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目的/意义]揭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初访用户在注册前期的信息行为规律性,为企业社区针对性施策满足初访用户特定信息价值需求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设计角色扮演实验,采集眼动追踪及态度测试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初访用户在不同信息价值需求下的信息行为模式,阐释不同模式下基础信息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做出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在信息使用和信息情感两种价值需求下初访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式有显著不同,且在两种模式下用户在查询、浏览等基础信息行为方面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也皆有所差异,企业社区应该依循这些不同及差异做出针对性的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增进其信息交互并实现学术APP高效运转,为促进学术APP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学术APP特点分析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然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以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关系梳理,分析各项主范畴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受到收益认知、个体因素、平台载体、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社区环境氛围和信息内容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方面的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可进一步解析为用户、信息、平台和环境四个分析维度,根据研究结果向学术APP设计者、运营者和用户提出增进用户信息交互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丰富在线健康社区领域用户信息浏览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在线健康社区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用户无明确目标导向浏览有问必答网失眠社区信息的实验,借助眼动追踪技术分析用户浏览时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比较用户在浏览和查询两种情境下的行为差异。[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用户的浏览方向在首页页面和内容页面上存在差异,主要使用广度优先策略选择帖子,浏览过程中存在固定的行为模式,浏览和查询两种情境中用户的浏览路径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在信息加工方面,用户浏览社区首页页面时付出的认知努力比内容页面多,重点关注网页中部的元素;帖子链接排名、广告位置、信息元组织模式、内容主题的差异均对浏览行为有显著影响。最后,本研究根据这些发现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为推动网络学术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UTAUT模型和信息生态理论,选取小木虫社区为研究案例,结合网络学术社区的基本特征,引入信息环境激励性、信息质量、系统质量等自变量,构建网络学术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模型的适用性通过检验,在网络学术社区中信息环境激励性、信息质量等均正向影响用户参与意愿,系统质量和用户参与意愿均正向影响用户参与行为,据此提出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UGC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Keep社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AM技术接受模型、现有研究成果及Keep实际情况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假设模型,借助SPSS24.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结论]Keep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受人际交往、用户、环境影响和形象经营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隐私披露行为及其演化规律对促进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提升社区隐私保护及完善互联网医疗体系均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用户—在线健康社区—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了不同情境下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及演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论](1)用户披露个人隐私是形成最优演化路径的主要驱动力;(2)用户披露个人隐私后获得的医疗服务支持、情感支持等因素会影响用户的博弈策略;(3)隐私泄露造成的期望损失和实施“积极保护”付出的额外成本等因素会影响社区的博弈策略;(4)声誉收益和采取“高投入监管”付出的额外成本等因素会影响政府的博弈策略。对此,提出建议:多措并举,提升用户显性收益;健全机制,降低“积极保护”成本;强化监管,发挥奖惩双重效用。  相似文献   

7.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8.
