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哈代的女性观透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化心态是女性主义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章运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发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尽管哈代是一位女性的同情和道德的宽容,但由于他自身性别立场的限制,其作品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男权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与《包法利夫人》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两部作品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文章别开生面地对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力图还原他们对两位女主人公苔丝和爱玛悲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苔丝》是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命运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人物的主观因素。教师主要从主观方面研究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对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圣经意象、典故及人物形象的探讨来分析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小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受到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农村生活及农民遭遇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用中译本简称《苔丝》)是哈代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其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源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哈代在《苔丝》中对上述原型的运用很巧妙也较复杂,有的较明显,有较隐晦。但都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调和气氛、决定小说情节走向、揭示主题和表达作者  相似文献   

8.
哈代小说人物性格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在其“人物与环境”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颇具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刻画了笔下人物丰富多彩、复杂深刻的性格特征。在哈代小说人物性格的研究方面,过去较多地是停留在对单部作品,单个人物的描述或评论上,且有不少机械片面的观点,本文则尝试着运用现代系统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借助于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对哈代五部代表性小说——《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进行全面、综合的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哈代小说人物性格中所孕育、包含着的总体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托马斯&;#183;哈代最重要的作品是他自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一套作品,包括六部小说:《绿荫树下》、《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袭德》。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最后两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称《苔丝》)^①和《无名的袭德》(以下称《袭德》)^②这两部小说在开头,主题、基调等方面与前四部小说完全不同。然而,对于这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事实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如果把这两部小说对照着看.这种联系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 ,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 ,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1840-1928),利用小说公然揭起反抗一切社会礼法的旗帜,掀起一股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风潮。他的作品当时虽然遭到了英国资产阶级卫道士们的攻击,但在英国文学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作者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从环境和天性的角度解释人物命运的根源,把苔丝的不幸解释成是一种神秘力量捉弄的结果。小说具有反礼法的民主主义倾向,也有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色彩,宗教氛围十分浓厚,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与《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并行。小说中人物的宗教背景…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他的巨著《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被“诱奸,抛弃,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以《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具体分析了小说中造成苔丝悲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安琪.克莱尔和亚雷.德伯的形象特征,这两个人物形象包含了哈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展开、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和主要表现手段。本文以《圣经》为视角,主要通过对小说人物、场景、情节和思想的圣经原型剖析,来解读苔丝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都是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动人的经典英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分别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和后期,两部作品的问世时间相隔43年。这43年里,英国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繁荣期到以宗教和农业为主导的年代再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垄断期,这一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使长期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了质疑,夏洛蒂·勃朗特"清教徒"式的信仰与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的悲剧情愫正是英国同一时期两个阶段人们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著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可与《德伯家的苔丝》并称姊妹篇。该书也是哈代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因其批判社会传统,导致出版后受到批评界强烈非议。也正因此,迫使哈代放弃了小说创作,转而写诗。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以悲怆的笔调描写女性,正是这种对女性的深切感悟,使他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长期的争议。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无名的裘德》中苏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对父权制的反抗与妥协。  相似文献   

16.
王国真 《海外英语》2012,(5):215-2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托马斯.哈代笔下所塑造的人物苔丝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纯真的女人,然而,这个简单的女人最终却走上了绞刑台。该文就《德伯家的苔丝》内容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主人公苔丝的人物形象,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会奉为神圣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鞭笞,对“仁慈的上帝”予以大胆的否定。本文试着结合哈代对主要人物苔丝、安琪儿、阿历克的刻画,从苔丝的悲剧性毁灭中看哈代的反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朱海攀 《考试周刊》2012,(31):21-23
苔丝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文章通过三组矛盾对比,说明了苔丝悲剧的隐喻意义,然后进一步剖析了她悲剧形成的经济根源、阶级根源及道德意识根源。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重要的长篇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十六岁的乡村少女苔丝,在家人虚荣心的驱使下攀援豪门贵亲,从被诱骗到主动离开,后遇见心中所爱又遭抛弃,以致被无情命运最终逼上绝路的精神与生命历程。这部小说充分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妇女共同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但是其中表达出来的反抗性精神对于人性的解放而言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从本我、自己、超我这三个维度层面出发来深入解析其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苔丝这一悲剧人格,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其悲剧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哈代的思想勇敢地超越了传统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拒绝性欲、温柔顺从、拘泥于家庭生活的形象的描写。他拒绝对于女性“无性爱”的描写,写出了女性的自然情感。他颠覆了传统男性中心视野下的女性角色。他对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关照,让女性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示自己。这种超越在哈代的两部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两个女性形象的对比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并由此影射了哈代所创作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