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四有”标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根据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精辟论述,着重阐明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意义、“四有”的含义及其关系,初步探讨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正确途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培养“四有”新人在宏观上的指导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四有”新人培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对“四有”新人素质的具体要求,拓宽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四有”新人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是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过程中逐步提出和成熟的,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讨,思考人才的培养标准,为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在拨乱反正和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过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并作了初步概括。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明确四有新人的内函,反复强调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性,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在不同的时代提出了不同的青年培养目标。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从“四有新人”发展为“时代新人”,有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在新时代,青年要成长成才,需要突出思想引领、踏实勤奋学习、明确历史责任、加强社会协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认为:科学世界观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理论基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主要内容,青少年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的重点,教育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教师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实质,广泛性、时代性、指导性和目的性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显著特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继承历史上的人文传统,从人类发展的理想,特别是从经济事实和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规律出发,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新人作了充分的论述和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新人思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提出“四有”新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新人的理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内涵丰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育出与社会主义发展大业相适应的一代“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培育“四有”新人要从青少年抓起。  相似文献   

8.
培养“四有”新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本文阐释了“四有”人才的丰富内涵和标准,探讨了培养造就“四有”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两个大局”呼唤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从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开眼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人”学习世界,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四有新人”面向世界,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新人”胸怀世界,其历史生成逻辑使得“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塑造成为必然。“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有着阶段目标。当前“国际教育”的认识误区、“教育强国”的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发展定位以及“堪当大任”的培养目标,使得重新审视“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教育成为必然。鉴于此,需要强化全球胜任力育人理念、构建全球胜任力教育课程、创新全球胜任力教学方法,实现宏观战略、中观布局、微观着力的有机统一,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建立德育体系培养“四有”新人栾德尚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崭新的课题。为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把全休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我校以“三个面向”为目标,以《小学德育纲要》为指导,针对教育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11.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培养“四有”新人翟富生,李明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激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刻苦学习,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我们坚持...  相似文献   

12.
将“四有新人观”同现代化发展理论联系起来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本文从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的角度,在比较中西方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四有新人”即中国的现代性人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卢国聪,杨云,张平我校党委和行政历来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把加强校园精神文明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工作来抓。一、端正思想,明确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现在...  相似文献   

14.
培养造就“四有新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之最为深刻和集中的体现。它能使综合国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增强与提高,始终保持着社会主义的性质、方向和功能。同时,在迎接21世纪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始终保持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和功能。因此,培育“四有新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措施,而用马克思主义培育则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初探刘五珍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全新的事业需要全新的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坚持时事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北京六十六中学时事政策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早在1980年原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学政治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曾指出:“政治课、时事政策教育、日常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7.
我省少先队组织充分发挥特殊的教育作用精心培育“四有”新人担负着为下一世纪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任务的我省少先队组织,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所特有的社会职能和特殊教育作用,始终坚持“立足基层,面向基层,强化活力”的工作重心,精心培育跨世纪“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8.
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更是精神文明建设跨世纪的艰难使命,也就需要跨世纪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开拓。湖南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谭献民博士的学位论文《四有新人--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且出版),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有关培养"四有"新人研究的第一次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索。该书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提出培养造就"四有"新人的历史规律。1996年6月,谭献民同志完成其博士学位论文第三稿后进行答辩。在这部…  相似文献   

19.
‘涵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继续推进的大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四有”新人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加深对邓小平“四有”理论实质的理解。一、“四有”理论产生的过程及背景早在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O教育全党要建设精神文明,坚持…  相似文献   

20.
师德教育与四有新人陈宗豪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育的成败,与教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专门列了一章,即第五个大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开宗明义地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纲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