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珊瑚礁是生产力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珊瑚礁全球衰退,已经影响到珊瑚礁的钙化和碳循环过程,也加大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珊瑚礁二氧化碳(CO_2)"源-汇"争议。尽管珊瑚礁的钙化过程伴随CO_2释放,但考虑到珊瑚礁生态系统内部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造礁珊瑚特殊的混合营养特性,其作为碳汇功能的属性也不容忽视。文章从提高珊瑚礁对气候变化的弹性适应角度出发,尝试厘清有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CO_2"源-汇"争议,探索将珊瑚礁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生态调控方式和途径,以期为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海洋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30%由海洋吸收,而海洋储碳周期达数千年,这对缓解并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利用海洋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定义了海洋碳封存的专业技术范围,总结了海洋碳封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海洋碳封存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以期为我国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各国均关注于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CO_2)排放为核心目标的低碳和碳中和理念。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CO_2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由海洋生物完成。大型海藻栽培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碳汇可计量、栽培可控性强等优势;在近海可形成产业化的蓝碳,是海洋碳汇值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规模栽培大型海藻可解决栽培海区海洋酸化、低氧、富营养化、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问题。文章从大型海藻栽培、环境修复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大型海藻碳汇功能及其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潜力。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以及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减排增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渔业生物的碳汇功能也受到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以非投饵型的贝藻养殖为主,养殖种类丰富、营养层次多样、养殖技术成熟,"海洋负排放"的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贝藻类养殖的负排放过程复杂,其负排放的科学原理、过程机制、计量方法及增汇途径等科技问题正在被逐步认知和解决。文章阐释了渔业碳汇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可能影响,提出了拓展养殖空间和提高养殖单产、基于养殖容量管理制度的海水养殖绿色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蓝碳牧业工程、海洋人工上升流增汇工程等践行"海洋负排放"的技术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型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病毒)是海洋碳循环的巨大幕后推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气二氧化碳(CO_2)由海洋藻类生物转变成可沉降有机组分(生物泵),经过细菌和古菌及其他生物和病毒作用(微型生物碳泵),在广阔水体中产生的惰性有机碳(RDOC)可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被封存,其伴随颗粒物进一步沉降到海底由底栖微生物作用变成碳酸盐矿物(碳酸盐碳泵)得以更长时间尺度的封存。文章在充分了解海洋微生物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三泵(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碳酸盐碳泵)集成"的固碳、储碳原理和优势;采用人工智能手段,制定海洋负排放工程可行性方案,为海洋碳封存提供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场景。从科学原理上,该方案的实施将可望助力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 支撑国家“碳中和”需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途径包括"减排"(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和"增汇"(增加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应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想方设法增汇,也即研发负排放的方法与途径,这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应强调主动作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和负排放研发前景。我国的海洋碳汇理论研究已走在国际前沿,并推动了科学与政策的连接。当前,应从顶层设计、及时布局,对外引领国际大科学计划,对内结合国情大力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打造负排放生态工程;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并通过大科学计划将其推向世界,占领国际制高点,为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球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其重点集中在“碳失汇”(missingsink)问题的研究上 .最近的研究表明 ,“碳失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海洋对碳的吸收、岩石圈中CaCO3 H2 O CO2 系统 (岩溶动力系统 )对碳的吸收 ,以及陆地上碳库的转移 .寻找“碳失汇”的技术手段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和全球统一的野外定点监测相结合 ,加以模型研究 .  相似文献   

8.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滨海碳碳汇,进而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增汇工程,同时还需要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及新型生物/生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Bio-CCUS/Eco-CCUS)的开发应用。通过统筹陆地-河流-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增汇技术,有望实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和人为碳汇功能倍增目标,即在2050—2060年实现每年20亿—25亿吨CO2的碳汇贡献。当前,亟待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关键技术,科学评估其增汇效应、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持续性,集成不同区域增汇技术并开展区域示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因此,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于评估“双碳”目标和国际履约非常重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推荐将二氧化碳(CO2)观测与大气反演结合来“自上而下”地校验“自下而上”的碳排放清单,并指出加入大气14CO2观测可以更准确地校验碳排放清单。放射性碳同位素( 14C)是化石源CO2最准确的示踪剂,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推荐用于碳排放评估。文章基于大气14CO2观测的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的紧迫状况,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大气14CO2观测网络;开展培训,统一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尽快开展14CO2观测与大气反演相结合的研究。以此使我国的碳排放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并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进而服务国家的“双碳”目标和气候外交谈判。  相似文献   

