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然而,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存在工作内容事务性,教育过程经验化,教育载体靠线下,教育形式重说服的现象,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方面着手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并通过创新教育途径、强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技术高速发展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仍然存在内容贫瘠、学生关注力不足、品牌形象差等运营管理问题。文章利用“5w”模式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情况,并针对该平台的运营管理现状及特点,提出传播精准化、内容创新与形式多样化、服务高效化、管理可持续化四点建议,将有效避免公众号的“僵尸化”,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中,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研究与微载体的提供者总是一体化的,深入挖掘微载体的应用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应利用教育微载体的“聚合效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着重研究的课题。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足。针对现状,笔者以大众传媒为教学载体,创新了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意识形态,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引导了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不足的原因,探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途径,对增强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随机访谈法,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处于感性认同阶段;民办高校应努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大学生真正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面对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高校需从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认知解释、价值信仰和实施策略着手,在自媒体中把意识形态教育嵌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感性化政治话语和促进平等交流,改变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根本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强化三个主动意识入手,在教育思路、途径、载体、模式四个方面实现创新,进一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前提,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保障,是前提、核心和保障的内在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放在首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理念的领导权;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的领导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校园化,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载体的领导权;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创新,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进国家治理共识和培育国民政治素养。“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大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法治教育、时政教育进行,并从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内容拓展、载体选择等方面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共识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其功能是一个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问题。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的人社会科学基础,完善其信息结构并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全面丰富网上第二课堂活动和网上校园化;做好网上实时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上延伸;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价,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从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思考的头等大事。现从“三个面向”、“三个贴近”、“五个载体”入手,提出了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展高校育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管理协同、机制改革、资源拓展等路径提升“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形式、内容或载体的新尝试,也是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丰富和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曾晨曦 《教师》2023,(1):12-14
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章重点讨论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高校理论社团在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面临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对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培育不够、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强化思想引领,完善社团管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改变活动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实现高校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的深刻性(感染性)、现实性和互动性不足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亟待重视与解决。本文首先论述了情境教育的特点与功能,阐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意义;其次,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及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的"情境"实效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景宇  刘博 《江苏高教》2023,(5):97-1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诸多挑战,如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新媒体监督管理不到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中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要在“变化”中“守正”,即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变”中求“创新”,对高校思政育人形式内容加以革新、网络媒体技术手段加以升级、工作队伍体制机制加以优化,不断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具有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流的个性化与群体化等特点,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科学运用,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生管理等载体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拓展新的有效载体,如高校合并后多校区管理形式下的校园网络载体,学生社区载体、大学生生涯设计载体等,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积极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实证研究表明,高校“两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主体心态结构调理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两课”教师自觉调理心态结构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