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量实验证据和物理论证表明,无线信道中的信号传输呈现系统的多径稀疏结构,并随着信号空间维度变大愈加明显,而现有大多数信道估计算法均未在复杂度与准确的稀疏信道估计之间实现平衡。根据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固有的稀疏特性,提出基于改进广义Akaike信息准则(GAIC)的具有低矩阵运算量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有效抽头处脉冲幅度值较大特点,利用代价函数获取有效抽头位置准确执行信道估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干扰。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和抗多径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光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发射信号非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偏置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并且利用奇异值分解将多输入多输出信道转换为并行信道。此外,提出一种基于 QR 分解、逐次干扰消除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在目标误比特率性能条件下,利用 QR 分解、逐次干扰消除的特性将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等效为并行信道。根据最大化可达速率的优化目标,最优地给各个子信道分配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自适应调制方法在保证误比特率性能和平均发射光功率恒定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这2种自适应调制技术在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空分复用增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光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发射信号非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偏置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并且利用奇异值分解将多输入多输出信道转换为并行信道.此外,提出一种基于QR分解、逐次干扰消除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在目标误比特率性能条件下,利用QR分解、逐次干扰消除的特性将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等效为并行信道.根据最大化可达速率的优化目标,最优地给各个子信道分配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自适应调制方法在保证误比特率性能和平均发射光功率恒定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这2种自适应调制技术在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空分复用增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OFDM技术预计将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这样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而且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OFDM系统中二进制数据比特以PSK或QAM等调制方式调制到相应的子载波上。为了准确恢复信号,接收端需进行信号检测。时域差分检测通过比较当前OFDM符号子载波与前一个符号对应子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直扩多用户超宽带系统在室内衰落信道下的BER表达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室内多径衰落信道统计模型,分析并仿真了直扩二相相移键控多用户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比特误码率性能.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系统比特误码率性能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表示为脉冲宽度、脉冲重复周期、用户数以及脉冲波形等信道参数和系统参数的函数,从而可以方便、统一地分析这些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基于理论分析的数值计算结果相当吻合,表明直扩二相相移键控超宽带系统的多址干扰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6.
基于VHDL与MAX+PLUSⅡ软件开发平台,采用层次化、模块化与参数化的设计方法,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性能良好的16QAM信号发生器。介绍了VHDL语言与16QAM原理,阐述了16QAM信号调制与解调的理论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正余弦载波产生、16QAM调制、解调等功能模块,给出整体调制解调的模块图与仿真波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7.
无线通信中信道环境复杂,存在多径效应,使传输信号受到符号间干扰,引起失真,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为了模拟多径信道,分析了射频电路里的传输线。传输线与无线信道的特征阻抗都恒定不变,信号路径数量可变,传播的信号相位都呈现周期性变化,传播延迟与距离呈线性关系。在每条传输线中增加可变电阻模拟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减,采用微波电路实现无线通信实验中的多径模块,模拟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多径模块可与发射机和接收机构成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了抑制多载波通信中发送信号相对较高的峰值功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织的选择性映射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一组交织跨度仅为几个比特的比特级交织器来产生多个表示相同信息的序列,从中选择对应信号峰均比最低的序列作为发送的序列.描述了该方案的实现方式以及这种短跨度交织器的结构.通过仿真考察了该映射方案在降低多载波信号峰均比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抑制峰均比方面呈现出很好的性能,对于高阶调制信号,如16QAM和64QAM,它甚至达到选择性映射所能实现的最佳性能.与传统的基于交织的选择性映射方案相比较,这种基于短跨度交织的选择性映射方案产生非常短的时间延迟,只需要很少的缓冲寄存器,且易于用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一般的平均传输参考接收机的结构,并推导了该结构下的误码性能。该结构充分利用了超宽带信道准静态的特点,将一个接收比特的参考脉冲累加求平均作为模板信号,从而降低加性噪声的影响。在IEEE802.15.3a标准下0-4m非直射路径的信道下,采用Scholt'z单循环脉冲和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分别在不同脉冲重复数和不同积分时间情况下,对平均传输参考接收机进行性能仿真与对比。另外,还将该接收机与一般的传输参考接收机和一种改善的传输参考接收机在接收性能方面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对比。  相似文献   

10.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之一,它即是一种多载波高效调制技术,又是一种频分复用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符号间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优点,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闪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光波通信系统误码率的计算公式出发,忽略系统其它噪声,仅考虑光强闪烁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给出了光强闪烁下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蓝牙协议数据传输分组的基础上 ,对不同分组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出在一定的误码率环境下最适合数据传输的分组 同时提出利用BCH编码替代原有的编码的方案 ,在不降低最大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 ,有效的提高了蓝牙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高速铁路特性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MIMO系统无线信道相关性比较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与传统的选择算法相比,能够更快地选择出对信道容量贡献最大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天线,并能够有效对抗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等影响因素.降低高速移动条件下通信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闪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光波通信系统误码率的计算公式出发,忽略系统其它噪声,仅考虑光强闪烁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给出了光强闪烁下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误码率是评价数据传输设备及其信道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误码仪作为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测量工具,广泛用于传输设备的生产调试、检验以及日常维护维修,旨在完成一个高斯衰落信道下数字基带系统的实现及其误码率性能的测试。借助FPGA实验平台,通过Verilog语言在FPGA芯片上编程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星座映射、基带成型、信道、匹配滤波、判决、解映射、误码计算等模块,并通过FPGA的数码管显示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型Logistic映射迭代产生的混沌序列,提出混沌超宽带(UWB)多用户通信系统模型;并针对该系统混沌跳时脉冲位置调制下的性能进行分析,重点仿真了不同用户数、不同跳时序列下的误码率性能;由分析和仿真知,系统性能得到了改善,抗干扰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RS纠错码被广泛用在各种数字通信、数字广播和数据存储系统中.本文解释了纠错理论及RS码的相关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分析RS编码的误码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OFDM电力线通信系统抗噪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力线通信( PLC )系统的实测噪声,分析OFDM系统的电力线通信系统性能。通过Matlab和嵌入数字信号处理( DSP )系统进行虚拟发送和接收,在传输信道中加入噪声(加性白高斯噪声、电力线有色背景噪声等)仿真操作来干扰发送信号,以达到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同时,在OFDM系统中分析卷积编码的前向纠错( FEC )的应用。结果表明,低阶调制可使系统性能改善,前向纠错技术通过解码可以自动纠正传输误码,降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 BER)。  相似文献   

19.
衡量DWDM系统传输质量时,以满负载时所承载的业务信号的传输质量作为标准。在DWDM系统中,影响系统的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光信噪比(OSNR)和误码率,本文就波分误码测试的一些方法,以及导致误码原因和误码处理分析的方法做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20.
误码率是数据传输设备的衡量指标之一,误码率测试是SFP光通信模块生产与设计中重要的环节。针对SFP光通信模块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率测试系统,系统采用并行m型伪随机序列编码,可实现PRBS-7至PRBS-31标准的m序列码流生成,与SFP光通信模块的通信速率为1.25Gbps。系统打破常规测试的局限性,模块连接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对SFP光通信模块进行准确测试,提高了SFP光通信模块误码率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