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童年很不幸,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分居了,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希望莫泊桑成为一个有才学的人,于是亲自教他拉丁文,鼓励他写诗.她知道,仅仅靠自己教育孩子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孩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个好老师. 于是,这位母亲开始四处打听好老师.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和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是好朋友.她想到,如果让福楼拜来做孩子的老师,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福楼拜哪能轻易就给一个普通的孩子做老师呢?母亲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教导孩子.于是她开始加紧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培养他对文学更深的爱好.她还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多写文章,因为只有多写才能有进步.而孩子一旦写了,她就会细心地保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给福楼拜看看,得到他的指点.  相似文献   

2.
穷人要想出头,只有靠孩子我的生母高中没毕业就结婚了,不久就有了小孩。大姐出生一星期,我父亲就当兵去了。后来又生了七个女孩。一个女人独立养家很累,就把我送给了别人。那时我的生母老在想,如果有出头的一天,就要靠孩子。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大姐以前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肯念书,我母亲就拿着一根棍子,在大马路上追啊打啊,实在追赶不上就等她回来。回来大姐一再求情,要母亲打轻一点儿,母亲就是不理。那时候,母亲为了一家的生计,总是很忙。她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看得很紧。她认为只有教好大姐做大家的榜样,其他的都会跟老…  相似文献   

3.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都渴了,又没有带水,你的小书包里恰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母亲很失望,本想像有的父母那样,将孩子训斥、开导一番,然后再教孩子应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轻母亲告诉心理医生,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让她又是学舞蹈又是学钢琴,等孩子上小学时,就花钱把她送到最好的学校,还请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家教,晚上和周六、周日都排得满满的。结果孩子一上课就打瞌睡,晚上睡觉又翻来覆去睡不着,到医院一检查说是患了神经衰弱症。这位年轻母亲觉得很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神经衰弱呢?  相似文献   

5.
一位美国教师的4岁女儿被红橙橙的辣椒吸引住了,不料刚送进嘴里,就辣得又咳嗽又流泪。可她的母亲却无动于衷。一旁的中国女医生赶快让小女孩喝凉开水漱口。她的母亲却说:“不用去帮助她,让她自己对付。她会从小小的吃亏中吸取教训。总是帮她,反而会养成娇气。”东西方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我们的家教首先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现在的中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年逾九旬的母亲,她的身体仍很硬朗.然而,在五年前,她却患上了严重的老年性痴呆症.她共有五个孩子,其中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患上老年性痴呆症的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孩子的名字.甚至在有些时候,她连家人的模样都分辨不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从独生女儿两岁半时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她给孩子念各种绘有图画的书,还自制日文的假名卡片,教完平假名,又教片假名,然后再教汉字。就连走路,她也要教孩子认读各种招牌。她参加烹饪演讲会,也不忘带上孩子,以让孩子掌握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方面的常识。就这样,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孩子到了3岁时,已具有相当的读写能力。然而,好景不长,孩子从3岁半开始,就常常半夜里哭闹起来,一直持续了一年多,而且这种状况还越来越严重。无奈,母亲只好停止了过热的  相似文献   

8.
<正>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她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在美国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这位母亲把最后一点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体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  相似文献   

10.
思维体操     
真假母亲衙门外传来阵阵击鼓声,包青天细问才知道是两位母亲在争儿子。两个人都振振有词说孩子是自己的,都清楚孩子身上哪个地方有胎记。双方争执不下,很难判断,就来请包青天明察。包青天想:家务事是最难断的,但这两位母亲中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母亲。她有五个孩子。她说五个孩子就像她的五根指头,哪一根都连着她的心。由于她疼爱自己的孩子,因此,她总怕孩子长大,总怕长大了的孩子离开她。可是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长大了,一个个像屋梁上羽毛丰满的燕子飞走了。有的当了兵,有的从了商,有的考上了大学,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沿着村南的小路踏上了西去的汽车。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教育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的邻居中有两位年轻的母亲。她们都有一个5岁男孩。其中一位母亲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敬老人,团结小朋友,对人要友爱。另一位母亲说要想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就要从小从娃娃抓起。她对自己5岁的儿子说:你长大了要孝敬妈,妈有钱。你对妈好,妈的钱就全是你的。你从小就要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挣大钱,过好日子。”她还把她的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孩子多吃一点饭,妈妈会给钱;孩子自己穿衣服,妈妈会给钱;孩子打酱油回来,妈妈更是眉开眼笑地给钱……这孩子就在妈妈金钱的激励下“茁壮”成长着。渐渐地我发现,这个用金钱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海英 《山东教育》2013,(11):18-18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恪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傲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郡位母亲有多幺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训斥孩子一番.然后再教他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14.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用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启发孩子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停顿了一下,摸摸儿子的小脸,充满耐心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怎么教他,他都学不会。母亲彻底失望了,因为他高考了几次都失败了,他没能走进  相似文献   

16.
有位母亲苦恼地向我倾诉:"孩子不会写作文,请了两个辅导老师,人家都不愿意教了,愁死了." 我询问老师不辅导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可能是嫌弃孩子笨吧?" 我要了辅导老师的手机号,打电话询问原因,辅导老师说:"辅导时,引导孩子思考,孩子根本不配合,每次布置的作文,都是妈妈替她写的,然后再让修改,所以辅导得没有激情."  相似文献   

17.
积埃生花     
她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毕业不久便分配到这个镇上的小学。一天,她突发奇想,让每个孩子都画一画自己母亲的手。第二天作业交了上来,她望着一双双铅笔涂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母亲是一位有造诣的钢琴师,同时对画画也很有研究.她的母亲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像她自己一样气质高雅,多才多艺. 可是,小女孩却对音乐毫无兴趣,一首曲子教了很多遍也记不住.于是,母亲又请了最好的画师教她画画.  相似文献   

19.
余娜 《教书育人》2009,(4):65-65
每一位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体会。我眼中的班级管理,就像一个母亲要培养好她的几十个孩子,处处动真心、用真情。  相似文献   

20.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