签,第二天当鲜奶卖。记者暗访多家供奶站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可是并没有马上披露,  相似文献   

7.
报山有路“准”为径─—谈被《人民日报》刊用两稿的采写体会基层通讯员所写稿件要攀上《人民日报》,实在是一件难事。岂料,我和石忠诚合写的人物小通讯《一身正气的税务局长》,和我写的情况反映《下乡调查少开“空头支票”》,先后被《人民日报》刊用(见去年《人民日...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第七期发表的王政同志的文章《随笔不可随便》,提出了写新闻性的随笔事实要真实,写作态度要严肃,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者所指责的《请看看左邻右舍》一文(见人民日报2月13日3版),并非“随便”之作,更非“主观臆测”,“做出错误的结论”。作为这篇随笔的编者,我有责任提出看法,同王政同志商榷。人民日报创办《市场随笔》专栏有两年多了,从编辑思想来说,报道内容和议论之词力求实事求是。应当说,《市场随笔》受到广泛  相似文献   

9.
人们生活、工作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同他人的交往。但是怎样“交往”?坚持什么样的“交往”原则?当前在社会“交往”中有哪些不良倾向?它的害处又是什么?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9日第四版“人民论坛”登载的王晓河写的思想评论《净化“交往”》一文,对此作了全面而真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89年第6期发表的黄秉荣同志写的《妙手著文章绿丛红一点》一文,引用《人民日报》1984年2月21日刊登的通讯《夕阳无限好黄花晚节香—记空军济南医院优秀离休干部周超》,认为这个标题用以赞扬周超的高尚情操“十分形象贴切”,唤起了读者对这种高尚情操的“景慕和向往”。我认为这个引例不妥。名噪一时的周超,经查证是个流氓,他的事迹平平,因为他不择手段沽名钓誉,宣传单位出于种种原因“避恶扬善”,人为拔高,以致把他捧成全党全军的先进典型。就在《人民日报》这篇通讯发表的  相似文献   

12.
这标题是从《红楼梦》里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套过来的。而想起写这个题目,则是今年《新闻战线》第八期《读者论坛》上的一篇文章:《从蛇岛报道看编辑的漏洞》引起的。该文说的是人民日报6月9日头版刊出“据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报道了“我国渤海蛇岛上的蝮蛇目前正以每年超过一千条的速度增殖着。  相似文献   

13.
内罗毕分社的同志告诉我,我于六月十四日写的“南非种族主义者的新暴行”(以下简称“南非暴行”)一稿被评为好稿,我还以为他们是说笑话呢。“南非暴行”稿被《人民日报》采用后,我曾对一些同志说,如果不是发生南非入侵博茨瓦纳这种带有世界性新闻的事件,我在这里写的稿子是很难上《人民日报》的。有的同志就开玩笑说:“你们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4.
在报刊和其他媒体上经常见到“揽胜”的字眼。比如1996年12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播出的一个节目,屏幕上打出的名称是“西湖揽胜”;《求是》1998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一幅油画,标题写的是“揽胜”;《河北日报》2000年5月23日第6版一专栏名称为“燕赵揽胜”。就连语文类刊物《语文知识》2000年第一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将标题写成《谜语诗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中国二重《二重集团报》社从事多年的编辑、记者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感企业报的作者同样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样能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亮相”,亦即同样能“有所为”。不是么?笔者写此小文时,手边就有二重作者黎谷在今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社发表的《“憨犟”专家》文章。黎谷先生不过一普通职工。近年来二重有一大批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作者,靠着勤奋的写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中国机电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上等发表作品,而且产生广泛的影响,为企业形象建设和品牌战略的实…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到来前夕———2000年11月7日至11日 ,人民日报在北京怀柔首次召开“金台杂文”和副刊研讨会 ,一批著名杂文家加盟 ,邀请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天津、四川、安徽、山东等地共20余人到会 ,探讨振兴杂文。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杂文研讨会主持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 ,首先介绍了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的杂文 ,他说 :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文艺副刊杂文。粉碎“四人帮”以来 ,副刊杂文更是有了大发展 ,已先后结集出版了《纵横谈》、《不惑集》、《阿Q真的阔了起来》和《同志颂·小姐辨》、《风云变·警钟鸣》几本选集。前两部…  相似文献   

17.
戒绝剽窃     
红旗杂志第16期《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专栏中《“金无足赤”及其它》一文,是谈人才的,看后叫人大失所望。因为文章不仅没有讲出什么新的道理,而且是抄袭的。其中关于唐太宗“用人如器”的一段议论,竟是人民日报1980年1月23日《今日谈》专栏中杨柳榭同志写的《用人与用器》一文的抄录。当然,写文章引用同样的史料无可厚非。不  相似文献   

18.
我在人民日报工作40个年头了,读李庄同志最近写的《我在人民日报40年》一文(《新闻战线》1987年11期起连载),倍感亲切。我这里想谈的是李庄朴实通俗的文风,他的连载文章除了内容吸引人之外,还在于读来上口顺耳,意思表述明白通俗。看来,这同他平时提倡“最好尽量用通行的说法来写文章”是一致的。所谓通行的说法,就是文字语言必须接近  相似文献   

19.
冯并,1945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社会兼职有: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宏经济专家百人团成员、北京杂文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摸索中的冯并冯并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做过伐木工,也做过文化部门的新闻干事,进入新闻界是在宁夏日报做文艺部的编辑,1981年,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火烧赵家楼”是“五四”运动 中一个重要史实。就是青年学生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官宅。八十多年来,很多人都望文生义地以为“赵家楼”就是曹汝霖的家。200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第11版《巴金记得匡互生》一文也犯了这个毛病。文中说:“匡互生……带领……学生……“鲁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