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部叙》是对《说文解字》540个部首的排列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主要是从意义系联的角度研究的,本身存在不少牵强之处。本文将徐锴所取部首意义与许慎原史丕相符的一类提炼出来又分为若干小类,对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说文》部叙的深入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玉”部是《说文》中字数较多的一个部首.本文将徐铉的《说文解字》与徐锴的《说文解字系转》相互比较,并参照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找出“玉”部字在编排体例、释例等方面的不同,阐明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突出大小徐本在文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的开创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说文》学巨著,它开启了《说文》学中六书问题、部叙问题、释例问题等专题研究,同时它还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说文》注释本。《说文解字系传》的问世标志了《说文》学的诞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说文解字系传》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燕红 《文教资料》2008,(28):16-18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单列"祛妄篇"对李阳冰"私改"<说文>进行了批驳和更正,但批驳未必公允.更正也未必正确.本文通过实例来验证"祛妄篇"的得失.使读者更进一步认识徐锴与李阳冰各自的"说文学".  相似文献   

5.
徐锴在传释<说文>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说文解字系传>中用于系联同源词的术语既有继承传统的"之言/之为言"、"犹"等,又有颇具开创性的"义同"、"义近"、"义出于此"等,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对同声符同源词的系连,则表现出徐锴对"声义同源"规律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6.
凡研究《说文解字》和文字训诂的,不可不了解徐锴和他的《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说文系传》或《系传》)。晚近以来,很少有人研究徐锴及其《系传》,以至后之学者一直未能充分认识徐锴的成就、贡献以及《系传》一书的价值。本文拟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学术成就作概要论述。徐铉在《说文解字韵谱序》中说:  相似文献   

7.
释"句"     
对许慎<说文解字>中"句"部的设立及释义,后世学者常有异议.本文从字音、构形及部首的设立三个方面对"句"字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认为"句"[kou][toy]当为读音、意义以及形体构造都不同的两个同形字.  相似文献   

8.
许慎的《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分类编排法,其部首的概念与后世相比有着鲜明的区别性特征。《说文解字》确立了“据形系联”的原则,对部首次第安排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研究史上一部最早全面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著作。在有关虚词的问题上 ,徐锴继承前人成果 ,在“词”的界定、性质及取象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清代袁仁林在著《虚字说》时 ,继承徐氏观点并进一步予以系统化及升华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同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现在能看到的《说文》全本是徐铉校定的《说文解字》(大徐本)与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本文结合《说文解字系传》和《说文解字》比较,对足部字从整体上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音、形、义为一体的字典,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今天看到的《说文解字》,以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和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为最早全本。本文以"女"部字为研究对象,整理对比二徐本中"女"部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中国汉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540个部首是全书纲要,研究部首及部首字是研究《说文》的根本。本文以540部中的邑部作为研究对象,对"邑"进行溯源,然后将部属字进行分类,阐述邑部字体现的中国的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峥 《现代语文》2006,(9):122-123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是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但是《说文解字》中对词下的定义非常简单,虽然有些词的词义我们还可以通过《说文解字》分析出来,可是细读《说文解字》还发现同一部首下的许多词所下的定义是完全一样的,对这种定义应该怎样的正确理解,是我们阅读先秦古书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说文解字》同一部首下被释词的注释相同这一问题,即相同部首内的同训(笔者在此把同训限定在同一部首下被释词的注释相同,对那些分属不同部首的字是同训的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并把这种现象进行分类,以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完整解说字义字音的文字学著作,在收字立目、创立部首等方面均有开创之功,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说文>的释义准确而科学,对训诂学,词典学的影响颇为深远.本文通过<说文>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以下简称<现汉>)的义界对比,探讨<说文>义界释义的特点,并指出其时当代词典释义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说文解字》空部首的存在持有不同的观点,但都未揭示其真正的原因。《说文解字》在编撰上坚持部首字与其从属字形义相依、凡有从属字者必单独立部的双重原则,导致36个空部首字无部可归而"落单"。许慎为了使所定部首成为一个完整封闭的系统,使部首统摄所有的字,使每个字都归入相应的部首,只好让36字自立为部,于是出现了空部首。采取归并的办法取消空部首,或者通过构字功能来解释空部首存在的原因,都不妥当。  相似文献   

16.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部首,并将其所收汉字分为540部。部首的创立为我国辞书编纂在字词检索方面,开创了一种习见常用据形分部检索的科学体例;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以楷书为正体,在继承《说文解字》部首的同时,编排上有所创新;金代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的《四声篇海》首创部首加笔画的检字方法;明代梅膺祚《字汇》的214部,是对《说文解字》部首的大胆改革,它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部首检字法的形成;随着我国辞书事业的日益发展,改良部首相继出台,通过不断实践,部首检字法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部首的编排很多学者都只是从"据形系联"原则加以研究,可是540部首的排序如果仅从"形系"考察,会发觉如此安排有许多的矛盾。许慎对部首的安排还受当时整个思想状态和水平特别是当时的宇宙模式的影响;许慎对部首的编排在其影响下,必不会仅从"形系"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说文解字》540部首的排序还有着思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全书将9353个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按照“据形系联,以类相从”的原则归并为14大类,每一部首内的字的编排都是有一定体例的。本文将对女部字的编排体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徐锴对虚词的研究在汉语传统语法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承上,徐锴在许慎<说文>基础之上,吸收了汉唐训诂学家对虚词的研究成果;启下,对后来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尤其是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有很大的影响.徐锴对词性的认识、对词语的结构分析和变换分析,增加了释义的明晰度.  相似文献   

20.
汉字部首自东汉许慎始创沿用至今已一千八百余年。自汉字部首创立以来,为了使它更加通俗化、实用化、科学化,人们在部首的简化、部首的排列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讨,取得了许多成绩。回顾和总结汉字部首改革的历史,对于我们当前的汉字改革和部首的整理工作,是有借鉴意义的。1.汉字部首的创立——《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许慎从汉字形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