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强档案信息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工作要走向社会信息系统,仍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而要实现档案信息化服务必须以档案信息开发为基础。近些年来,各级档案部门面向利用者积极主动地提供利用档案,在为领导决策、编史修志、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目前,鉴于社会对档案和档案部门的了解不够,以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未能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因此,要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实现档案利用服务信息化为目的,迅速、准确地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档案知识服务是指建立在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定位体现的是“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基于这一取向 ,档案知识服务工作不再仅以规范化的档案资源收藏与组织为标志 ,而主要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档案工作者的智慧所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与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相比较 ,档案知识服务的突出特点在于 :以档案利用者需求满足的高效性、深入彻底性为主要参照进行利用服务流程的设计 ,从而建立起弹性工作体系和柔性服务机制 ,发展灵活的、深入的、个性化的新型服务模…  相似文献   

3.
提供档案为社会各界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宗旨和最终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对档案利用的方式和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机制,将会使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变成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档案的管理,最终是为了利用。没有利用,就体现不出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档案利用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档案利用的中心环节,是档案部门与社会各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从特定的视角来看,档案服务的对象是具体的每一个人,是利用者。因此,档案利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将利用者的需求作为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档案价值是通过向利用者提供服务。使之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实现的。档案最终必须和利用者打交道,而利用者在利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特征,又直接反映出利用者对档案管理部门服务策略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档案价值的实现。从多年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利用者在利用档案和寻找档案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简而言之,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馆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以馆藏档案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指导利用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的服务工作。档案咨询服务是档案馆的一种重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为依据的专门服务工作,属于专业咨询的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科技档案利用服务为切入点,闸述了科技档案利用服务的基本方式,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技档案利用服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指档案部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开发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与利用平台,为档案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无障碍地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检验档案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区域性档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为各项事业服务,这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实现档案和档案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部门的中心任务,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提到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有必要从一般的提供利用向着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转移,要把重点放在开发利用上。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更好地为当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刘辉  余佩溶 《湖北档案》2004,(10):22-23
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档案价值的体现,档案利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利用展开的。要想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就要对利用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其利用动机、需求产生的规律及其在档案利用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积极地采取措施,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12.
Newspaper advertising expenditures depend more strongly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advertising spent in other medi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refore, predicts ad spending better in countries where newspapers are an important advertising medium. GDP also predicts ad spending better in countries where a larger proportion of GDP is spent on advertising. Intermedia competition, on the other hand, has little impact.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s propose to distinguish three advertising cultures where ad spending follow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way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采用不同引证网络探测新兴趋势的问题,比较群体动力学方法用于直接引证网络和文献耦合网络上的效能差异。[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并分析直接引证网络、文献耦合网络和同被引网络的特征,然后基于群体动力学方法对文献耦合网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对比以往的研究结果发现:群体动力学方法作用于直接引证网络进行新兴趋势的预测结果较基线方法为好,而在文献耦合网络中预测的效果并不比基线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14.
15.
SECI框架下不同组织和层级间的知识转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铁辉  彭捷 《情报学报》2006,25(6):695-699
野中郁次郎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建立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它讨论了一个组织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本文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两种新的知识分类方法引入SECI模型,在SECI框架下探讨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及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间的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6.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95-96):21-35
Abstract

This study applied traditional categories used for classifying questions presented at reference desks to 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 Questions presented at Penn State's subject libraries were classified as ‘Where Is,’ ‘Troubleshooting,’ ‘Policy and Service,’ and ‘Reference.’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were provided to the librarians and staff covering thirteen reference desks. These categories were then applied to Penn State's e-mail and chat reference transactions for the Fall 2002 semester. Although the types of questions were similar across the three service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questions by categories. This suggests that services have similar, yet distinct, functions and that the type of questions submitted differ between in-person and online and also between e-mail and chat.  相似文献   

17.
对信息经济学的不同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4):134-134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存在有着以下不同的解读:将信息经济学或是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理解为经济学的信息范式、或是视作不过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或是视作是一种经济学透视方法、或是视作是经济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或是视作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在信息领域的扩张、或是视作是包含多个分支研究领域的学科群。理论界要努力朝着填平基于不同解读之上的信息经济学理论鸿沟的研究方向前进,通过深入挖掘已有众多理论孤岛的内在本质联系来建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信息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志希  汪露 《现代传播》2002,18(4):27-31
梁启超与李普曼是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在新闻与政治的关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 ,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 ;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 ,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都聚焦舆论 ,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崇尚是梁启超舆论观的基础和重心 ,而李普曼则对报刊的客观公正、公众舆论是否纯洁、可靠表示忧虑和怀疑。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舆论公众作出不同意义的理解。梁启超李普曼的新闻传播观的差异性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前者体现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 ,后者则渗透着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喜迁新居后,我在布置新书房整理新旧藏书时,在一个旧式木质书箱里,找出了珍藏多年的两张地契--70年前的两件"文物".两张地契纸的尺寸相同,横宽各8公分,竖长各32公分,字为竖排.  相似文献   

20.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25-26):631-646
This article develops two models of reference interview behavior: the Needs-Oriented Model and the Question-Oriented Model. They differ in their objectives, the perceptions or assumptions that underpin them, and their content. Their existence is tested by a reanalysis of a sample of reference interviews in public libraries analyzed ori$inally in Lynch's dissertation on interviews in the public library settmg.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models, a high level of confidence among judges in the models' ability to describe behavior,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question- oriented interviews in the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