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氢氧化钾和五氧化二妮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结晶度较高、晶粒发育完整的铌酸钾晶体。通过XRD和SEM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温度对铌酸钾晶粒形貌、晶向和粒度的影响,研究了合成样品在可见光下对甲基蓝溶液光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温度小区域突变的环境下铁电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变化。在NaOH或KOH为矿化剂的条件下,设计温度小区域突变环境设计试验,研究矿化剂催化作用下,温度小区域突变反应环境下Bi_4Ti_3O_(12)纳米片的水热反应机理,得到了温度线区域突变因素对Bi_4Ti_3O_(12)纳米片空心球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曲线。得到试验结论为:随着温度小区域突变程度的加大,Bi_4Ti_3O_(12)纳米材料的溶解速率和成核生长速率增强,随着温度小区域突变频率的增加,Bi_4Ti_3O_(12)纳米片空心球状物表面逐渐形成纳米片状结构,纳米片不断扩大,实心球从里到外不断熟化,产生纳米片构成的壳层空心球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Ag:WO3=1%、2%、3%)的银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Ag/r GOWO3)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Ag/r GOWO3结构和形貌,并对合成的Ag/r GOWO3复合材料进行了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2wt%的Ag/r GOWO3与纯的氧化钨(WO3)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r GOWO3)相比,表现出对丙酮更高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电解法合成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核,Si O2为中间保护层,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研究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作为代表的有机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及磁分离回收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即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也具有较好的磁分离回收性能。  相似文献   

5.
ZnO纳米棒与纳米管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锌和氨水为反应溶液,在Cu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棒和纳米管阵列。借助SEM和PL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致发光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ZnO纳米棒的生长过程结束后,自然冷却与恒温(40℃)溶解会使ZnO纳米棒发生优先溶解的区域不同,在溶解过程中,纳米棒的各处溶解的速率大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纳米结构。在PL图谱中,ZnO纳米棒与纳米管表现出相似的弱的紫外峰和强的由于Cu杂质引起的绿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6.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钙钛矿复合材料LaFeO3,研究制备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该系列样品对不同水溶性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采用XRD、SEM、光声光谱图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柠檬酸加入量和焙烧温度一定时,反应体系的pH值在1-2、成胶温度为80℃时制备的LaFe03样品悬浮溶液中,亚甲基蓝溶液仅由光催化引起的脱色率迭48.17%.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交换法得到钼酸作为前躯体,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纳米三氧化钼,对产物进行了XRD和SEM分析。考察了水热反应时间和水热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讨论了水热反应下三氧化钼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不同形貌Zn O光阳极,讨论了不同方法合成的Zn O纳米粒子、纳米片、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纤维、纳米带、纳米花等光阳极形貌对DSSC光伏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Zn O光阳极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法,以纳米锐钛矿TiO_2为钛源,分别与Ba(NO_3)_2、Sr(NO_3)_2晶体以物质的量为1:1比例反应分别得到BaTiO_3(BT),SrTiO_3(ST)。之后将所得到的这两种钛酸盐粉体以物质的量为1:1比例混合,压片,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BT/ST复合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微观形貌表征,得到制备BT,ST粉体的反应温度体系为TP-900-1100(900℃(3h)-1100℃(3h)),得到BT/ST纳米复合陶瓷的最佳反应温度体系为TP-500-900-1250(500℃(3h)-900℃(3h)-1250℃(3h))。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硝酸锌和偏钒酸钠为原材料,对制备纳米钒酸锌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ZnV2O6、Zn2V2O7两种产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钒酸锌材料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陈卡凌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1):156-159,183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纳米纤维具有独特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制备CuO/SiO2纳米复合纤维的新方法。