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海燕 《学语文》2008,(3):49-4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从三个维度来确立语文教学的目标,审美教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马尚奎 《成才之路》2011,(35):34-34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教育或美感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 ,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  相似文献   

4.
曲良豪 《成才之路》2011,(14):92-I0021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很多地方都提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在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条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前言”第二条中又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牛彦玲 《成才之路》2011,(19):38-38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教育或美感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结晶。”对美丽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教育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紧紧相连。《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任务。语文教学可分三方面:认知、伦理、审美,即真、善、美三方面。有位哲人说:知识的缺陷可由道德弥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可能由知识来弥补。同样,语文知识弥补不了审美。我们应积极创造和利用教学中美的因素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教育灵性。  相似文献   

9.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文具有重要的教育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同时,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怎样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探究能力.我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既包含德育、智育的因素,更包含美育的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表示: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对这一理念解释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过,语文教育就是美育。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诸方面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标”不仅将审美能力提到了和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认为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杨爱红 《成才之路》2009,(24):I0017-I0017
《200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002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审美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阐明了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以及高中语文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即在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彻审美追求。本文拟从语文教育教学的特征出发,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审美教育。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应该是自觉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把“美”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使“美”真正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给语文课程定性时有这样一段话:“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里,把“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并列在一起,成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三个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一、散文教学的现状观照现实中的散文教学,“以教代学”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怕学生不会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