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农民工的流动形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着情感缺失、情感受到障碍以及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亲子关系的失调和道德情感的变异、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的混乱。对此,应该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解决。通过教师爱的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施以正确的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农民工的流动形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着情感缺失、情感受到障碍以及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亲子关系的失调和道德情感的变异、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的混乱.对此,应该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解决.通过教师爱的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施以正确的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是这些关注大多采取问题取向。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逐渐使该群体“污名化”,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认为这种“污名化”会对个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刻板印象威胁视角来探讨留守儿童“污名化”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出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情感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孤独、委屈、忧郁、冷漠和自卑感等问题突现,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得以健康成长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疏于监管、缺乏关爱,极易造成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严重问题。为此,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国家顶层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师是留守儿童最亲密的接触者,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琐事,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从长远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部分儿童到了合适年龄进入学校读书,由于其长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心理情感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初中是学生阶段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心理得不到有效发展,特别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对于留守儿童终身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弥补留守儿童心灵情感的缺失,让其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留守少年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之一。维护留守少年儿童群体的合法权益,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是共青团组织的职责所在。目前,湖南有240多万留守少年儿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同程度存在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共青团湖南省委从2005年开始高度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群体,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取得了比较扎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留守儿童是务工大军的最大牵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在监护模式、成长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给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解决或缓解我国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对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农村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相对弱化的现状,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辨识性教育,拓展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人际性教育,关注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多农村人员前往城市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引导,在心理上、学习上都需要教师的格外关注.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章从留守儿童概述入手,对农村语文...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急需得到强化。特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一些不良现状提出了一些情感教育策略,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所造成的农村社会大规模的"亲子离散"现象。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殊现状的认识,研究其面临的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黄伟 《学周刊C版》2019,(21):169-169
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的特殊产物,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与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都为之努力,帮助其走出困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本文主要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转型中衍生的新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父母外出打工具有鲜明的不健全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正日益成为庞大的群体,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相伴而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早已进入大众关注视野,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但目前都倾向物质的关注,而忽视了对这样群体的精神关怀。本文基于长期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的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诉求的解读机制。一张张神情呆滞的脸,一颗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一次次久盼不归的情感经历,这是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真实现状的写照。留守儿童的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多留守儿童具有性格内向、任性甚至孤独等特征。这些心理问题是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全社会要关注并及地的解决,这样留守儿童心理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本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探究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