10.
Resolving regional carbon budgets is critical for informing land-based mitigation policy. For nine regions covering nearly the whole globe, we collected inventory estimates of carbon-stock changes complemented by satellite estimates of biomass changes where inventory data are missing. The net land–atmospheric carbon exchange (NEE) was calculated by taking the sum of the carbon-stock change and lateral carbon fluxes from crop and wood trade, and riverine-carbon export to the ocean. Summing up NEE from all regions, we obtained a global ‘bottom-up’ NEE for net land anthropogenic CO2 uptake of –2.2 ± 0.6 PgC yr−1 consistent with the independent top-down NEE from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arbon budget during 2000–2009. This estimate is so fa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global bottom-up carbon budget accounting, which set up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global carbon-cycle studies. By decomposing NEE into component fluxes, we found that global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amounts to a source of CO2 of 39 PgC yr−1 with an interquartile of 33–46 PgC yr−1—a much smaller por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华军  鲍振  杨骞 《资源科学》2013,35(10):1925-1932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并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精确测算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碳强度为指标,采用动态分布分析方法(MEDD)对中国省际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及其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 ① GIS可视化方法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中西部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③Kernel密度估计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三大区域也均呈下降态势;④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碳强度的组间流动性较低,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体来看,中国碳排放有下降趋势,整体向着低和中低水平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Aerospace milestones in human history, including returning to the moon and manned Martian miss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recent years. Space explo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global common goals, and to ensur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the extraterrestrial extreme environment has been becoming the basic ability and technology of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fulfilling the goal of extraterrestrial survival, researchers in Nanjing University and the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proposed extraterrestrial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EAP) technology. By simulating the natural photosynthesis of green plants on the Earth, EAP converts CO2/H2O into fuel and O2 in an in-situ, accelerated and controllable manner by using waste CO2 in the confined space of spacecraft, or abundant CO2 resources in extraterrestrial celestial environments, e.g. Mars. Thus, the material loading of manned spacecraft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o support affordable and sustainabl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EAP technology i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methods of converting CO2/H2O into fuel and O2 in the aerospace field, especially the Sabatier method and Bosch reduc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ssible EAP materials for in-situ utilization of extraterrestrial resources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pth. Finally, this review lists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EAP process may encounter, which need to be focused on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We expect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artificial photosynthetic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and aim to strong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anned spaceflight.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则显著正相关。人口增长对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性;③分阶段考察显示,2000年之前,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即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01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为负,即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而降低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4.
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生产是除化石能源以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0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8.8%。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的比重增至60.6%,与此同时,水泥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增至11.3%。当前,国际默认的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已不能满足中国碳排放核算的需求。加强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对科学、准确核算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imate Change,IPCC)、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水泥可持续发展自愿性协议(Cement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CSI)即WBCSD/CSI 和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China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CDMA)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核算边界、计算方法基础上,对上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辨析参数选择、不确定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在中国的适应性,为未来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松  孙晓霞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285-1292
文章通过对海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及海洋科学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我国在近海、深海、大洋、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重点。建议在未来海洋战略中加强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综合感知体系建设,实现海洋信息的有效传递、处理和应用。提出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海洋研究的理念,加强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以及对海洋系统的综合管控。  相似文献   

16.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02—2020年,全球野火每年约排放73.2亿吨二氧化碳(CO2),为化石燃料排放CO2的18.5%;其中,林火碳排放约占野火碳排放20%左右(15亿吨CO2)。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林火释放的CO2呈增加趋势。例如,2023年5月以来的加拿大林火,截至8月29日已累计排放12.68亿吨CO2。我国在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背景下,自2010年以来林火发生次数和面积显著减小,为减少林火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需要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兼顾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排放、工业排放)和自然林火碳排放;特别是通过采取减少林火发生频率、降低火灾强度等有效手段,降低林火碳排放。针对极端林火预测和防控的世界性难题,急需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警-预测和防控技术体系,并加强林火过程碳排放研究,建立更加科学、全面、自主可控的碳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人口发展是影响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生活用能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份的动态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成为导致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和碳排放升高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提高电力使用百分比和城镇化率抑制其增长。老龄化率及家庭规模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低碳减排的新挑战。文章提出在垃圾分类模式下,依托静脉产业园建设,通过各固废单元的协同处理,实现物质和能量双循环,减碳效益显著。结果表明: 202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和填埋处理共减少518万吨CO2;同年,若湿垃圾在静脉产业园协同处理,比单独处理减少1 500万吨CO2。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静脉产业园核心项目,采用炉排大型化、高参数设计、热电联产等技术全年可减少90万—500万吨CO2。建议多源城市固废采用静脉产业园模式进行协同处置,实现减碳效益最大化。同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荐应用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固废处理的碳减排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stabiliz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but the mechanistic controls on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SOC on global scal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urn, this has hampered the ability to model global C budgets and to find measure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Her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a large field survey campaign with 2600 plots across China''s forest ecosystems and a global collection of published data from forested land, we find that a low litter carbon-to-nitrogen ratio (C/N) and high wetness index (P/PET, precipitation-to-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 ratio) are the two factors that promote SOC accumulation, with only minor contributions of litter quantity and soil texture. The field survey data demonstrated that high plant diversity decreased litter C/N and thus indirectly promoted SOC accumulation by increasing the litter quality. We conclude that any changes in plant-community composition, plant-species richnes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n reduce the litter C/N ratio, or climatic changes that increase wetness index, may promote SOC accumulation. The study provides a guideline for modeling the carbon cycle of various ecosystem scales and formulates the principle for land-based actions for mitigating the ri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