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属原始宗教的范畴。其信仰主要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等等。宗教的主持者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祭祀和巫术等。  相似文献   

2.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生殖崇拜与气功缘起章方松生殖崇拜是中国上古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是原始初民以图腾崇拜对象物所蕴涵着人类祈求生殖繁茂的崇拜意味,进行祭祀、巫术等宗教活动的。这种以图腾崇拜作为祭祀表现的崇拜物,往往以动物的生殖拟态来蕴涵人类和殖崇拜的象征意味,表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4.
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人、社会、自然的态度上。原始人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条件下 ,凭借自己特有的想象力 ,创造出代表自己意志和力量的神们 ,这些神们是原始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原始宗教是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原始宗教与科技源于一体。原始宗教艺术是原始宗教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原始宗教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从大量散落在史册里和迄今活跃在一些土著居民中的诗歌、神话中可以透析出原始宗教及其艺术的生产力作用来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的虎蛙图腾文化陈崇凯图腾文化是人类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表现形态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同一图腾制下的人们认为自己的部族同其所用作图腾的动(植)物具有血缘关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看,图腾意识是人将自然的人格化。图腾崇拜是物质...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服饰色彩化的最初形态是自然色彩,是以自然现象对远古人民的直接反映与人们对它的直接感知为特征,斗转星移,日月生辉,自然色彩给予古代先民灵感与启示。从普照万物的太阳到给予人类温暖的火种,以及动物殷红的鲜血。红色,对于原始人类不啻温暖、食物、安全、希望和生命,因此获得莫大的崇拜和敬仰,红色自然成为原始人类最关注的色彩。这种自然色彩是最初服饰色彩化的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的构架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三星堆考古的主要收获之一,就是证明了川西平原存在过一个从原始社会到古国方国形成阶段的古文明中心[1],不少研究者已正式称之为“三星堆文明”。这个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原始宗教体系。要全面了解三星堆文化的面貌和价值,就需要对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拟从部分出土文物反映的三星堆时期特殊崇拜习俗入手,对其原始宗教构成的特征作一概要的分析。一、三星堆文明几种特殊的崇拜习俗三星堆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表现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出土文物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8.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中国古代原生性宗教信仰伦理化的关键环节,它最早将原始宗教的发展规范化,使之走上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是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宗教的原因."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通过以礼"义"改造原始宗教的观念,礼"仪"改造原始宗教行为,礼"容"改造原始宗教体验来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教始终不能跟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也是由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奠定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幽冥世界及鬼神信仰源流甚古,它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地只人鬼成为冥界鬼神的主要来源。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宗教的繁盛时期,中国本土的道教尚未成熟,佛教刚刚传入,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原始信仰与祖先崇拜,人们所崇拜祭祀的神鬼多种多样,无所不在,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面。同时,随着人们精神需要的增加,大量新的地方神、民间神也被塑造出来,与原有的神灵一起,构成了庙宇林立、庞杂而无不包的三界鬼神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巴人崇拜太阳和使用贝币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时期,巴人原始宗教盛行。太阳是古代自然崇拜的重要对象之一,那么巴人是否也崇拜太阳?我国商代已出现货币,深居高山峡谷之中的三峡巴人,是否也使用货币?春秋时,我国形成了四大铸币体系,分别是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表明春秋以前曾经存在多种货币形态,且...  相似文献   

11.
正追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的源头,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关于宗教信仰、祖先崇拜的滥觞。处于蒙昧阶段的原始族群对于宇宙自然的生成变化抱有巨大的疑问,由于个体生存的无法保障,使得他们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崇拜。直至殷商之时,人们仍然保留着原始社会的多神信仰体系,他们的宗教中还保有相当浓厚的神秘色彩。这种原始性和神秘性表现在:至上神的地位不明确,以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20,(5)
正生殖崇拜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古老民族中,是人类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时至今日,在某些地方仍有生殖崇拜的遗风。如在今天的河南淮阳太昊陵,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都要举行盛大的"人祖庙会"。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原始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以求子孙繁衍,当地人称伏羲为"人祖",称女娲为"人祖奶奶",至今仍保留着远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遗俗。  相似文献   

13.
月令、阴阳家与天文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令、阴阳家与天文历法陈美东自战国末到西汉早期,曾出现多种关於月令的专文。所谓月令,如束汉蔡邕所云:“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①,它包括十分丰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及科学的内涵,是先秦阴阳家的杰作。其中有三种...  相似文献   

14.
道教“仙葫”与彝族“葫芦”崇拜李世康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崇拜的神灵对象很多,例如,道教中就有对"仙葫"的崇拜。在道教徒看来,"仙葫"是道教的标志之一。四川青城山道教宫观刻印《太上老子道德经》附有"老氏圣纪图",上画老君骑牛,牛前一道童肩扛老子...  相似文献   

15.
居住在云南鹤庆的白依人和永胜等地的他鲁人,使用的"搓着"--汉意系"过日子的依据",便是一种原始的历法.也是太阳历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将中国古代宗教和西方的基督宗教等相比较,也许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似乎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古代中国缺乏有强烈人格色彩的至上神观念,缺乏至上神创造、主宰、拯救世界的观念,也缺乏人应该信仰神、归顺神从而向神祈祷、祷告的观念。在古代中国宗教思想发展历史上,原始  相似文献   

17.
鸟图腾与巴蜀族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星堆以鸟形器为代表的动物符号与纹饰,构成了一个把自然界与人问召唤在一起的神秘系统,形成以鸟图腾为特征的巴蜀族徽.从空间上看,以鸟图腾为巴蜀族徽的器物分布得最为广泛;从时间上看,鸟图腾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三星堆文化在其晚期核心宗教观"祖先崇拜"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鸟兽自然图腾崇拜时期,它经历了由氏族徽铭图腾向文化图腾的演变.鸟图腾的成因与作用反映了巴蜀部族图腾信仰背后的人格化因素,也反映出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其它图腾不可替代的结构性作用.三星堆文化特征中有将天体崇拜与鸟图腾一体化的倾向,经过早期图腾的自然选择,不断注入宗教的内容与世俗需要,表现出"祭天"与"齐天",升腾与自由的原始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8.
女儿国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宁蒗县城72公里的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这里,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女儿国风情万千,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婚”习俗;二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传统及其宗教中已和某些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的女神崇拜。摩梭人以及西部方言区的纳西族都有崇拜女神的古老传统。摩梭人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明的又一源头:金沙江南北两侧彝族山乡刘尧汉探讨中国文明的源头,我们不能不注视金沙江。彝族65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侧云南(370多万)、贵州(80多万)和北侧四川(190多万)。现从太阳历法、葫芦崇拜、彝文释古符等三项来阐述金沙江彝族先民...  相似文献   

20.
春节与圣诞节,同为这个世界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二者的性质迥然不同。春节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根据农事历法记年而设立的民俗节日,圣诞节则由西方基督教发展而来的宗教节日。两大节日分别浓缩了东方与西方民族的文化,是东西方文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