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莉 《考试周刊》2013,(27):21-21
汉语和英语的句法差异是翻译的一大障碍。功能翻译理论强调除了要重视原文的信息外,还要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英汉句法差异时,可以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译出句法通顺合理的目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除表现在句法结构上之外,还表现在文化差异上。英汉两种文化千差万别,翻译时,我们要顺从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摆脱原文的羁绊,从语用等效的角度来决定词语的替换与取舍。  相似文献   

3.
佘梦瑶 《中学生英语》2013,(10):121-12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这种语言转化成目标语言不是生硬的,而应该结合一定的情景语境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过程中要达到的"功能对等"。本文将从情景语境谈起,通过对廖美珍教授翻译的杰克·伦敦小说《在亚当之前》的原文和译文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围绕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来探讨该译作是如何实现功能对等的。  相似文献   

4.
梁朝曦 《中学生英语》2013,(Z5):101-103
散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翻译散文不仅要译出原文的内容,同时也要译出原文的风格的。本文从选词,句法和修辞层面,对比《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拥有良好的遣词造句,剖析结构,传达原文的修辞的能力,是可以完美再现原文的风格。《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优秀作品,用词简单传神,句法灵活,采用多种修辞,两个译本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选词造句对风格的再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盛俐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131-133
主住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主述位组成适当的话篇推进模式,并反映语篇内部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然而由于语言实际存在的形式并非孤立的词句,本文主张翻译技巧的研究应该基于语篇的结构屡次.文章将主位推进模式引入翻译研究,讨论了主位推进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要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选到交流的目的,不仅需要根据主位推进模式有效地理解原文,而且需要根据源语和译入语语义和语言的习惯,在翻译过程中相应地保留或转换主位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6.
英语句法的模糊性可以分为三类,即宾语、状语和补语的模糊性,主语、补语和状语的模糊性,状语和补语的模糊性。在英语翻译中,遇到句法模糊的句子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对其进行分析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原文意思。为达到语言交际功能最大化,可以采用求似法和判断名词或短语性质的具体方法,准确把握英语句法的模糊性翻译,实现语言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分析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句法特征,包括扩张的简单句、频繁的被动语态、平时的语言。新闻报刊文体汉译时要注意充分理解原文、注意翻译技巧、考虑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远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增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减词法也可以称之为省略法。省略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其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省略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而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其对象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民要相互接触、相互交流,除存在语言本身的障碍,还有因文化背景的差异给翻译造成的障碍.王佐良先生曾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只盯着原文的词、句和结构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译出的译作只是一种文字层次的转换,徒具形,而原文的意义和精神没有得到很  相似文献   

10.
英汉习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但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使习语的形象意义或隐含意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一般要求译文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但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较为准确地翻译原文须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唐梦婕  刘洋 《海外英语》2023,(22):37-39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目的是整个翻译行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杨静远和纪飞版本的《柳林风声》两个中文译本为例,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比和分析儿童文学的翻译。通过对两译本中关于词汇、句法和修辞方式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杨静远译本和纪飞译本之间的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层面,杨静远译本在词汇的选择上更加口语化、句法结构更加简短、倾向于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段,而纪飞译本倾向于保留原文的词汇特征和句法结构,且省译原文的修辞手段,这是由于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造成的。就目的论而言,杨静远和纪飞的版本都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这也证明了目的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译者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语序,即是指句子成分的排列。在翻译当中我们会发现语序的不同对原文的重点与意义造成很大的影响,会违背了忠于原文的原则。一、前端重量(front-weight)与末端重量(end-weight)句法结构上的“重量”指的是构句部件的语言线性序列上组合排列的趋势。重量趋前的为前端重量,重量趋后的为末端重量。笔者较为赞成这个观点,对英汉句子的语序进行对比。(一)句首位置1.汉语的句首具有开放性(open beginning),也就是说汉语句首可以很大限度地进行延伸,这要归功于汉语的主…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不仅要遵循“忠实、通顺”的标准,也需要译者保持原文文风.本文旨在探索朱纯深《匆匆》英译中的文体表现手法,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文,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特征的不同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翻译的趋同性,为了传达原作的意图,使译文获得最佳关联性,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使译文在意义、形式上趋同于原文。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异多于同。翻译过程中,在充分理解原文的情况下,要做好对词语及句法的处理。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出发,对英汉翻译中的转译、分译、拆译等翻译技巧进行充分剖析,通过详实的例证,阐明这些翻译技巧的应用原则与特点,以及对译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可以说,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两种翻译技巧,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原文的全部信息表达出来,还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保持原文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17.
<背影>是朱自清影响最大的抒情名篇之一,该作品代表了朱自清的风格:语言平实清晰,感情真挚感人.作者在文中用的是提炼的口语,如何在英译时既要正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文字流畅地道,又要符合原文的口语风格是决定译文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词汇、句法和语篇这三个层面对张培基先生的英译<背影>进行分析评价.总的来说.该译文之于原文,译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和风格,充分体现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18.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路易斯·加乐尔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儿童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的语言,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貌似简单,实非易事,翻译这部作品更是难上加难.赵元任先生巧妙利用汉语语言特点对原文进行巧妙的处理,在音韵、词汇、句法、修辞等各个层面再现了原文文体风格特点,为儿童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9.
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它主要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更加注重实用效果,因此在词汇、句法上具有区别于一般语言的独特特征,并且翻译时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不应该仅仅拘泥于原文形式,而是要灵活处理因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造成的交际障碍,用最自然、最贴切的方式来将其呈现出来,进而有效实现发言者和倾听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20.
<正>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地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所以英译汉首先要抓好对原著的理解,把原文吃透,在解决了理解问题后,用适当的汉语把原著的精神实质表达出来,这样可使译文既忠于原著又符合汉语的习惯,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我们所说的忠于原著,不是指词类或词序等表面现象上与原著完全一致,而是指译文要准确表达原著的意思,合乎原著的体裁.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