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待的课程源于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具体表现为学生对优秀教师、有趣学科内容、良好环境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期待。由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往往被教育者忽略,学生期待的课程随之得不到有效实施,进而导致课程学习与学生实际相脱离。还原学生期待的课程是学生作为课程参与主体的应有之义,唯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内生性来源",成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对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起步的质量.通过对商洛学院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在课程作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教育期待,而且他们的期待和他们在该门课程中的课堂行为、对该门课程主观认同的收获以及学科测验成绩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关关系.所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育期待应该受到课程建设者和实施者的关注,在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应该做出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3.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从期待价值理论的视角,提出了通过构建“期待差”,以提高学习者期待,并由此实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本文结合《创新思维》课程的导入教学,对该方法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践表明,在课程导入教学中,构建“期待差”对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召唤与期待:课程建设与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的建设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课程、学生三者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课程建设有自身运行和发展的逻辑阶段,直接指向课程存在的根本问题,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也体现课程建设的过程。课程的建设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交叉运动、交互作用的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结构重组、同时拓展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共同超越的过程。教学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期待效应、课程的动态生成,既同时发生,又相互联通,还重叠交融。  相似文献   

5.
课程的建设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课程、学生三者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启动,是促进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大好时机。精品课程建设有它自身运行和发展的逻辑阶段,直接指向课程存在的根本问题,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也体现课程建设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交叉运动的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交互作用的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结构重组的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同时拓展的过程;是课程、教师、学生三边共同超越的过程。教学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期待效应、课程的动态生成既同时发生,又相互联通,还重叠交融。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10,(6):47-47
对于“学院派”提出教研员担当“专业的课程领导者”的呼吁,作者从一名区教研员的角色提出了质疑。基于教研员不是独立的专业角色、不是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主体、不具备地方课程设计的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吁教研员进一步走向研究教与学,教师对教研员的角色期待差异较大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红军  张茂玉 《现代语文》2006,(11):100-101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行为带来了新的变化,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还是比较单一或停留在由教师的变化而带动学生的变化的层次上。这既不利于课程改革。也不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广泛存在非期待答案,根据非期待答案与期待答案的关系,可将其分为相反答案、无关答案、相近答案与超越答案四类。每一类非期待答案都有其生成的独特环境与根源,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非期待答案认真倾听、深入分析、挖掘原因,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非期待答案的基础上理解和内化期待答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学习结果期待与学习有效性期待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期待的分析,揭示学习期待是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情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自己的学习及其结果的预料或预想,并指出它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和个人努力程度等自我调节来影响学习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非期待答案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教师对问题期待的答案或答案域范围。而其中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往往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能够准确判断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并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努力创设启发性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给出高水平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帮助学生完善和升华答案,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在德育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还是测验考试,教师对问题本身都有期待的答案或答案域,即期待答案,当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了这一范围,就称之为非期待答案。其中合理性的非期待答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与期待答案相近的非期待答案,另一种是超越了期待答案水平的非期待答案。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往往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准确判断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并即时给予肯定,同时努力创设启发性、支持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给出高水平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升华合理性非期待答案。这样不仅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对教师角色期待的现状。得出结论,初中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总体较高。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的差异显著,其中,女生在各个方面对教师角色的期待都高于男生,且男女生在师生互动、教学管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差异不显著,但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师生互动、生活关注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一学生的期待显著高于初二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将来负责”的名义下,在对学生的过度期待中不断地加重学生负担,尤其是学生的精神负担,使减负在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分析教师期待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说明了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的重要性,同时初步探讨了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职教师的积极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加强教师积极期待意愿生成研究,有助于中职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影响中职教师积极期待生成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世俗与制度的偏误;中职学校办学理念的偏废;教师个人人才观念的偏颇。中职教师积极期待生成的主要策略包括:提高教师认识,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和人才观;立足教学本职,形成对中职学生的认同感;创新教育理念,造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的积极期待影响深远,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可以促使中职学生确立更加远大的发展目标;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益,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教师的积极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加强教师积极期待意愿生成研究,有助于中职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影响中职教师积极期待生成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世俗与制度的偏误、中职学校办学理念的偏废、教师个人人才观念的偏颇。中职教师积极期待生成的主要策略包括提高教师认识,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和人才观;立足教学本职,形成对中职学生的认同感;创新教育理念,造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行为带来了变化,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还是比较单一或停留在旧的角色期待的局限上。本文从角色理论出发,论述了学生角色期待的意义,分析了学生的角色变化和角色期待,提出了实现学生的角色期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高中生对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期待为主题设计问卷,通过对答卷以及大量文献和学生访谈的综合整理发现,文理科男女生对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期待有所差异,这些期待存在合理性,语文教师应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期待与学生期待最大限度地接近,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主体与关键力量,必然会随着教育变迁而被赋予全新的角色意蕴。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期待是:复合教育者、反思研究者、整合协调者。面对多重时代角色,职业院校教师陷入不同程度的角色困境,主要表现为角色模糊不清、角色压力过大、角色冲突不断、角色转换艰难,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要帮助职业院校教师走出角色困境,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必须以教师内生与外部支持的有机结合为基点,坚持内塑与外铄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期待是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开了期待 ,教师的责任如何能体现呢 ?相信“差生”会变 ,所以才期待 ;相信“差生”能达到成功 ,所以才有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有了期待 ,才有追求 ,才有那种教育方法的创新 ,教育才不会是枯燥乏味的事。学生的期待少不了受成人的影响 ,一般说 ,有追求、有期待的去听 ,去理解、去接受 ,学生才能有对自己的期待 ,“差生”尤其是如此。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期待。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成功教育所追求的过程。成功教育的最大成绩莫过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师相信学生有潜能 ,相信自己有价值。当教师的本来就是要在转变“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