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静 《青年教师》2007,(3):45-45
新学年开始了,我与自已的:弟子们一起升入四年级。虽然我非常向往教四年级,但心里也多少有些忐忑。原因有二:一、教四年级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万事开头难,怕自己没经验,耽误了孩子们;二、这群孩子大部分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对我太熟悉了,我担心时间久了,我的那些小“伎俩”被他们研究透了,  相似文献   

2.
教一年级的语文,对于我来说轻车熟路。一年级的教材浅显易懂,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要自己用足耐心,教会他们那还是小菜一碟嘛。但是,在从教的实际过程中,他们的一些表现有时令我汗颜,让我有了危机感,更让我体会到:如今的孩子不简单呀!做教师的我们,可千万别低估了他们!  相似文献   

3.
我叫丽珍,今年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刚进入一年级,我的爸爸和妈妈就很认真地看了关于怎样教育我的书。说实话,他们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可是有时候我觉得,家长并不完全知道我们小孩子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不信?让我说几件事给您听。  相似文献   

4.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我们体育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进行广播操的教学。这是一件让我们感到十分头痛的事。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站在那不长时间,就会不听你的指挥,左顾右盼。理解能力较差,有的协调性很不好,即使你喊破喉咙,再三练习,反复强调,他们照样是同手同脚而且做得有滋有味。如何让一年级的新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适应小学生活,并具有一定质量地参与到广播操的教学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一边教,一边不断探索研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本文是我采用的几点做法,不仅教会了一年级小学生广播操,而且加强了他们的纪律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八年前,一脸稚气的我被分配到郊区一所农村小学,教同样满脸稚气的一年级孩子。且不说我搞不懂自己班的孩子为什么总没有其他班的孩子那么乖,就是我自己也常常被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情逗得忍俊不禁。那帮小东西在小心谨慎地窥视几天后,便彻头彻尾地暴露出他们的“本性”。不到一个月,我便被气坏了。首先把我气坏的是那个叫仟仟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记得教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时,常会有学生问我:“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会落?为什么有时下雨会打雷?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他们提出疑问的频率在减少,自己动手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也在减弱。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马季梅 《今日教育》2005,(11):43-44
校长的一纸文书将我从一年级教师一下子直升到六年级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本来心里就有些惶恐,走马上任的第一天,我更是被学生们的个头吓得够戗。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上幼儿园到现在上了很多次美术课,可是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和我一起上的一次,感觉非常有意思。  相似文献   

9.
我跟妈妈磨破嘴皮子,终于去了法国里昂投奔小姨。在小姨家住下才几天,我就和附近的孩子们玩熟悉了。他们大多都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的还在上小学。因为年龄相仿,所以能聊的话题很多,我们在一起十分快乐。  相似文献   

10.
王睿 《甘肃教育》2002,(5):35-35
一年级新生进入校门后,要进行长达六年的小学学习,因此,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们今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方引导、反复强化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初春,我带领一年级学生们来到被阳光洒满的校园里,这是我头一次带他们在室外写生,孩子们背着画夹,围着校园里的三棵树转来转去,几分钟后,孩子们选好角度坐下开始写生大树。  相似文献   

12.
当教师这一职业成为我的理想时,我就想象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四年前,我的梦想成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和35个孩子的班集体。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他们四年级,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日子,我收获了做教师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3.
笑脸     
说实话,从教四年级语文改为教一年级音乐.我还真有些不习惯.小家伙们倒挺可爱,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脑袋,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些机灵鬼.最有趣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老远就听见他们甜甜的声音:"音乐老师,音乐老师."走在大街上,这样清脆的喊声常惹得路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也让我心里一阵阵骄傲.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8,(7):109-112
我爱好写作,是因为我喜欢幻想。刚上小学一年级.什么也不懂,却喜欢在纸上胡乱涂鸦。“星期天.姐姐来我家玩。姐姐说:‘今天玩什么?’我说:‘一起画画吧!“好吧!’姐姐回答。我们开始一起画画了。”这篇题为《画画》的日记,是记忆当中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印象这么深.是因为当时受到了语文老师颜老师的表扬。二三年级时.我写的日记经常都被颜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后来又在《上虞小记者》上发表了《小不点儿的日记》《吃玉米棒》等4篇习作,被颜老师誉为班里的“小作家”。  相似文献   

15.
肖群招 《江西教育》2009,(11):46-46
敏馨与舒芳,这两个学生关系最要好,被同学戏称为“黏麻糖”。她俩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同桌,从未分开过;在班里,对人处事的态度也一致得惊人。可就在一堂课中,我把她们硬生生地“割”开,调换了座位。  相似文献   

16.
那年,我上学了。说实话,当时对于上学,几乎是没什么感觉的。因为教室就在家的隔壁——一所破旧的祠堂;老师就住在村里,也就两三个,算起来都是堂叔公之类的辈份。一位老师同时上两个班,一个教室同时坐着两个年级。我的一年级就是和二年级的伙伴一起度过的。一下课,我就跑回了家。不等钟声结束,我就可以坐到座位上去。  相似文献   

17.
曲一:家里有大灰狼 他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长得特瘦小,心理年龄似乎还处于幼儿园时期,好动,整天蹦蹦跳跳,从未见他认真走过路。有一天放学,他主动到我身边央求我:“老师,我今天留下来值日好不好?”“今天是你值日吗?”“不是。我想值日。”由于一年级小朋友有家长来接,为不让学生家长着急,我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他失望地排队回家了。  相似文献   

18.
刚刚接手新一年级,有个叫孙成成的男孩,很喜欢和我坐在一起,过一会就问:“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有些孩子特别想家,我就很耐心地告诉他:“快了,还有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9.
我在教一年级孩子画对称图案后,让孩子们为自己设计的对称图案涂色。我脑中突然闪现出这样的问题:--年级孩子涂色,怎么教?-年级孩子对色彩的概念是非常感性的,我们很少去约束他们,任他们想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喜欢什么,颜色就涂用什么颜色。色彩的搭配在这个时期似乎都不重要,所以往往一个孩子的色彩感觉和对色彩的敏感度在这节课上很容易显现出来。于是,我从不给孩子任何涂色的约束,我珍惜这自然的表达,因为这个时期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20.
刚接手教一年级,感觉无从下手,同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口气读完,我被薛瑞萍老师认真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感动,同时又情不自禁地感叹:跟着薛老师读书的孩子多么幸福啊!我想能不能将薛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读写的做法“搬”到我的班级.也让我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日记,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