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教材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分析密码子及其特点、tRNA的结构和功能及中心法则,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破译密码子的科学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翻译模型发展归纳与概括、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以单元主情境“人造细胞”为依托,创设本课时的具体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模型、概念模型和科学史材料等,促进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系统观等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模型与建模、论证等科学思维,使学生领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对人造细胞构想的实现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理性解释,完成重要概念“细胞内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的学习,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生立场,以学历案为载体,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教学中,学生分析实验探究过程,自主总结细胞核的功能;课前预习细胞核的结构,制作结构模型,课中进行展示和小组互评,提升科学思维,进一步发展结构与功能观。  相似文献   

4.
以“反射弧”概念模型建构教学为例,通过情境原型、模拟建构、活动建构、归纳建构、完善模型、模型迁移等环节,建构“反射弧”概念模型,让学生感知、感悟、体验、内化、深悟和升华结构与功能观,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节的教学素材,设计“一例贯穿”的胶原蛋白情境,用问题驱动教学,落实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并借助球棍模型,以拼接蛋白质为主任务,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高三复习课堂“碎片化”“填鸭式”的低效现象,以亚运会主题为贯穿式单元情境,通过教学目标、课堂任务和多元评价目标的一体化设计,以问题为导向串联任务链,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和功能观、物质和能量观、稳态和平衡观认识生命及其活动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打造教学相长的高效“三体”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就是教师对“纲要”教学的认识或主张。“纲要”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及相关理论的工具,其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的培养。“纲要”现代教学观的基本主张是:“纲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杨璐 《考试周刊》2024,(6):134-137
以“细胞质中的细胞器”为例,从生命观念和结构功能观、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模型建构在生物教学中落实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为什么在强光、干旱和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光合产量”为问题情境,将C 4植物科学研究史融入其中,并与转PEPC基因水稻科研实例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构建和运用C 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模型,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解释能力;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解释C 4植物“花环型”结构的形成和意义;通过做出推测、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等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在科学探究与实践过程中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观、教师教学观根本变革的教学方式。它是在系列问题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实施“讨论式教学”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胡正怡 《化学教与学》2023,(1):26-30+44
以化学史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化学史展开“水的组成”的研究,引导学生建立化合与分解两种认识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构“元素观”“微粒观”等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在高品位的主题下,渗透学科文化。并提出本节课的化学史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模型教学等方面的新思路,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盛莉 《广西教育》2023,(16):69-72
本文对建立微粒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从情境体验、实验论证、模型认知、对比分析、梯度训练几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由浅表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在递进式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建立微粒观。  相似文献   

13.
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要把着眼点放在“两个促进”之上,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统一发展,努力探索构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结构模式。笔者把这种结构模式概括为“两自两发展”。“两自”即自主学习、自学能力,“两发展”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目前,改革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实验和研究十分  相似文献   

14.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化学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对主题内容的科学本质进行分析,通过将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制作模型、引导学生思维外显和过程性评价等措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和微粒观,培养科学精神,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科学探究本质和科学事业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生命的诞生”教学中,结合与生命起源相关的重要观点,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思维建构工具,以互动式生物学话剧为主线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观点论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特异性免疫”一节教学中,以社会热点新型冠状病毒侵染机体为案例,探索基于生命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案,采用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图形构建能力,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一种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三种智力的综合平衡使用:分析智力、创新智力和实践智力。这三种智力既是思维方式,也是能力表现形式。本文对斯腾伯格思维模式及其教学策略理论作大致介绍,并指出该理论对我国教学的若干启示。一、三元论的教育学启示1.三元论的“全人观”教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学生”是指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三元论下的“全人观”教育至少也应该体现以下三层意思:首先,每…  相似文献   

18.
梁军灵  孙萍 《甘肃教育》2021,(6):130-131
文章以“铁的转化”为例,介绍基于价-类-耦合反应的思维方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在元素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价-类二维认识模型的转化观,以耦合作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热力学理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中的耦合反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复杂反应的热力学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9.
以“群落的结构”为例,以“事实→概念→观念”作为教学基本路径,通过建构图式、设置情境、创设活动等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促进生命观念在教学实践的落地,达成生物学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反·合”辩证思维作为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思维方法,是解决议论文结构单一浅显、回避思辨等问题的关键思维技术。文章以学生真实习作为例,运用“反面”“合力”思维技术升格原有结构,提炼出可迁移的认知模型和句径,给出更深刻的价值判断,让作文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