即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溶胶凝胶法结合,得到前驱体纤维;随后在适当的温度下热处理去除有机成分,最终得到直径150~200 nm的质量比为10%CuO/90%SiO2复合纳米纤维。使用SEM、TG-DTG、XRD、FT-IR、BET、UV-Vis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SEM、TG-DTG、XRD、FT-IR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成分、形貌和晶相很大程度上受到煅烧温度的影响。BET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41.95 m2/g,是纳米结构。光吸收测量结果发现该纤维的紫外光吸收性能随纤维晶相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细致的研究ZnO基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实用价值,采用实验方式制作功效不同的ZnO异质结构纳米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可控合成过程及光电学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尺寸可控的ZnO纳米球团聚体,以间接法提取高纯度ZnO粉体作为制作复合颜料的基体;其次,在ZnO粉体中加入适量的纳米SiO_2颗粒,构成二者混合粉体,高温下用纳米SiO_2颗粒对混合粉体进行良好包裹并充分发生固相反应;最后形成ZnO基异质结构纳米材料Zn_2SiO_4,并对该异质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下ZnO基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率不同,且当Zn_2SiO_4含量增加的时,该纳米材料对应的光学性能随着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3-193
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制备出MnO2海胆状微米空心球、纳米团簇、线团状纳米球结构,同时对α-MnO2纳米团簇,ε-MnO2纳米球结构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法制备的MnO2粒径均一,形貌可控。其制备工艺具有过程简单、合成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样品结晶性好、无需表面活性剂、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这为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而且可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择4种不同的磁场强度对海南某矿区石英砂矿进行磁选处理,采用SEM和XRD技术表征了磁选后氧化铁杂质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石英砂矿中的含铁杂质以α-Fe2O3形式存在;磁选强度越小,α-Fe2O3杂质的结晶度越好;相同磁选强度下,样品粒度越大,α-Fe2O3杂质的结晶度越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2-432
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徐红星研究组的梁红艳同学和王文忠教授首次用多羟基醇还原法合成了一种外形为纺锤状的银纳米颗粒(Ag Nanorice),并与李建奇研究组的杨槐馨副研究员合作,发现这种银纳米颗粒为六方相和立方相交生形成,内部存在孪晶,堆垛层错,多重调制等多种缺陷结构,并且缺陷密度在银纳米颗粒的不同部位有着明显区别,这种微结构突破了传统银纳米颗粒常规的单晶、孪晶特性,决定了具有均1米状形貌的新奇银纳米颗粒的高产率合成。该项研究的意义不仅为有效调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提供了新的纳米结构,而且这种堆垛结构可能打破晶体生长时晶体结构对形貌的限制.为设计合成所需形貌晶体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在20#钢上制备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通过将试验样片恒温25℃静态全浸泡在pH=3.5,NaCl的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中浸泡210h的方法。研究脉冲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超声波功率,纳米。Al2O3颗粒度等工艺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及测量复合镀层的断面厚度?利用理学D/max 2400型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镀层中含有第二相纳米Al2O3粒子。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低温水相法制备了氧化亚铜纳米颗粒,采用XRD、FE-SEM和UV-vi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P的用量是获得高质量、单分散微纳米颗粒和形貌控制的关键。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的降解为探针,研究了八面体形貌氧化亚铜在模拟日光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室温液相法,以两种Keggin结构杂多酸12-钼硅酸和12-钨硅酸与四种季铵盐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合成了一系列纳米杂多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FT-IR、SEM等测试技术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水/环己烷/OP-10/正戊醇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微反应器,通过微反应器中增溶的硫酸锆十四氯化钛+硫酸锡和沉淀剂发生反应,制备超细Zr0.8Sn0.2TiO4粉体。采用XRD分析、TGA-DTA分析、SEM形貌观察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乳体系中的硫酸锆+四氯化钛+硫酸锡溶液浓度、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对粉体的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19-220
理化技术所唐芳琼研究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形貌可控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作为模型,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它们所产生的一系列细胞效应。该研究集中探讨了细胞对不同形貌的纳米颗粒在内吞上的差异.在细胞内吞的过程中或过程后会引起细胞功能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