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强 《历史学习》2002,(1):28-29
新加坡在1959年自治时曾被认为是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都难以独立发展的国家。但短短的40余年,它就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据世界银行《2001/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新加坡目前人均国民收入2474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瑞士经济开发国际研究所(IMD)最新  相似文献   

2.
一、大力发展教育,是德国和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德国和日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然而,他们通过发展教育,创造了令世界惊叹不止的经济奇迹。德国在“二战”结束后,经济生活处于极低的水平。据统计,1946年前西德的工业生产只有战前最高水平1938年的22.6%,但到1951年,仅用了五年时间,就超过了1938年的水平,达到了这一年水平的112%;而到1977年,前西德工业生产占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1%,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西方国家中名列第三。[1]研究表明,是由于前西德重视了教育的结果。西德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1956年8月9日,被称为“亚洲孤儿”的新加坡,这个除中国本土之外世界上唯一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在风雨飘摇中宣布独立。首任总理李光耀在这一天的电视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30多年来,这条本无足轻重的“小虾”,却摇身一变成为亚洲的“小龙”,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璀璨新星,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讶与称羡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中学地理教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发达国家 ,其中学地理教材特点鲜明颇具特色。本文以新加坡1 997年出版、2 0 0 0年重印的地理教材第三册为例探析其特点。该书由朗曼出版社新加坡分社出版发行 ,封面书名为“懂得地理”(UNDERSTANDINGGEOGRAPHY)。一、独具特色的内容结构及编排中学地理教材要教给学生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再学习能力 ,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这些基础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是其今后发展的先决条件。新加坡中学地理教材在组织编排上 ,知识点明确 ,方法介绍细致 ,并设有适当的…  相似文献   

5.
早在1994年,新加坡人均国内总产值就已经达到22500美元。1996年1月1日,新加坡被经合组织列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从1989年起,新加坡一直是最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从1994年开始,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不再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后,新加坡国际竞争力从1995年的第二位升至1996年的第一位。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排名,1996年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五位(第一位为瑞士,美国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世界最富裕的25个国家中的一员,国土仅659平方公里,人口400万,2000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二位,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世界最全球化的城市。“小”的是国土,“大”的是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地位。让新加坡成其“大”的重要因素是它有一扇面向全球人才敞开的大门——引进国外人才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后进国家追赶并超越先进国家的重要途径 ,这已被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工业化最早的英国 ,凭借 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一举成为 19世纪的“世界工厂” ,一度成了“日不落帝国”。然而 ,后来因技术创新少、设备更新慢等因素 ,在“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大大落伍了 ,工业产值先后被美国、德国等国超过。 2 0世纪下半叶 ,第二次大战的两个战败国日本和德国 ,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机遇 ,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经济实力直逼工业实力最强的美国。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完全重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二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发布的世界各国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排行榜显示,新加坡的“计算机网络准备能力指数(NRI)”在全球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新加坡学校的计算机与学生数之比超过了美国,在学校上网方便程度方面位居世界前列,这些与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国家整体规划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早拥有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国家之一。早在1996年,新加坡便制定了第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Masterplan  相似文献   

9.
香港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有百年沧桑的血泪史,也有着经济上骄人的辉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6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里,在这仅1092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从昔日传统转口贸易港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与台湾、韩国、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在1994年达到2.1万美元,居世界第八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远较其他“三小龙”要高,是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它在经济上的活动和影响早已超出了一个城市的范围,而敢于和世界发达的国家相抗衡,在某些领域甚至居于世界最前列,香港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海运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在当今世界最具竞争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中,香港位列第三.香港经济的迅猛发展有种种原因,本文试从地理学角度,探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马来西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曾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并于1965年从中分离独立成国。两国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水平都比较落后。但是时隔三十年,新加坡的经济从复苏到腾飞,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并跻身“四小龙”,跨入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马来西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尤其是7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以年均7.8%的高速增长,到80年代初,其经济已处于由农矿产品为主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前,马来西亚被经济界认为最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发生的程度有所缓和,生产下降的幅度也较战前发生危机时为小。在本世纪第三个二十五年期间,西欧、北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曾出现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这种“奇迹”的出现。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这是由于实行了所谓“混合经济”制度所带来的结果。他说,当代西欧,北美等许多国家“从混合经济制度中找到一条能迅速而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宣称,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110页:新加坡“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而实现了工业化”。同页又说:1965年独立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两处对时间的描述自相矛盾。同页的“1990年新加坡、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表中“新加坡11966,韩国5569”。据1992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应为新加坡11160美元,韩国5400美元。新加坡的“现代化”实现及其他$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3.
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如李光耀所说,“没有行动党就没有现代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史基本上与现代新加坡的发展历史相重叠,新加坡的国家发展与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密不可分,一部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史就是一部人民行动党执政史。同时,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是世界政党政治经验宝库中的重要成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集中反映近期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国家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特约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研究员杨沐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路曲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庄礼伟教授、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等八位在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研究方面的专家,围绕“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国家建设”这一主题为我刊撰写特稿,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加坡1959年自治伊始,经济落后,社会动荡不安,前景一片黯淡。然而时隔短短几十年,新加坡“如凤凰从灰烬中再生一样”崛起于东南亚,脐身于“四小龙”之列,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追根溯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培训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逐渐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劳工队伍。本文拟就新加坡职业教育进行初步探讨,以求从中汲取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整个殖民时期,新加坡教育采取单一的普通教…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经过四个多月的会谈和实地考察,中新生态城最终落户天津滨海新区。新加坡作为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却利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东南亚的经济、贸易、航运枢纽,并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作为我国下一轮的重点发展区域,滨海新区有幸与新加坡“联姻”,应该说是滨海新区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遇。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自身的规划和发展的思路,这其中包括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完善,人才的…  相似文献   

16.
l9世纪 4 0年代 ,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 ,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表征和揭示了这一历史趋势 ,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世界历史”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高度 ,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和方法 ,分析和研究处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情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由此凸现了邓小平理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 2l世纪 ,邓小平理论仍然充满着青春活力 ,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曾经历过多的沧桑与磨难 ,近半个世纪就出现过“两起两落” :先是学苏联 ,中学六年之中有五年分别学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和外国经济地理 ,课时达到峰值 ,而后因“课程门类过多、学生负担过重” ,课时被削减一半。至 2 0世纪 60年代 ,只有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文革”期间更是因停课而跌至谷底。 1977年恢复全国性高考后 ,由于地理被列为文科高考科目而重新受到重视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 ,但也潜藏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功利性倾向。 1993年又因几乎全国所有省市都取消地理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在 2 0 0 2年 9月开始的地理课改实验中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彻底改变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 ,新教材 ,新教法 ,突破点是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 ,真正“动”起来。一、激发兴趣 ,学生“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斯宾塞说 :“教育使人愉快 ,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新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9.
一、2 0世纪 60年代的地理课程改革2 0世纪 5 0年代 ,人类从战争中解脱出来 ,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人口迁移、工业布局、城市规划、经济建设等对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从而对地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地理课程受到挑战。世界上开始了地理教育改革的浪潮 ,“如果没有本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地理教育在世界各地的长足进步 ,地理教育很可能早已被放弃”(HartwigHaubrich ,1 988年 )。地理教育改革 ,与世界规模的教育改革浪潮相呼应 ,对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20.
周亚娟 《湖南教育》2011,(12):58-59
新加坡是一个地小人少、资源匮乏的国家,却列居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成为“2010年世界竞争力第一”的新兴发达国家。前往新加坡学习考察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新加坡能做到这一点?二十余天的深入考察,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新加坡对人才的培养。也许,这就是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竞争力第一”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