宋维翔  贾佳 《现代情报》2019,39(1):78-85
[目的/意义]微信已经成为国内网民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娱乐消费、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众多企业和个人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微信营销、品牌塑造、产品推广销售等活动,用户行为在微信信息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多样化特点。[方法/过程]论文以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和用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通过获取微信公众号用户行为数据,采用深度访谈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提出信息质量对用户互动行为影响的理论假设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信息质量指标中权威性、原创性、丰富性、适量性、时效性、适用性、趣味性、经济性对用户互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微信公众号的信息质量是决定用户互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启示/发现]本文将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纳入研究范围,探究行为背后信息质量的差异性及原因所在,为社交媒体信息质量与用户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提高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的策略方法,对利益相关方均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进行研究,为提升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系统评价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3份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梳理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受个人实施成本、个人心理因素、信息因素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据此,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总结相关启示并绘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生态环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品牌社区网站页面游戏化信息展示对用户加入意愿的影响,为虚拟品牌社区网站页面内容设计提供针对性指导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构建虚拟品牌社区网站页面游戏化信息展示、用户趣味性感知、用户游戏化涉入及用户加入意愿间的影响作用框架模型,并通过情景模拟实验检验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虚拟品牌社区网页游戏化信息展示能够显著提升用户加入意愿,用户趣味性感知在社区网页游戏化信息展示与用户加入意愿关系中起显著中介作用,用户游戏化涉入在社区网页游戏化信息展示与用户趣味性感知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虚拟品牌社区网站页面游戏化信息展示在用户行为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虚拟品牌社区网页设计者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网络知识交互平台,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提升共享知识质量。[方法/过程]通过社区知识"质"与"量"的细分,将社区用户主动或被动参与社区知识共享获得的知识收益区分为"质"的收益与"量"的收益,并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博弈假设下问答社区知识共享的均衡状态。[结果/结论]通过仿真显示,社会化问答社区共享知识质量与用户共享行为策略会受到用户共享意愿与能力、用户认可与社区激励、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网络复杂性与信息生命周期交错致使用户会频繁采取信息再现行为对已浏览或已利用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搜索。然而已有信息再现行为研究并未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再现过程进行系统讨论。[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关键事件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数据,探索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综合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由动机、重新查找和结果三个阶段构成。行为同时受到用户、信息、平台、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与传统的信息再现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改进相应的功能设置来提升用户的信息再现行为效率。[创新/价值]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识别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再现过程及影响因素。不仅为理解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再现的全过程提供理论阐释,同时为社交媒体的信息关联设置、用户再搜索功能等相关设计做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
[意义]从用户的角度展开研究,能深入了解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从而精准建设数字化资源。[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高校学生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混合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系统特征、个体特征和信息质量等因素对高校学生使用数字资源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代宝  罗蕊  续杨晓雪 《现代情报》2019,39(9):142-150
[目的/意义]把握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现状和发现可能的研究机会。[方法/过程]从社交媒体倦怠的含义、前因和后果三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社交媒体倦怠主要从情感体验、行为表现和两者的综合3个视角来定义;社交媒体倦怠的前因主要包括社交媒体相关因素(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相关因素(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社交媒体倦怠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影响用户的心理(不满意等)和行为(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转移行为、消极使用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深化与丰富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与交流机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旨在为网络社区知识服务的前沿发展注入新活力。[方法/过程]以前沿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社区用户主体因素和网络社区客体因素两个维度中提取五个要素,构建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借助SPSS软件对所获取到的Keep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偏好运动强度越大、社会交互越多、社会影响力越大、锻炼经验更为丰富的Keep社区用户,其知识发布行为倾向更强烈。  相似文献   

19.
袁红 《现代情报》2009,40(2):44-51
[目的/意义] 搜索策略是搜索行为的规划,是搜索过程的核心,一直是搜索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用户搜索策略的运用及其转换的规律,对于IR系统的功能优化及提升用户信息搜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研究确定了来自4个搜索主题的8个搜索任务,招募了30名参与者,开展了搜索实验,并对搜索行为视频加以编码,在统计不同搜索策略使用频次的基础上,构建了常见的用户搜索策略转换模式。[结果/结论] 访问和评估策略是信息搜索的常见策略,而修改查询语句、学习等搜索策略运用较少。向前访问→评估单个项目、评估搜索结果→向前访问为用户信息搜索最常见的策略转换模式,而向前访问→探索等策略转换发生概率极低。此外,用户在搜索的不同阶段的策略运用及策略转换呈现较大差异,这为IR系统设计提供了详尽有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有奖互动”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利用奖品作为激励吸引大量用户参与转发、评论等互动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营销效果。通过影响机制研究,为企业制定基于微博抽奖的社交媒体营销计划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以微博抽奖类企业微博营销帖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模型并提出假设,探究用户参与企业营销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经研究发现,用户参与企业营销互动除了受到奖品因素的激励外,还会受名人信息、粉丝数和营销内容数的正向影响;关注行为对评论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容字符数对转发和评论两种用户互动行为均具有负向显著影响。本研究对现有文献做出了补充,同时为企业如何制定互动营销计划以提高营销目标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