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新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56-57,7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并结合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对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作了探讨与归纳,旨在帮助与指导田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2.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分析田径训练与比赛的兼融关系及两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旨在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新赛制的要求,培养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形成和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效果。为田径训练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速度快,且处在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初中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着很高的优越性,抓住时机优化田径训练活动也有助于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是田径训练活动的重点,因为田径项目对运动员力量的要求很高,要想确保技巧的充分发挥,也要有良好的力量作为支撑。对此教师在训练活动当中应该把握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创新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4.
浅谈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早期训练体系,是一个特殊模式,不同运动项目的少儿田径运动员都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田径训练传统理念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关键在于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把握。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田径训练理念的创新,主要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以及训练量的延伸,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竞赛强度的适应性,从而有效提高运动兄竞技水平,加快中国田径训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今田径运动的迅速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被认为是高水平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田径运动员运动因素有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的特点,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因素和其它客观条件等。提炼了近年来田径训练的成果,突出了心理学因素在训练中重要作用。对提高我国运动员成绩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林宇 《中华武术》2024,(3):50-51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阶段需要重视运动员田径技能的训练,影响田径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基础力量,因此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从而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方案。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术,还可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达成训练目标,促进训练的高效性。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田径训练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田径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今的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科学性低、训练手段单一、体能素质发展不均衡、运动损伤多等。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强调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训练方法,其通过不稳定训练、核心训练、多关节训练等手段,增强运动员的平衡、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文章分析了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影响,提出了功能性训练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举措。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诱因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诱因,采用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诱因分为4个公因子,即学业状况因子、内在倾向因子、身份转化因子和外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田径运动所属各项均属于体能类项目,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程度。本文论述了田径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结构,并对跑、跳、投各专项身体训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庹宇 《体育世界》2013,(11):118-1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运动员的选拔、数量及年龄、生源情况、运动及比赛经历、训练积极性情况、文化学习现状;教练员的数量及来源、年龄及执教年限、任职情况、职称结构;训练时间及强度;训练设施现状等方面对我院的田径训练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运动员、教练员、田径训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实现我院田径训练队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所开始从事某种专项运动训练的年龄也越来越早,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专门训练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在田径界我国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参加全国田径分龄赛和少年田径赛名次比较好的运动员,若干年后只有很少的人还在从事田径训练。也就是说,这些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最终很少有人成为成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的进行分析与思考,发现问题,给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科学化发展。研究发现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以下问题:(1)训练手段方法单一,基础技术重视不够;(2)训练计划安排缺乏系统性,教练员专业水平较低;(3)训练次数和时间过多,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4)后备人才选材渠道,方法不合理,运动员训练动机不明确;(5)训练缺少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6)缺乏多方面的训练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结合女子跳远运动员朱艳艳和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任妮的身体训练,对女子跳跃远度项目的身体训练中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手段与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爆发力是多数田径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素质基础,本文采用文献法,从爆发力的生理学机制出发,对发展田径运动员爆发力的途径,爆发力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提出了一些发展田径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以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爆发力潜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学生在业余田径训练中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并对损伤在项目上的分布情况、损伤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大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和比赛中,不同运动项目受伤的情况各有不同。同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使运动员与教练员明确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辛宏 《中华武术》2018,(3):31-33
我们经常喝的茶叶中主要成分是茶多酚,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从而促进身体健康。本文基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及运动效能开展茶多酚对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作用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茶多酚对于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的适应性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田径项目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十分关键。科学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在田径训练中,为确保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升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教练应指导和监督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确保他们能够在田径赛事中应用训练成果,能够在剧烈运动中调动自身肌群实施力量爆发及自我保护,进而帮助他们在田径项目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黄化礼 《中华武术》2004,(12):20-21
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和结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执行田径运动训练原则的好坏,对于运动员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