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教育变革引发的高考招生区域失衡与生源阶层差距扩大,是实施向中西部贫困地区高考招生倾斜政策的直接动因。本文分析此项政策的目标定位、实施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配套改革建议。主要包括:切实贯彻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确保高考招生专项计划选拔的公平公正;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就业条件,减少人才外流;协调"异地高考"等改革举措以及继续调整部属院校招生属地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是否改善了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在理论分析了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实施后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的区域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虽提高了输入省份的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但输入省份、输出省份和未参与省份组间、组内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仍存在差异;优质高校具有本地化招生倾向和文化溢出效应;相比直接教育投入,其他非直接投入在省际高考录取竞争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研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高考政策旨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实现高考政策从选拔到兼顾育人的价值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复杂实施系统中,"选科走班"在高中学校的实践中表现为"选科容易走班难"、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参考、部分省份放缓执行新高考政策的节奏。从高考政策变化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政策影响利弊各有:其中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执行效果亦受限于政策执行决策空间和专业模式;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取得突破,"专业+学校"招生模式给予高校专业化的空间;高中教师短期内工作难度、强度增大,但其专业发展将长远受益;高中学生成为新高考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新高考政策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决策权限、明晰分权合作共治框架;教育治理须尊重科学规律,纵向上健全国家公共教育决策机制;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价,逐步确立公共教育政策的决策与执行评价的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协同社会治理的机制,引导民众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教育治理;顺应新公共管理发展趋势,引导新高考决策体系走向教育善治。  相似文献   

5.
"艺考热"已经超出艺术考试的正常范围,引发了艺考大军、高考捷径、考试腐败、就业乏力等社会问题。教育政策是促成艺考热的根本原因。为此,应该对我国艺术类专业制定分类指导政策,并建立人才预测、专业评估以及信息公开机制,在建立健全科学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涂皓 《教育》2013,(22):38-39
5月15日,国务院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此次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5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按照高考程序和确定的标准,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同时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  相似文献   

7.
高考招生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激励促学功能增强教育形成人力资本的能力;其形成的社会流动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直接作用;其公平价值取向和公平选拔机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其准入政策和招生计划具有直接配置、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求关系和人才智力结构的功能。高考招生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定向招生、农村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职教高考、专升本等政策工具均可精准使用,新高考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置身共同富裕社会建设,高考招生工作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益、高校扩展和就业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形成政府抓总、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把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生涯规划指导等结合起来,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要求教育公平的重要突破口。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对科学选拔人才,推进高中阶段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总结了目前全国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完善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高考扶贫"是从2012年开始推出的一个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户籍考生高考招生录取的特殊政策。虽然国家"高考扶贫"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却同时带来了"逆向歧视"新教育不公平问题。政治哲学上的"分配正义"理论并不适用于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因为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并非个体生存的必需。对于国家"高考扶贫"政策的"逆向歧视",我们可以采取六大方面的积极措施予以纠正,以维护并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10月21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区县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信息公开标准化建设评议工作通知,推进区县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信息公开。据悉,各区县建成后的考生信息网,不仅有中考、高考方面的招生信息、政策解读.还将公布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各个年段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对口招生的区域等信息,也公布各招生单位的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以及信访接待地址。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的"技能高考"是一项应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宏观环境好、实际困难多的政策。"技能高考"科目分为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和文化综合考试。该政策摒弃了高职统考的学科本位教育思想,体现了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有利于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专业实习实训,加快内涵发展步伐。技能高考政策的推进过程,既是一个政策本身不断完善、推广的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深化中职教育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抢生源还是选偏才?改变一考定终身还是加重学生负担?"北约"和"华约"等联盟考试是否会成为小高考?……自主招生政策实行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2012年各校招生方案陆续出台,新一轮热议又起。相比以往,今年各校招生政策共同特点是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寒门学子"成名校自主招生关键词清华大学前不久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策——"新百年计划"。这项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其中"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3.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5,(4):2
教育部发26条高招禁令严禁高校恶性抢生源教育部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通知》逐项细化明确了2015年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工作要求,首先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采取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大来源计划存量调整。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降低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不仅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以甘肃省高考成绩和招生优惠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更大;社会调查研究表明,公众认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增进共同性,同时也感知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化差异、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和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但需适时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发展为“差别化支持政策”,遵循增进共同性、公正性、精准性和协调性原则,实施区域与个体精准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注重从“结果”的差别化支持向“过程”的差别化支持转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的高考政策对于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适合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实际的高考招生政策,采取强硬措施,杜绝高考"移民"现象的反弹,坚决纠正高考中的假"民考汉"现象,做好高考与大学预科模式的衔接工作,实施民族地区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双语"教学的开展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要改革考试方式,实现民族地区高考多元化等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高考政策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实施中、在和谐边疆的建构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分类考试改革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遵循学生、高校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发展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高考分类考试改革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提出下放招生自主权并实行招生计划与考试类别相对应的分类方法、科学设计分类考试考生评价指标体系、招生公平与毕业公平同等重要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高考分类考试改革,使考生自主选择、高校多元录取,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对"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的质疑,本研究在协作计划对高考录取率作用机理探析基础上,运用均值、变异系数、组间方差贡献度和面板数据模型,将各省分为协作计划输入省、输出省和未参与省三组,实证研究了协作计划对高考录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输入省高考录取率提高幅度最大,但与其他组仍存在差距;输出省高考录取率高于其他组的,并未出现学生家长担心的下降局面;协作计划的实施,使输入省和输出省高考录取率均提高,输入省提高幅度更大,协作计划取得成效。改善当地高等教育资源,增加教育投入,会提高高考录取率,但教育投入对各组作用强度有差异,为更有效提高输入省高考录取率,除协作计划外,还需对输入省采取倾斜的教育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8.
话语     
《天津教育》2014,(6):3-3
继续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的出现,我国现有高考招生制度的体制性弊端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法制不健全,分省制定招生来源计划、分省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造成教育机会不均衡等矛盾日益突出,深化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立创新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作为方向,以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公平公正"的原则作为价值取向,同时顺应当今国际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促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朝着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均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异地高考政策作为整个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部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异地高考政策的价值体现包括教育价值、公平价值、社会融入价值等三个方面。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