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传统文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杨适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这是一个大题目,涉及到许多问题。我只想谈一点想法,供大家批评。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时,脑子里往往有一个等号,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于儒家文化。只要一提到中国文化,脑子里就是儒...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化讨论的基点问题昌切一坦率地讲,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文化讨论时总喜欢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或民族化(中国化)与世界化(西方化)的关系上兜圈子。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概念不明和夹缠不清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或民族化与世界化,如果限制在一个特...  相似文献   

3.
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吴根友自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还将继续讨论下去。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处理现代社会问题时,我们自然会从自己民...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艾军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涉及四化建设的造多层面的整体推进过程,包括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等的各个领域相互作用,系统的变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①,党的十...  相似文献   

5.
今天应邀出席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海南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有关《 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一书座谈会,探讨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我们一方面感到很荣幸,很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讨论科技人才问题依然很及时,很必要。这是因为,大凡天下之事都是人办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如果从邓小平同志发出这条指示算起,已经差不多 1/4世纪过去了。勿庸讳言,我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如同其它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和领域一样,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绩。但还是不得不指出,总体上“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的局面,并未实现根本改观,这不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族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且也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了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面前。如今,中国科技馆的专家组织编写的《 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一书的问世,恰好似一面镜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我国科教发展,特别是人才成长问题的参照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相似文献   

7.
守先待后:世纪之交的文化遐想郭齐勇一、百年省思20世纪是我国传统精神资源饱受摧残的世纪。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或其它流派思潮,都把民族的文化视为现代化的绊脚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极大地伤害了民族精神之根。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陷入深层的...  相似文献   

8.
入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对于东部地区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则是挑战大于机遇;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更是远大于对其经济发展冲击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开放的机遇,知识的机遇,改革的机遇,市场的机遇和追赶的机遇。面对这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应在努力解决自身劣热问题的同时,积极借助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及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培育自身的优势和机遇,以加快促进少数民族的自身开放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刘建忠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64-165
中国经济发展如何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这两年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能源、原材料问题,水、土地资源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国际收支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发展方向、政治根基和精神底色等四重路径。在理论指导上,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理论自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方向上,中国式现代化要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不断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在政治根基上,中国式现代化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精神底色上,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建设和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具有东方文化的历史传统,但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近百年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人始终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人们大致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完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坚决抵制西方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大转变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现代化思想对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期以来,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研究和探讨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国内学术界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研究状况,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4,(9):i014-i015
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任海平博士应邀为该论坛做报告,他在题为《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途径》的报告中提出,“民转军”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至21世纪,文化已经主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故此对德育现代化的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治国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问题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切关注。中国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同时尤重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也受到了极度的重视。人和社会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以现实的人为的对象和以现实的文化为内容的。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必须以中国现实的文化为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跨入新世纪,中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公共图书馆提出新要求,促使中国公共图书馆迈向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时期。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议程需要我们研究探讨.以便认准方向.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家亮 《百科知识》2007,(3X):49-52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存在一个规模达8000万的中间阶层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这里提出中国式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确实已经浮现出一个规模庞大的中产阶层;第二、这一阶层的产生背景、人员构成、地区分布以及成长的环境、面临的机遇等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拿西方的那些社会分层的理论来按图索骥、认识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与理论袁伟时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历史与理论”。想到这个题目,一方面是拜读了胡国亨先生大作《独共南山守中国》后,有一些感想,一些体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最近一段时期内,有一个问题被广泛讨论,即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我想就这一...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各种知识技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方位、多途径地对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是现阶段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者围绕着“李约瑟难题”的解决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解读和反思,从多视角、多层面闸释、比较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传统发展的背景、动力和形态的异同,揭示了近代科学技术没有诞生在中国的原因.这些研究理论和成果启示我们,科学教育的改革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特质的分析和把握,进而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引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形态与文化价值的关系,推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